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时代中文网 > 古代言情 > 历史的风骨--竹林七贤传 > 章节目录 > 第1节 无可奈何人才出

第1节 无可奈何人才出

书名:历史的风骨--竹林七贤传 作者:如来神掌 更新时间:2015-11-26 17:08 字数:2561

社会发展到了今天,娱乐圈早就成了一个大舞台,不但生产戏剧,而且本身就是一台好戏。你方唱罢,我又登场,有喜有忧,有来有往,有正剧,更有闹剧。在这些或者轰轰烈烈或者阴暗沉郁的故事里,无论你曾经怎样光鲜和耀眼,都耐不住时间的残酷,终究都会被雨打风吹去。

但是在娱乐圈里红得发紫、而且热潮持续不退的人,历史上并不是没有先例。在距离今天1700多年前,就有一个堪比任何大片的黄金组合,他们在朝做高官,隐退做名士,横跨政坛、乐坛和文坛,拥有粉丝无数,直到今天还被很多人提起。他们就是生活在三国时代的竹林名士。这个组合包括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琊王戎,此外还应该包括他们的朋友东平吕安。那时候没有电影、电话、广播,网络更是连提都不要提,他们为什么会拥有如此大的名气呢?

<ul>
<li>
他们帅。长得帅的人总是在人际关系和职位升迁中占尽优势,现在是这样,在古代也是如此。据记载,那时候有一个叫做潘安的,就是帅得一塌糊涂的代表,因为帅,每次出门总要做足防护工作,满大街的少女和师奶跟在车后,不停地往上抛鲜花和纪念品,一不留神就会刮花了他的脸。竹林七贤中的大帅哥是嵇康,史书上虽然没有记载他出行的盛况,但是却有这样一句话:帅的程度与潘安齐名。</li>
</ul>
 当然,龙生九子,各自不同,竹林七贤中也有两个长得丑的。第一个是王戎,个子不高,而且尖嘴猴腮,但是出奇的地方是他的眼光好像闪电一般,天生就是具有特异功能的人。另一个是刘伶,刘伶的身高只有一米四五,走起路来摇摇晃晃,如同喝醉了一般,但是他却是大家都喜欢的广告代言人,喜剧明星,拿潘长江的话说,浓缩的都是精华。

<ul>
<li>
他们酷。竹林七贤都来自富有名望的士族大家族,但是他们并没有依靠家族的名望谋得一官半职。与此相反,他们与代表士族地主利益的司马集团拒不合作。阮籍蔑视权贵,嵇康避开召见,一个大隐隐于朝,整日喝酒、聊天、磨洋工,一个在深山里采药、寻仙,留学生活过得与众不同。</li>
</ul>
在这些人中,以刘伶与阮咸最为逍遥自在。刘伶喝起酒来无人能比,喝醉了就学行为艺术家,脱光了衣服就在家里裸奔。而阮咸喝酒的时候,更是豪爽无比,竟然与猪趴在一个盆子里喝得津津有味。他们的行为不但在当时轰动一时,而且到现在还有人羡慕不已。现在,想成名的男女羞答答地在博客里晒身体,与他们相比真的是不值一提。

<ul>
<li>
他们太有才。竹林七贤大多自幼饱读诗书,写起文章、谈起学问都很有两把刷子。除此之外,各人还另有专长,嵇康是养生专家,医药知识丰富,不但亲自上山采药,对炼制五石散也很在行;刘伶是著名的广告代言人和品酒专家,到现在还有很多关于他品酒的笑话和小品流传。在这些人中最特别的是山涛与王戎。山涛见识过人,历任国家组织部部长助理、人事部门主管等要职,贤能的士人都能各得其所。王戎带兵打仗多有建树,治理地方也很有一套。这两个人的经历与旧中国的士人有很大差异,他们心怀天下苍生,理想并不是用来说说而已,他们是名副其实的实干家。</li>
</ul>
另外,七人中除了哲学家、政治家和音乐家,还有制造业的工匠,阮咸制作的乐器就很有名气,一直穿越1700年的历史,流传到了今天。

<ul>
<li>
他们的组合完美。人生在世,优点和缺点都很不同,所以出现了很多组合,组合内部,每个人都很不同,对外部而言,却是一个光彩四射的整体。竹林七贤中的七个人,爱好相近,经历相近,但是各自的着力点不同,最后形成了提升组合的合力。吕安、向秀、嵇康爱好庄玄,山涛纵横官场,刘伶的嗜酒如命,他们容止、言行无一不是后来者模仿的对象。</li>
</ul>
除了以上的四点,提升竹林七贤名气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们继承了建安名士的文学传统和正始名士的玄学潮流。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他们都具有不可抹杀的地位。

从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到265年西蜀被魏国所灭的这一段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三国时代。我们五千年的历史上,难得有这样一个时代,能让众多的英雄出现在同一个时空,并且各自捉对厮杀。他们挖空心思,把个人的潜能发挥到了极致,演出了一场惊心动魄又摄人心魄的大戏。无论从政治艺术,还是从军事策略,甚至国际交往,值得我们借鉴的都堪称无以计数,这也是三国的时代魅力之一吧。他们的行为、思考、社交等方式,通过种种途径,还在很大程度上不自觉地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

但是,换一个全新的角度,我们还可以看到另一个三国。从公元184年到265年,这80余年间,大大小小的战争连年不断,几乎每一寸土地上都飘荡了战争的硝烟。英雄在战争中成名,士兵在战争中送命,平民流离失所。在我们津津乐道的背后,有着残酷般的现实。

在长达80年的混乱,特别是曹魏建国以前的几十年里,民众基本的生存条件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他们中80%不是饿死、病死,就是死在刀剑之下,勉强生活下来的人,也对生活失去了希望,因为无常的命运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发生变故。

士人有着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有着更加敏感、脆弱的心灵。文人的传统观念使他们不能对这一切置之度外,但是又是那么无能为力。在这种环境下,他们面对现实的痛苦抉择,发生了分化。他们中有的人放弃了理想,隐居山泽,不愿过问世事;有的投身军阀,企图在乱世中施展抱负;更多的人,则失去了方向,在进退两难中愁肠百结。

士是古代对读书人的称呼,其中名气大的叫做名士,历史上著名的有东汉名士和魏晋名士。其中魏晋名士又分为三个时期,正始名士、竹林名士和中朝名士,加上之前的建安时期,共有四个时期。竹林七贤是竹林名士的代表,在历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建安时代,士人们关注现实,希望建功立业,因此,他们纷纷依附有实力的军阀和军事集团,寻找纵横天下的机会。这个时期,其实是士人的白马诗人年代,他们骑大马、挎大刀,意气风发。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建安七子。

220年,曹魏政权建立,旧的士族势力抬头,士族逐渐恢复了在政治和经济上的特权,新的贵族阶层也逐渐形成。公元240年到249年,在历史上被称为正始时期,活跃在这时的名士是以何晏、夏侯玄为代表的正始名士,他们开创了玄学这一新的哲学派别。正始名士做高官却蔑视权贵、养生、谈玄等行为极大地影响了后来的士人。

249年,司马懿发动典午之变,这个时间又被称为高平陵事件。在这次事变中,正始名士被残酷镇压,被杀的士人达三千多人,正始名士退出历史舞台。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竹林名士被推上历史舞台。

(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网站首页 | 站点公告 | 最新福利 | 大神专区 | 完本专区

服务邮箱:3476288848@qq.com 客服QQ:3391237369

Copyright © 2016 时代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6014634号

湖北今古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湖北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楚天181产业园8号楼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小说,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