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说纳兰凝辉心里大骂咸丰帝,罢朝之后,咸丰帝却是径直来到了东阁楼,一进里屋,里面一个女人已经等候多时了,赫然就是当初的兰贵人。不过兰贵人为咸丰帝剩下一皇子,于是晋封懿贵妃。地位赫然显著,比膝下无子的皇后娘娘也不遑多让。
这些年来,咸丰帝却是越来越不在意朝政之事。外事军务自有恭亲王把持,内务奏折也自有这个贵妃娘娘替自己批阅。咸丰帝整个人只知道在后宫三千之中不断的穿梭。
咸丰帝一进来,懿贵妃连忙行礼,问道:“皇上,早朝如何?”
咸丰帝楞了一下,道:“爱妃所说何事?”
懿贵妃看了看咸丰帝道:“当然是纳兰太师的事儿了,皇上一下朝,臣妾就得知这纳兰凝辉好大胆子,皇上都剥夺了他的兵权,他竟然还想带兵,定是图谋不轨。”
咸丰帝眼中一冷道:“朕早朝之事你如何得知?”
懿贵妃看着咸丰帝冷冷的眸子,心里早就有些计较,道:“臣妾猜得,如今英法诸国攻入广东,他们仅仅是为了改约而已,目的并不在我大清,可谓是不打紧。朝野上下,唯一对此事感兴趣的,臣妾猜想必定是那纳兰太师。皇上臣妾虽说是否正确。”
这咸丰帝本也是心思缜密之人,懿贵妃这些计量必定逃不过他的眼睛。但由于咸丰帝多年并未参与政事,外务内务皆有议政王大臣和懿贵妃解决。自己却是留恋与后宫三千,原先帝王对于政事的警觉和敏感早就已经不存在了。所以此时咸丰帝只是猜想了一下而已,以为深研究。便被懿贵妃敷衍过去了。
咸丰帝笑着道:“爱妃所推论不假,却是早朝之上,纳兰太师全力上奏请求调兵,朕为准许。”
懿贵妃喜道:“皇上此事当真?”
峰回路转,接下来咸丰帝却说道:“但朕却是加封他为九门提督,掌管京师兵权防务。”
懿贵妃脸色一面,大怒道:“皇上,这是为何,你难道不怕这纳兰凝辉造反吗?现在纳兰凝辉控制了京师的兵权,一旦他又异心,我们变成了他的囊中之物,当时候也只能任它宰割。”
咸丰帝看到懿贵妃大怒,连忙一手将懿贵妃拥入怀中好言抚慰到:“爱妃多虑了,纳兰太师是我的老师,先帝的辅命之臣。辈分超过朝野之上所有大臣,朕相信太师对朕是忠心的。朕之所以对他不满,则是因为他居功自傲,权力颇重,而且对先祖的八旗制度颇为不敬。所以朕是因为他的功劳太过了,才去他兵权的。”
懿贵妃从咸丰帝怀中挣扎出来问到:“那皇上为何要封他为九门提督。”
咸丰帝脸色一变道:“纳兰太师既然已经预言到英法强国可能攻打京师,那么此时就没有不可能的。纳兰太师几次预言,皆命中。如果真是这样,京师惟矣,大清危矣!所以朕如果不能看他坐拥其大,便让他守卫京师,但不调回他的飞龙军。如此他既有才能保护得好京师,又不会实力扩大,乃是一举两得之计。”
懿贵妃一听是这样,连忙改了笑脸道:“原来是这样,皇上果然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