况且不说这江南战事。
1957年英法联军突然发动袭击攻下了广州。广州军民组织义军连续进攻英法联军。
此时紫禁城内,大殿之上,纳兰凝辉上奏道:“启禀皇上,如今英法强国突然向大清宣战,袭击我大清广东等地,如今广州沦陷,守将战死,今各地军马皆在剿太平乱匪,拿不出兵力。其余部队火器少,军制落后。所以臣请旨领原来所属飞龙军万余人,前往广东平叛,定可得胜而归。”
咸丰帝虽然不喜欢多事打仗,但是英法诸国的改约内容太苛刻了,所遇当初断然拒绝了英法公使的该约要求,于是没想到召来了英法联军疯狂式的报复。但是听见纳兰凝辉口中所奏,心中对这个老师非常不满。心想到:“莫非你的军队都是精锐勇猛之师,而朕的部队就是几十万饭桶吗?”
只是此时礼亲王等老一辈议政王守旧大臣皆已逝世,而在场的文武百官,大多都是开明士大夫,虽然还有一些守旧复古制的八股大臣,但是都是一些官小言轻之辈,自然不敢与纳兰凝辉这种文武首臣之人唱对台戏。
咸丰帝眉头皱了皱,看来这纳兰太师在朝中的地位除了自己以外已经无人能及了,已然超越了一些亲王。自己虽然不满,但一则毕竟纳兰凝辉名义上是自己的老师;二则他是唯一的一个道光帝指定的托孤之臣,行辅政之事,握大清兵权。如今自己通过权术剥夺了他的兵权,可谓是对先帝不敬,此时他却万万不敢对纳兰凝辉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只能心中不满而已。
此时,恭亲王也站出来道:“禀告皇上,太师所言不假,如果放任,必会造成当初英夷之乱。还望皇上应予太师领兵出征,歼灭敌人。”
听到此言,咸丰帝的眉头皱的更深了,纳兰凝辉还未当自己老师的时候,这恭亲王奕可谓是对自己言听计从,而自己也对这弟弟颇为喜爱。兄弟两个一派祥和,一起处理政事,匡扶社稷。只是此时自己的这个好弟弟已经完全偏向了纳兰凝辉。此时咸丰帝当然心中颇为不快,对纳兰凝辉的不满又加深了一些。
但是此时,朝堂之上,已经没有人反对纳兰凝辉的意见。咸丰帝也是无奈,但他虽然也不反对纳兰凝辉的意见,但委实咽不下这口气,再加上他自认为自己的八旗精锐比上纳兰凝辉的飞虎军差不到哪去。
于是咸丰帝板张脸道:“太师虽然所言不假,但是朕料想事情没有那么糟,如今我大清精锐都在平定内患,实在拨不出兵力了。太师的飞龙军战力极强,但是出了太平逆党,却保不准会有其他的叛乱,到时候连飞龙军都派出去了,我大清则无兵可用。所以还是固守原状,由广东巡抚周旋,尽量和谈。”
纳兰凝辉脸上慢慢透出了一丝杀机,没想到咸丰帝如此昏庸怕事,就这样置大清的社稷于不顾。先帝虽然守旧,但至始至终都是主战派。纳兰凝辉此时对咸丰帝彻底失望了。
咸丰帝略微沉思了一下,道:“但纳兰太师所言也不无道理,为防止列强攻打京城,今加封纳兰太师为九门提督,负责京师防务!退朝!”咸丰帝也不开口等纳兰凝辉申辩,便下了圣旨退朝。
纳兰凝辉失望的叹了口气,没想到这咸丰帝不把自己派出去的原因是因为让自己保护他。不派兵到广东去杀敌,却将京师防务加强的如铁通般。
大清离灭亡之日不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