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时代中文网 > 古代言情 > 刀歌剑笑 中 > 章节目录 > 卷六 会说话的刀(2)

卷六 会说话的刀(2)

书名:刀歌剑笑 中 作者:陈天下 更新时间:2015-12-04 17:11 字数:15826

<h2>
刀在口唇</h2>
 一

“你赶车赶得不错,走得又快又好。”

“我这是让马走的小颠。”

“什么叫小颠?”

“马的跑法有两种。”

“一种是两前蹄同时落地或跃起,两后腿同时蹬出或屈起的跑法。”

“一种是左前蹄与右后腿做同一动作,右前蹄与左后腿又做同一动作。”

“第一种叫‘大奔’,第二种就叫‘小颠’。”

“还有一种叫‘逍遥马步’,是皇帝骑御马逍遥赏景的,这种马步最是难驯:因为要马跑出左前蹄与右后腿做同一动作,右前蹄与左后腿又做同一动作的步法,是违背马的天性的。但这种马步驯成了,虽比‘大奔’走得慢,可是却比‘小颠’的步法美妙动人,人骑上去也最舒适愉快。”

“你懂得真不少。”

“我曾在关东的大马场赶过三年马车。”

杨青儿正跟伊豆豆说着,忽脸色一凛,左手抓过了一旁的刀鞘:

“又有麻烦了!”

伊豆豆问:“你怎么知道?”

“杀气!”杨青儿表情凝重地道,“一个一流刀客的杀气!”

杨青儿与伊豆豆跳下了车。



对面,路上拦着两个白衣、头扎白带的东瀛武士。

两个武士目光阴沉地看着杨青儿与伊豆豆。

伊豆豆叫道:

“竹下笠。”

“柳田一刀。”

“孟三更与萨神魔呢?”

竹下笠的胡子刮得铁青,一张剃刀般削刻的脸,最让人感到阴森的是他那对鹰一样锐利的眼睛。

“萨神魔遇上沙天魔,两人都战死了。孟三更被一个叫阿华的打铁匠和他的师叔夫妇带走了。”

伊豆豆望着竹下笠,又加了一句:

“噢,还有‘英雄楼’的一干人也全消失了!”

“他是谁?”

另一个武士指着杨青儿问。

那武士浓密的胡子黑黑地长满了大半个脸,披着长发如狮,如狼。他的白衣与扎头的白带俱成灰不灰、黄不黄的颜色,还间着一块块、一条条的暗褚色,好像是喷溅上去的血。

——血干了就是暗褚色的。

——难道这人身上溅的都是血?

那武士渊停岳峙般站在那里,如一座铁塔。

又像一头凶猛的黑熊。

那武士脸黑。腿黑。

手黑乎乎的长着黑毛。

“他是保护我的中国高手。他姓杨。”

“我是杨青儿。”

杨青儿双目一眼不瞬地盯着这两个对他怀着敌意的东瀛武士,踏出一步道。

他夸张性地挺了一下胸。

他想这个举动也许会激起这两个东瀛武士的怒火。

如果有一个武士说“拔出你的刀”,那就又有一场仗打了。

自从与孟三更一战后这两天来他一直在恢复自己的武功。

自从与孟三更那一战后,他一直憋了一股气——

他觉得一直没能淋漓尽致地把刀术给发挥出来!

他想能痛痛快快地一战,一舒心中的压抑,一舒心中盘桓不去的刀意。

不知怎的,他觉得伊豆豆有些瞧不起他。

——是因为与金冠王一战的做假!

——是因为被她轻而易举地暗算过?

——还是因为与孟三更一战,打得那样艰难、艰辛、艰苦,显得狼狈?!

他说不清楚。

他只想在这几天里一展刀技。

只有刀,才能证明一个刀客的价值。

只有刀,才能使刀客的生命变得瑰丽!

但那个叫柳田一刀的武士望着杨青儿,并没着恼。

他脸上竟露出一种满意之色来。

“很好!”

这就是他的应答。

他的应答像一句考官的评语。



“很好。”

这无疑是一句很好的话。

但这句话在柳田一刀嘴里说出,就不一定很好了!

无论谁,面对二十八个黑衣黑裤、黑巾蒙面的杀手,杀手的手里有倭刀、链子锤、钩镰枪、流星、五行轮、飞椎、铁蒺藜、竹枪等兵器、暗器,或倒悬在树上、竹枝上,或匿身在山石、大树后,或猫腰欲扑在穴洞口,或从土中拱出头来并可随时以土遁遁行,还有最难对付的火器、毒药机弩……面对这一切时,谁都不会觉得“很好”是一句好话了!

——这些人,都是因柳田一刀一句“很好”而出现的。

“很好”在这里是一句暗号。

—句招呼二十八个久经杀人训练的杀手扑杀杨青儿的暗号。

但杨青儿却笑了——

“很好!”

他也这样说。

他被围在二十八个杀手中间,随时有被杀的危险。

但他却笑了。



在一棵最高大茂密的树上,隐藏着两个人。

这两个人隐藏在枝柯浓密的树冠里,即使人爬上去搜寻,也还是看不到他们。

他们已与树融为一体一他们已化成了树,成了树精、树怪。

说这树上有两个人,是因为有两个人的声音。

这两人的声音并不高。

但也不低——至少比蚂蚁搬家、蚯蚓耕地、蛇蜕皮的声音大一点。

这样的声音,如你不爬到树顶上去,竖起耳朵,透过风吹过树林发出的哗哗的叶子声仔细倾听,你还是听不出来的。

从树上望下看,一切都看得很清楚——

杨青儿被围在黑衣杀手之中,一动不动。

黑衣杀手围着杨青儿,也一动不动。

这一切看来就像是树桩。

经过千年风吹雨打而沉默不语的树桩。

没有生命力的树桩。

即使在这一棵最高的树上,伊豆豆那因愤怒而变尖锐的责问声,依旧听得清清楚楚——

伊豆豆:“你们都是叔父手下的爱将,你们为什么这么做?”

“杨君保护我到了这里。如不是他,我也许真的已被掳劫了,被杀了,这黄金宝车也变成别人的了——你们,想对杨君怎样?”

竹下笠冷冷道:“不为什么,我们只想看看你这个中国高手的刀术。”

柳田一刀则笑道:“他如真是高手,也许将来能到京城。如不是高手,便当作给‘二十八宿’练刀喂招吧!死了也没什么可惜的。——反正我们和‘二十八宿’所杀的中国人,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了!多一个又何妨?”

——柳田一刀正在笑说着,却听一声怒啸,杨青儿竟冲出二十八个黑衣杀手之围,一刀向柳田一刀杀出:

“那你去死吧!倭狗!”



杨青儿人刀合一,如一道闪电掣空。

二十八个黑衣杀手已十折五六,非死即伤。

竹下笠面呈怒容,欲扑出相击,但被一直看着的柳田一刀制止了。

“为什么不让我出击?”

这是竹下笠抑住怒气,在发问。

柳田一刀没用正眼瞟一下竹下笠,只是注视着场中杨青儿夭矫如龙的出刀身手,淡淡道:

“莫误我看刀。”

——他竟拿二十八个黑衣杀手的被杀只当风吹过一片叶子。

他竟以二十八个黑衣杀手生命的代价,来看刀!

看杨青儿的刀!



“柳田一刀竟拿二十八个黑衣杀手的生命作代价来看刀!”

“他这样做,值得。”

“连先生也这么说?”

“是的。换了我要对付‘快刀’小杨,我手上如有二十八个黑衣高手,我也许也会这样做的。”

这人讲话的声音显然比发问者苍老许多。

他说:

“如果一个高手想赢另一个高手,如能摸清对手的情况,即使做多大的牺牲,也都值得的。——因为只有知已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但凭这样的看刀,真能看得出使刀者的一切吗?”

“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耐心、经验、知识与判断力,他也许能。”

“为什么我就看不出什么道道来呢?”年轻的声音过了一会道。

“因为你的兵器是刀,你太熟悉刀。”

苍老的声音说至此,忽“噫”了一声——

对面树上,忽掠来了两个高手。

两个带着长长的倭刀的高手。



“这两人是——”

“是苏我春山的两大家将,芥川花袋和田山龙五郎。”

“他们来干什么?”

“也许是为了保护伊小姐。”

年老的怕年轻的不了解,补充道:

“伊小姐是苏我春山的女儿伊豆豆,又叫伊秋波。她还有一个孪生姐姐,叫苏我赤樱。”

“苏我春山竟有家将?”

“你不知道,苏我先生这一家族本是我国大和朝的豪族,权倾朝野,连国君也都是他们苏我氏扶持出来的。只是后来因发生了变故,苏我这一家族的苗裔和忠诚苏我家族的武士浪人到了萨摩岛。苏我先生淡泊名利,颇有君子之风,武士很拥戴他。但他弟弟苏我青原一直想使拥戴苏我氏的武士得以一统指挥之,好有一天杀回日本本土去。因此,苏我昆仲,不合已久。现在柳田一刀与竹下笠在此现身,可能要对伊小姐他们有所不利。不过有芥川花袋与龙五郎,至少伊小姐应该无事了。”

“先生,既然这里这么关系错综复杂,我们还不如到富士山下去,何必被苏我青原或者汪直他们所用呢?你指点武士、浪人们武功,那些武士、浪人再屠杀中国军民,这不是有违先生的本意么?”

“这是不得已而为之。”声音苍老的人道,“吾一生致力忍术武学的精研,自立‘黑森’一门,和‘伊贺’‘甲贺’‘鬼马’‘乱步’四派忍术主张不一,致使在江户、九州、琉球、关原、濑户五地俱遭四派联手攻击。念同是日本国国民,吾不忍大施杀手,只有隐居萨摩岛。近因苏我先生之友近松门左卫门先生相邀,才来此地的。吾在这儿的武士、浪人中业已收七名弟子,其中二人是武士中的秘密领袖,颇有威信。吾之所以择此立足,便因这里是吾研究忍术的佳地,有人手,有资财,有岛、海、森林这些地形地物、天文水文条件。至于另一些武士、浪人,直至汪直麻叶辈,吾不过虚与委蛇而已。”

“弟子明白了。”年轻者道,他一顿之下,又问:

“但弟子不明的是:为什么弟子的兵器是刀,柳田一刀的兵器也是刀,弟子熟悉刀,反而看不出道道呢?”

“柳田一刀的刀与你的刀不同。”

“他的倭刀长,这样长的刀与刀柄是以双手用刀的,倒像我以前用过的双手带,斩兵刀。”

“这不是他的刀与你的刀不同的地方。”

“谨请先生为弟子指教。”

“你的刀既可用来杀敌,也用以伤敌、惊敌、退敌,甚至还将刀掷出用来阻敌逃命。你如遇杂树乱枝拦路,也许会用刀来清道、砍树、刈草。你说,你是否如此?”

“弟子正是如此。”

“但柳田一刀的刀不同。他拔刀而出,只求一战,一战决输赢,一战也定死生。他这一刀杀出,胜也这一刀,败也这一刀。生死俱寄托这一刀之中。鉴此,他那一刀杀出之前,必须尽他最大的能力,发挥其刀术的绝致。鉴此,他必须充分了解对手的一切!——包括对手兵器的轻、重,兵器质材的优、劣,以及对手的运气、发力、出手的一切规则。”

“我知道了,他出刀跟‘大劈山’轩辕昆仑一样,是―刀把他所有的智慧、心志、真气、内力都囊括进去、融为一体,以一刀来完成别人的九百九十九刀的!”

“好,别说了,请注意看小杨的出刀。”

“二十八个黑衣杀手全死了,现在竹下笠出来了。”

“正是。小杨与竹下笠斗刀,你得仔细看。这对你领悟忍术的境界,有莫大裨益。”

“弟子明白。”



竹下笠怪叫一声,出刀。

杨青儿刀挡。

两刀相格。

一刀折。

刀折的是杨青儿。

竹下笠发一声狼嗥狮吼之声,刀复一振,举刀劈下。

刀劈杨青儿之首。

杨青儿不躲不闪,把断刀随便而轻巧地往前一送。

竹下笠咽喉中刀。

杨青儿身子忽滑后五尺。

竹下笠仆地,刀出手,滑出三尺之远,被挡在一块凸起的石笋上,火星四溅,石裂。

杨青儿做这一切自然得像鱼游水中,燕飞天上,小草在月光风里含着露珠点头。

他那一刀,已如水月镜花,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还说‘很好’吗?”杨青儿嘴角挂着微笑,望着柳田一刀。

“很好。”柳田一刀脸上依然平静如故,“你的刀术比我想象中还要高。”

“你以二十九条生命作代价,我想不会就为了说这句话吧?”

“当然不是。我想跟你论一论刀。”

“论刀?”

“对,用口舌,用心智,也用真正的刀来论刀。印证一下我们练刀的心得。”

“噢,原来不过是斗刀的另一说法而已。胜败又如何?”

“败者死。胜者将会护送伊小姐姐妹北上京城,如赢了我日本国武士第一高手,便可娶伊小姐姐妹中一个为妻,还可得到这辆金车作为陪嫁。”

“那你另请高人吧!我们道不同,不相为谋,更无法坐而论道了。”

“你是说”

“我不为金钱与女人拔刀。”

“你不为?”

“我不为。有些事表面我也在为银子干事,为女人而拔刀,但内中一定有更大的原则让我这样去做。”

“你把自己说得像个圣人。”

“我并不是什么圣人。我也一样挣钱花钱,吃饭睡觉,烦恼时喝杯把闷酒,发怒时杀个把看不顺眼的贼子。也想过当大官的威风,也想过腰缠万贯的好处。如果有妙龄女子投怀送抱,我也不会硬充鲁男子,说什么坐怀不乱。因为那时即使我没做什么事,但心一定是乱了,乱成一锅稀粥,可不是像‘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那样平静。”

“好,就算你不为黄金、美女拔刀,你也得为二十九条人命拔刀。因为就算这二十九人罪大恶极,也自有衙门刑部判刑执法,你凭什么杀了他们呢?”

“势所逼耳。我不杀他们,他们必杀我。”

“这就是了。现在我也杀你,请你杀我。”

“这变成相互对杀了,而非论刀了。”

“论刀论剑,本就是对杀。当年中原五大高人华山论剑,又何尝不是对杀之局?只不过杀的不是命,而是名,天下第一之名。胜得而败失,乃名之一生一死。”

“有名无名,我倒还没那么放在心上。名利杀伐,一旦卷入,得到的不过蝇头微利、蜗角虚名,而生命的快乐权之失、生活的实相乐趣之失,却大得多多。此种丢西瓜拣芝麻的事,智者不为。”

“但若你败了,我胜了,你的生命也已失去,又何从说生命的权利、生活的实相?”

“你这是逼我拔刀!”

“你就算不为任何事,也只有拔刀了!”

“好,你拔刀吧!”

杨青儿退无所退,只有迎合话锋,扬眉道:

“我的刀已拔出。”柳田一刀含笑道。

“刀何在?”

“刀在口舌。”

杨青儿闻言心下不由一凛,容色一整道:“好厉害的刀!”

 十

树上年轻者道:

“这柳田一刀刀术未知高下如何,这话锋机锋舌锋倒颇咄咄逼人。”

老者沉声道:

“这第一回合,柳田已赢了一招。”

“为什么?”

“柳田有斗志,杨青儿则无。柳田志在战,杨青儿志在不战。但现在柳田已逼得杨青儿战了。乃是柳田的意志胜了杨青儿的意志。”

“在围棋里此叫得了先手;比武中,叫占了上风;兵法则称: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年轻者淡笑:“这虽算赢了一招,但也仅仅是逼得杨青儿应战。柳田主攻、小杨主守。攻守、主客之势虽如此,并有‘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之说,但我们中国还有两句话:一动不如一静。先发固可制人,后发也能制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柳田一刀要想赢杨青儿,最后恐还得手下见真章。”

“但两位高手相争,并不只在举刀相向之时。兵法家有‘兵莫屈于志,镆铘为下’‘兵法贵在不战而屈人’。宋人苏老泉作《心术》论兵将,则说‘为将之道,当先治心。’《吴子兵法》则指出,‘心怖可击’:一旦敌人心怖,即可以战胜了。如在这一场文斗中,谁先折了锐气,心先虚怯了,那么‘临战而思生’,纵不自乱阵脚,也必心有所疑所执,气有烦乱急躁。此所谓‘伤气败军’,‘心疑者背’,距真败业已不远了。”

老者说至此,略一顿,沉声道:

“因此我们忍者修炼的‘忍’的境界,也就是为了让心具有坚忍不拔之志,安忍不动如大地,忍得住气。做到气静,气全,气沉,气凝,气时时在生死之间,示敌以死气,控己以活气。示敌气死,静若处子,则敌人开户,放松警戒;控己气活,气鼓盈生息不已,时刻处于将满盈之境,则一鼓作气,动如脱兔,敌不及拒。”

“弟子明白了,此即兵法中的‘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兵者,以武为植,以文为种。兵略训则言,力敌则智者胜愚,智侔则有数者禽无数。这也便是我开创的‘黑森’一门最大的区别别门之处!——我之一门忍者必须文武双修,不但知刀兵、战术、技能,还修斗志、心智、百艺、谋略、事理。还以坚忍不拔之志印证兵法中的道。此次柳、杨之战,但愿令你于忍术精神的领悟,对武道的理解,能更进一重境界。”

“嗨伊。弟子一定努力。”

十一

柳田一刀与杨青儿席地论刀,已入中局。

柳田一刀道:

“刚才我们论了一名刀手应具备的素质及刀与拳、刀与力之关系,品评了天下各种刀式、各家刀法,论了刀心、刀音。杨君,现在我们论刀质、刀气、刀形、刀技。”

“你们东洋武士素有‘刀是武士之魂’之说,你先说。”

“好。我们武士对刀是爱逾生命的,因而对刀颇有讲究。凡刀谱、宝刀都有专门的名称,如‘虎彻’、‘繁庆’均为名刀,刀柄上多刻有铭。一柄好刀值金五十两。何谓好刀?好刀的基本条件是:不断、不弯、不缺口。当刀砍入对方的刀脊上,即使嵌入,拉开时固然产生一个铗口,但不能缺一大块,只能比嵌入部稍大一些。而更高明的刀师,看一柄刀是否好坏,则在看刀的气色。”

“刀的气色该如何?”

“宝刀刀身天然带有赤、紫气或青的气色,劣质刀则呈铅色。《日本刀剑全书》和《日本刀匠谈》均记载如何看刀及品题各款宝刀、名刀的。我想杨君既到过日本诸地,一定有所耳闻。”

“是的,该两书我均阅过,但我觉得如论刀质、刀形、刀技,还是我们中国刀法名家所论更有心得。我们把一柄单刀分‘天、地、君、亲、师’五位,其他各个部位也都有名称,不知你可听说过?”

“刀分‘天、地、君、亲、师’五位?”

柳田一刀的表情有些惊讶,显然他还是第一次听到此论。

“对。刀分‘天、地、君、亲、师’五位!”杨青儿道,“刀背为天,刃口为地,柄中为君,护手(刀盘〉为臣,柄后为师。还有刀前三寸名撩刃,大刀上之红缨名吹风,鬼头刀等刀柄刀环上之彩绸名刀袍。这些我国都有定名。”

“再说刀质,我们中国论刀质好坏,则看刀身上刀质钢性及纹路,共分五等。”

“哪五等?”

“最好的是龙彀,其次蛇蜕、再次是红毛。”

“红毛?”

“红毛,乃是婴儿铁所造。再后是云片花,像螺纹即云片花一种。最差的是狗牙镔。我国铸刀剑大师如干将、莫邪、风胡子、欧冶子等一代代名匠所铸宝刀,切金断玉、吹毛断发、削铁如泥,更是为你们日本刀匠闻所未闻。不说远的,即以近代铸刀大师朱黑生来说,他穷一生之力,铸名刀有三,其中刀帝令狐西笑与刀帝谷主方生死各藏其一,一名‘吹影’,一名‘镂尘、他还有一柄最好的宝刀,刀名叫‘颠倒东西南北’,又叫‘醉牵引’,其玄奥更妙不可言!”

杨青儿说至此,见柳田一刀听得出了神,目中露出对宝刀的强烈向往,顿一笑道:

“刀虽欲求利,但更大的在于技。你知道我们中国谈刀有几句刀经、刀诀?”

柳田一刀:“你们说及刀技的刀经刀诀,有‘刀为百兵之帅’‘刀为百兵之胆’‘剑走青,刀走黑’‘刀如猛虎,剑如飞凤,枪似游龙’。还有‘单刀看手,双刀看走’‘大刀看定手’‘大刀看刃’和‘手不离盘’。”

“对,这些都对。但还有几条:一叫‘有形剁形,无形剁影’,一叫‘舍命单刀,救命花枪’。用刀有‘六字’、‘九能’、‘十法’。你听说过吗?”

“‘六字’、‘九能’、‘十法’?这倒要请杨君指教!”柳田一刀动容道。

“所谓‘六字’,是指单刀分‘展、抹、钩、剁、砍、劈’六字,即刃口外向为展,内为抹,曲为钩,过顶为砍,平下为剁,双手举刀下砍为劈。”

“‘九能’呢?”

“‘九能’是指大刀应用时可发挥刀九部分的性能:尖、刃、背、拔、追、吞、盘、杆、钻。”

“刀尖、刀刃、刀背、刀盘、刀杆,这些我知道,但什么叫拔、追、吞、钻呢?”

“拔,又叫刀脸,即刀尖以下,追锋以上处。追,又叫追锋,即刀背上边挂缨子处。”

“噢,就是吹风挂的地方。”

“对,这缨子叫吹风,它还有两个名字,一叫听风,一叫漂沱。这就像刀袍的彩绸又叫刀彩一样。至于‘吞’是指追锋以上、刀脸以下的张口处。‘钻’,即指刀座。”

“还有十法。”柳田一刀紧接着问。

“十法是使大刀的十种技法,它们是指棚、劈、斩、抹、推、托、撩、拿、支、撇。”

杨青儿说至此,忽瞥见柳田一刀听讲说刀技如饥似渴的神情,心中猛一凛:原来他是借论刀为名偷技,这些刀技乃各门各派刀法之秘,岂可宣之倭寇?

杨青儿顿住了口,淡淡一笑道:“柳田一刀,我们中国武林有两句话,一叫‘只把钱来帮,不把法来传’。你若要学中国刀法,得拜我们中国的刀法名家为师,但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以你的行径,将来定是欺师灭祖之辈,恐没人敢教你!你不是一个刀术高手吗?这刀技之切磋,恐只有实战才能更好领会了。这叫‘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只说不练是假把式,又说又练才是真把式。’——柳田,亮刀吧!刀会说话的,它会告诉你更多的东西。”

“好,让我们最后以刀论刀。”柳田一刀见状,脸一黑,长身而起,拔出了他的长长的弯刀。

——他双手握刀。

一场刀对刀的恶斗,至此才正式开始!

<h2>
刀在心目</h2>
柳田一刀的刀,刀弯如新月,刀长六尺,较一般倭刀长出一尺。

柳田一刀的刀虽比一般刀制只长出一尺,重,却重逾十钧。

一钧为三十斤。

十钧为三百斤。

三百斤重的刀,有几人能使?若非天生神力,连刀也举不起来,遑论舞刀对敌了!

柳田一刀的刀重量超过三百斤?

准确地说,他的刀重三百零五斤十四两。——知情的人这样纠正。

看他那把刀只比其他刀长出一尺,怎会有这么重呢?恐怕吹牛吧?——徽王汪直的带刀护卫烂眼猫私下问麻叶。

我听苏我青原说过,柳田一刀那把刀的铁,是用天上飞下来的陨铁打成的。那铁不知是怎样炼成铸就的,小小—块铁材,用了七八个壮汉才移起了身。请了九州、四国、江户、关原最有名气的十八个刀匠刀师,花了十一年才以其铁英打成了这把“重刀”。“重刀”本是幕府将军祭供用的,后因故失落民间,在武士中流传,不知怎地传到柳田一刀手上。这把刀,也只有到了柳田一刀手里才真正成了刀,能用得起来。——这是麻叶的答案。

烂眼描不信,又问苏我青原。

你何不试试?试试就知道了。——苏我青原似乎不这么看得起这个在徽王汪直身边吆五喝六的带刀护卫,——尽管烂眼猫是一个高手。

后来,烂眼猫真去试着提过柳田一刀的刀。那次,他是和汪直手下大将徐海与陈东,一块灌醉了柳田,才各自试提柳田那把刀的。

烂眼猫提了刀后,从此见了柳田就再不高声粗气,而是像对爷老子一样客气。

有一次烂眼猫醉酒,有人问他,为何对柳田一刀这样客气?烂眼猫喷着酒气道:他奶奶的,这倭狗那把刀真三百多斤重呢!这人心性又毒、狠、凶、阴,狗娘养的,老子还真不敢得罪他!

——这就是柳田一刀和他的刀!



柳田一刀是被北海道的熊养大的。

也有人说,柳田是在狮子窝里长大的,但喝的却是狼乳!到了十八岁柳田遇见一刀流名人宗留金刚,才被宗留金刚收为徒弟习刀的。

柳田一刀对敌只一刀,从不用第二刀。

有记录,柳田一刀加入倭寇前,刀下已杀死:一刀流名人一人,即宗留金刚,一刀流强手六名,即宗留金刚六弟子。(柳田一刀杀宗留金刚师徒七人,强娶宗留百合为妻。宗留百合一年后抑郁而死。)狮子三头,北极熊三头,狼十七匹,伊贺川忍者高手两人,日本刀客七名。

——据说柳田一刀与伊贺川第一高手、公推为日本忍术之父的熊本氏,便是以一刀之战而成朋友的。熊本氏称柳田一刀:“刀力国内无双。”

——上述,是杨、柳之战后,武林中以“小百晓生”自居的“大口神仙”马大口抛出的关于柳田一刀的记录。

——尽管马大口让人讨厌,但武林公认,马大口收集的武林各大门派资料之丰富、之确切,乃是天下第一的。

看了这一记录,人们围绕杨青儿与柳田一刀这一战便多了许多话题。

——其中最关键的一个话题是:

如没有后来的变故,让“快刀”杨青儿与柳田一刀的“重刀”力拼到底,到底是杨败,还是柳田败?



杨青儿的刀是小刀。

——我知道,他的刀是最普通的一种小刀,刀长七寸三分,比柳田一刀的六尺长刀短了五尺二寸多。

杨青儿的刀轻。

——我知道,杨青儿的刀重只不过四两一分,而柳田—刀的刀重三百零五斤十四两,两者相比,差数百倍!

杨青儿人小。

——这我不承认,杨青儿也许瘦一些,身材高挑些,不及柳田一刀魁梧,但绝不能称他人小。只不过与柳田一刀比来,人显得矮了半个头,又单薄了一点。

既然你这一切都认可,那你说说为什么杨青儿的刀能敌得住柳田一刀的那一刀,还将柳田一刀坚不可摧的宝刀给崩掉了一小丁儿呢?

——我不知道,这如要搞清,得问马大口。



——你说为什么杨青儿能敌住柳田一刀的一刀?

——这问题其实很简单。

你想想当年萧王孙与蓝大先生那一战吧!萧王孙用的是从丝袍上解下的一根衣带,蓝大先生用的是重七十九斤的大铁锤,两人战得天地失色,日月无光,结果怎样呢?——平手。

——这就是为什么杨青儿能敌柳田一刀的原因。

——马大口好像真有点当年“百晓生”的鬼门道。他讲得还真让人没办法反驳。



武林中名传后世,让人津津乐道的名战并不多。

尽管不多,但总有那么几个。

想当年,“风流盗帅”楚留香大破神水宫,与“水母”阴姬一战,从水下打到天上,最终以“死亡之吻”吻死阴姬,这一战是应该算的。

——是的,这的确是武林中绝无仅有的一战,当然算。

当年,“小李飞刀”小李探花李寻欢与“金钱帮”帮主上官金虹决战,以兵器谱上名列第三的“小李飞刀”决斗排名第二的“风雷环”,那一战又如何?

——“小李飞刀,例不虚发。”百发百中的“小李飞刀”与百战百胜的上官金虹这一战,当然是名战。据说现在武林史研究者有一千九百九十五人在论证和设法补全这一战的空白部分呢!

还有,恐就是西门吹雪与叶孤城决战于紫禁城太和殿上那一战和“快刀”小杨与柳田一刀这一战了。

——西门吹雪,孤傲冷僻,一剑在手,白衣胜雪。叶孤城剑法,则天下无双,罕有敌手。西门吹雪约斗白云城主叶孤城这一战,的确是名战。

——但“快刀”小杨不过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手,那柳田一刀是一个蛮夷之邦的小小岛国上的刀客,他们两人这一战,也算是名战?真是“时无英雄,遂令竖子成名”了!

听的人这样不服道。

好,你不服,你去问妙偷伊豆豆和“天狐”胡天去,请他们说,这一战算不算名战?比前代英雄们之战逊色多少?

你不服我,总相信眼高天下、风华绝代、妙解书画、月旦人物第一、擅长品题天下事物的伊姑娘;总相信身历大小一百二十一战、精通刀术九十一家、身为刀帝谷四大弟子之一、公认其眼力判断力不是第一也是第二的胡天胡老前辈吧?

——他们怎么知道这一战如何?

哦,你不知道,当年,他们两个曾都是此战的旁观者呢!

你说妙偷伊豆豆与“天狐”胡天都在旁观?

——是的,我是听他们亲口说的。



下面记的,是伊豆豆与胡天的自述。



伊豆豆道——

……他们开始只是坐着用言语论刀,到后来,杨青儿说了一句话,柳田一刀脸色变了一变,两人长身而起,拔刀相向。

杨青儿用的是一把小刀。

柳田一刀的刀则长达六尺。

两人相距三丈之远。

两人一开始只是互相盯着对方望着,谁也不出招。

两人就这样盯着站了半个时辰。

杨青儿用的是一把小刀。

柳田一刀的刀则长达六尺。

两人相距三丈之远。

两人一开始只是互相盯着对方望着,谁也不出招。

两人就这样盯着站了半个时辰。

那半个时辰,我在旁观看,渐渐地感到身上压力奇大,我好像被淹进万丈深渊,胸口压了一座大山一样压得透不过气来。

我觉得呼吸困难得像涸池中的鱼。

我觉得头有些晕,有些痛,身体忍不住有些颤晃,像在梦里、波涛里、夜的黑暗里。

我觉得自己每一下心跳,都像在擂一面惊天动地的大鼓。

我一手按着车子,身子靠在车上,都快坚持不住了。这时,场内有了变化。

胡天道——

杨青儿与柳田一刀对立,对峙,对决。

对决的是他们的气。

对决的是他们的兵法。

对决的是他们的斗志、杀机、千百次的出刀与反击。

两人的眼睛在交战。

两人的呼吸在抗衡。

两人看似凝立不动,其实已动了千招百式。

这千招百式也许只不过是脚尖微移了一下,左肩微沉了一沉,右腿微蹬了一蹬,臂肘微展了一展、抬了一抬,或者握刀的手指忽紧了一紧,或者只是目光盯了对方每一部位盯了一盯……

但这一切细微的动作如被对方疏忽,足以让对方死上百次千次!

有时我看得眼部都发酸、发痛了,模糊中、恍惚里,仿佛两人已倏忽飘荡而起,若电掣雷轰般纠结厮杀了成千上万个回合,两人已从地上斗到天上,天上又斗到了地下,两人似已从过去打到未来,从魔界打到了神界,已超越了死,超越了生,超越了一切!

——而其实,两人还是站在那里没动。

两人仿佛是给冰冻住了、铁铸死了一样。

渐渐地,这一种僵死的、凝固的感觉渐渐扩大开来,仿佛连空气也都凝固了!

有一股杀气,一股压力,向周围逼来。

这股压力之大,仿佛有一座无形的铁壁在挤压过来,一点点地挤压过来。

我看到场中的妙偷伊豆豆被这气压得脸也发白了,人似乎也站不稳了,以手扶着金车。

我正要跳下,却被师父低声叱住了:“莫动,他们要出手了!”

话音刚落,却听到了一声猛喝如同雷震,却是柳田一刀先出了手!

柳田一刀大喝一声跃起,直跃至两丈之高,长刀一举,当空向杨青儿劈下。

柳田一刀这一刀劈出,刀势已完全封住了杨青儿的退路与出手。

柳田一刀这一刀劈出,使人感觉到他仿佛是“大劈山”轩辕昆仑在使他那夺天地之造化的“天地一刀”!

伊豆豆道——

柳田一刀这一刀劈下,只见平地上半空里陡起了一阵飞沙走石的狂风,连太阳也暗淡下去了,我三匹拉车的马倶发出带有恐惧的一声希聿聿的长嘶!

我想这下子完了!杨青儿恐难免一死了!

我不由闭上了眼睛。

我在闭上眼之前,依稀看到杨青儿挥着他那把小刀,冲了上去。

他一挥那七寸小刀迎向柳田一刀的凌空劈下的六尺长刀,给人的感觉是送死。

胡天道——

当我看到柳田一刀使出那凌空一劈时,我看得出这一招是必杀名着,任何人都破不了这一招。只要这一招得手,“快刀”小杨是难有生机了!

但当我看到“快刀”小杨挥刀迎向柳田一刀时,小杨出刀的速度、迎上去的角度和一刀在手、无畏无惧的不屈姿势又让我感到:小杨发出这一刀,是不会败的!

我不知我怎会有如此矛盾的判断。

但我凭直觉相信我的判断是不会错的。

而事实上,一切也正如我所料……

正如你所料?听者对胡天的话置疑。

——正如我所料:柳田一刀这一招必杀之着,无人能破,而小杨挥刀迎向柳田一刀,他果然没败!

慢。既然无人能破柳田一刀这一势在必杀之着,为什么小杨没被杀,而且也没败呢?这不是自相矛盾了吗?

——是没人能破柳田一刀这一招,但柳田一刀自己把这一招给破掉了。

他为什么要自己破自己的招呢?

——因为他发现这一招如不破掉,他果然一刀能杀小杨,但小杨的一刀也杀掉了他。而他如这一刀自己破掉了,则以他这被破坏掉的一招,正可克制小杨这一招志在搏命、气吞万里的“搏命一刀”!

而对小杨来说,他这“搏命一刀”是永远不败的:如柳田一刀不破柳田自己的“天地一刀”,则两人俱死,死人之间是没胜败的。如柳田一刀破了柳田自己一刀,则两人倶无伤损,当然是不分胜败了。



你说的名战竟就对了一刀?

——是的,就对了一刀。

这算什么名战?

——但这一刀有着二十七种正解,二十七招别解,七十二种变化,七十二种两人决出胜负生死的机会,这一刀如变化下去,还是总有一人会倒下去的。

那为什么没把这一刀的后面变化演衍下去?

——因为没有机会了。

为什么没有机会?

因为有两把倭刀从天而降,分别克制了柳田一刀和“快刀”小杨。

一见两把倭刀从天而降,柳田一刀与“快刀”小杨俱动了一动,两人这一动,本可以都出刀破了各自克制自己的倭刀的,但两人都没再动。

这又为什么?难道他们宁愿被别人的刀克制住?任人宰割?

——不。这只是因为随后出现的人使两人都不得不听其命。

哦,这世上竟有能叫“快刀”小杨与柳田一刀同时听令的人!这人是谁?

——苏我先生。

苏我春山?

―对。苏我春山。还有,苏我青原。



这就是对刀的故事。在对刀中你悟到了什么?

——我悟到了三条真理。

哦?

一、世上所有的刀招都是有人能破的,没有破不了的招。即使没有人能破,至少还有自己破。

二、看淡生死,因敌变化而变化,简胜繁,轻胜重,直胜弯。这也许就是兵法家所说的“兵犹水也,能因敌变化而变化致胜者,谓之神。”

三、莫放下手中的刀,天下事,都能在一刀中破去,挥出你的刀吧!

好。你总算开窍了!

不,这都是刀告诉我的,“快刀”小杨说得不错,刀,是会说话的。——不过先生,我还有一点不明!

——什么地方不明?

柳田一刀听从苏我青原之令,情有可原。“快刀”小杨为什么要听苏我春山呢?

——这,也正是我想知道的。

你也不知?

——我也不知。

(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网站首页 | 站点公告 | 最新福利 | 大神专区 | 完本专区

服务邮箱:3476288848@qq.com 客服QQ:3391237369

Copyright © 2016 时代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6014634号

湖北今古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湖北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楚天181产业园8号楼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小说,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