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宴……还算愉快。
有长辈在场的宴会基本都要秉持着“食不言,寝不语”的原则。
饭毕。
安华生府衙中还有很多卷宗要整理,不得不和怜君逸离了怜府。
二人回府衙的路上,安华生还在碎碎念:“没错了,怜叔父这就是想给雪伊安排亲事了。怎么不先考虑我呢?君逸……你说这方家小子……哪里……比为兄更……???”安华生说到一半,瞥到了一边快速行走一边若有所思的怜君逸。
“君逸,你在想什么?”安华生问。
“大人,君逸同您告个假。今明两天,你便自己先整理卷宗吧。”怜君逸说完,反方向离开。
“哎?君逸?!”安华生一头雾水。
再说怜鸿贺见怜君逸安华生二人走后,便对怜雪伊说:“为父与相爷还有一些朝堂上的事情要商议,雪伊啊,你带着天良在府中随便走走。”
说完就引着方丞相去了书房。
“是,爹爹。”怜雪伊应下,心中已经十分确定,父亲这是有给她安排婚事的意向了。
如今母亲不过去世半年,算来还有两年半守孝期才会结束。更何况怜君逸也没有婚约,更没有成亲,真不知道父亲着什么急。
虽然守孝期过了她便十九岁,在这古代还未出嫁……着实……有些不妥……
一面胡思乱想着,一面引着方天良在怜府四处溜达。“这是森淼院,是我的院子。”方天良应着,两人没有往森淼院里去,继续在怜府走。怜雪伊介绍声不时地响着,方天良应着。
“这是雅竹轩,哥哥住在这里。”听了这句话,方天良突然驻足。
“怜姑娘,天良有一个不情之请,还请姑娘帮忙。”小伙子说着说着脸变得通红。
诶?怜雪伊看着红了脸的方天良,一脸懵逼……
“你……方家哥哥请说……”怎么突然脸红了?一见钟情?这也太俗套了。怜雪伊脑子里乱乱的。
“天良仰慕……仰慕……”方天良的脸色越来越红,“天良仰慕怜先生已经很久了,一直没有机会拜访。如今终于见到了怜先生的真容,未得说上几句话。还请怜姑娘帮天良求一幅怜先生的墨宝。”方天良语气极其郑重的样子,“天良在此,多谢怜姑娘了。”
怜雪伊从一脸懵逼变成了震惊……原来方天良这通红通红的脸是因为自家哥哥???
这是什么操作?
这么一个貌美如花的姑娘放在你面前你不脸红,你对着姑娘的哥哥脸红?虽然姑娘的哥哥长得确实好看……但是这样的剧情……有点飘了吧……
“怜姑娘……”方天良开口。
“啊……好。”怜雪伊忙收起乱七八糟的心思,自从发现自己对怜君逸的心思之后就总喜欢乱想。
“多谢姑娘。”方天良满怀谢意地对怜雪伊鞠躬。
“方家哥哥快起来!这真是折煞雪伊了。”
“怜先生的字岂是这小小的一个鞠躬就能比得上的。”方天良一本正经。
怜雪伊还在懵逼,怜府此时也逛的差不多了,就随口邀请:“料想家父此时应该同方爷爷在书房,方家哥哥不若一同去花厅坐坐?”
“也好。”
两人回了花厅闲坐,因着没什么话题,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不知……怜先生是否在面对怜姑娘时也如此冷淡?”还是方天良先打破了沉默。
“哥哥他……性子就是这样的。”
……
冷场了。
“还没有祝贺方家哥哥喜登榜眼。”怜雪伊也找了一个话题。
“天良才疏学浅。”
“方家哥哥过谦了。”
……
场面又一次陷入尴尬局面。
“听闻……今年的状元郎得了七十七分呢。”怜雪伊再一次找话,毕竟身为主人,不能让客人的场面太冷。
这个朝代被称为钟朝,科举中的京试是评分制,三年一次的京试是新官员诞生的主要途径。京试的满分为一百分。考官有四人,主考官手中有四十分,其余三个副主考每人有二十分,任何一个考官都不允许给考生打满分。
众口难调,七十七分已经是很不错的分数了,榜眼方天良七十六分。
“相比于怜先生的九十六分还是差的多呢。”方天良的声音没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语气中可以听出……他真的很喜欢怜君逸……
怜君逸是三年前的状元,不过无心朝堂,科举之后便考入了太医院,随后的太医院院试再一次成功脱颖,坐上了太医院院首。
“方家哥哥似乎……对家兄的事情知道许多?”怜雪伊认真的打量起这个“情敌”,不知不觉之中,语气都变得严肃,从哥哥,变成,家兄。
“怜先生是京试第一人,天良曾经拜读过怜先生京试的文章,顿时惊为天人!”方天良说的有点激动。
“方家哥哥过奖。”
“怜先生编纂的《古今律赋鉴赏》、《古今骈赋鉴赏》、《古今文赋鉴赏》真的让天良受益匪浅,怜先生还收集整理了《乐经》。不知当朝有多少读书人崇拜怜先生。”
“哥哥他对这些很有兴趣。”听着这个人对怜君逸没有非分之想,怜雪伊心中的防范又卸了下来。
怜雪伊和方天良终于找到了共同话题,那就是,怜君逸!
二人开启了赞赏怜君逸模式。
整个下午的交谈让怜雪伊得出了一个结论。自家哥哥那真的是太逆天了,简直就不应该是活生生的人!
此人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能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