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时代中文网 > 军事抗战 > 大唐热血传奇 > 章节目录 > 第十八章 官军大战叛军 大唐收复两京

第十八章 官军大战叛军 大唐收复两京

书名:大唐热血传奇 作者:北流罗文杰 更新时间:2020-02-05 18:21 字数:6573

    先是,时河东节度王承业军政不修,肃宗诏御史崔众代替王承业接收河东兵马。崔众来到太原,其不法之徒侮易承业,一些人裹甲持枪,突入承业厅事玩谑之。李光弼闻之素不平,说:“王承业虽然没有替大唐立下赫赫战功,但是其是朝廷命官,崔众之徒毫无纪律,当今乱世如不严办,则军队易乱,谁替我卖命?谁替朝廷卖命?”至是,崔众交众兵于李光弼。众以麾下来迎,光弼出迎,旌旗相接而崔众不避。李光弼怒其无礼,又怒其不立即把兵权交出,令收系之。顷之,朝廷中使至,封崔众御史中丞,怀其敕问崔众所在。李光弼说:"崔众有罪,系之矣!"中使以肃宗敕令示光弼,李光弼说:"今只斩侍御史,若宣制命,即斩中丞,若拜宰相,亦斩宰相。"中使惧,遂不敢管而还。

    翌日,李光弼以兵仗围崔众,至碑堂下斩之,于是威震三军。李光弼命崔众亲属吊之,众人无不折服。时,贼将史思明、蔡希德、高秀岩、牛廷玠等四伪帅率众十余万来攻太原。李光弼经河北之精兵已经尽赴朔方,麾下皆乌合之众,不满万人。史思明对诸将说:"光弼兵寡弱,可屈指而取太原,鼓行而西,图河陇、朔方,无后顾矣!"光弼所部将士闻之皆惧,议欲修城以待之,李光弼说:"城周四十里,贼垂至,今兴功役,是未见敌而自疲矣。"乃躬率士卒百姓外城掘壕以自固,作堑数十万,众莫知所用。

    及贼军攻城于外,李光弼即令增垒于内,环辄补之。史思明令人在城外诟詈戏侮李光弼,光弼令勇士穿地道,一夕而擒之,自此贼将行皆视地,不敢逼城。李光弼以强弩发石以击之,贼骁将劲卒死者十二三。城中长幼咸伏光弼勤智,懦兵增气而皆欲出战。史思明揣知之,先归范阳,留蔡希德等攻之。

    大唐关西节度兵马使郭英乂及安庆绪战于武功,败绩。庆绪陷冯翊郡,太守萧贲死之。月余,太原唐军怒而叛军怠,李光弼率敢死之士出击,大破贼军,斩首七万余级,贼军军资器械一皆委弃。贼军从始至及遁走,五十余日,李光弼设小幕,宿于城东南隅,有急即应,行过府门,未尝回顾。贼退三日,李光弼决军事毕,始归府第。肃宗闻捷,加封光弼检校司徒。光弼收清夷、横野等军,擒贼将李弘义以归。肃宗乃下诏说:"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司徒、兼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御史大夫、鸿胪卿、太原尹、北京留守、河东节度副大使、蓟国公光弼,全德挺生,英才间出,干城御侮,坐甲安边。可守司空、兼兵部尚书、中书门下平章事,进封魏国公,食实封八百户。"

    李光弼大破贼将蔡希德之众于河东,朔方节度使郭子仪也率兵出击叛军。贼将崔乾祐守潼关,郭子仪对众将士说:“崔乾祐这个逆贼,助纣为虐,引诱大唐大军出潼关,还用火攻破我唐军,现在我要带你们替大唐报仇。”于是率军击乾祐,唐军如猛虎出山,大破贼于潼关,崔乾祐退保蒲津。时永乐尉赵复、河东司户韩旻、司士徐炅、宗子李藏锋等,陷贼在蒲州,四人密谋俟王师至,则为内应。及郭子仪攻蒲州,赵复等斩贼守陴者,开门纳子仪。崔乾祐与麾下数千人北走安邑,安邑百姓伪降,乾祐兵入将半,下悬门击之,乾祐未入,遂得脱身东走。郭子仪遂收陕郡永丰仓。自是潼、陕之间无复寇钞。

    时,北海太守贺兰进明从河南赴行在,被任命为南海太守,代理御史大夫。贺兰进明入宫谢恩,唐肃宗问道:“朕让房琯授你为正职大夫,怎么成了代理呢?”贺兰进明道:“房琯与臣有矛盾。”唐肃宗这才明白。贺兰进明趁机进言道:“西晋任用王衍为宰相,崇尚浮华,以致中原沦丧。陛下中兴社稷,应任用贤才。房琯生性虚浮,好说大话,不是宰相之才。而且房琯在成都辅佐太上皇时,让诸王掌兵权,居重藩,却把陛下安置在边鄙之地,这是对陛下的不忠。房琯还安排自己的党羽,掌握军队,这哪里是肯为陛下尽忠呢?”唐肃宗从此开始讨厌房琯。于是罢房琯知政事,封其为太子少师。以谏议大夫张镐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武部侍郎杜鸿渐为河西节度。

    崔圆本蜀中拜相,肃宗幸扶风,始来朝谒。房琯意以为崔圆才到,当即免相,故待圆礼薄。崔圆厚结李辅国,到后数日,颇承恩渥,亦憾于琯。房琯自从大败后又多称病,不时朝谒,于政事简惰。时议以两京陷贼,车驾出次外郊,天下人心惴恐。当主忧臣辱之际,此时琯为宰相,略无匪懈之意,但与庶子刘秩、谏议李揖、何忌等高谈虚论,说释氏因果、老子虚无而已。此外,则听董庭兰弹琴,大招集琴客筵宴。朝官往往因庭兰以见房琯,自是亦大招纳货贿,奸赃颇甚。颜真卿时为大夫,弹何忌不孝,房琯既和何忌为党,遽托以酒醉入朝,肃宗大怒,贬房琯为西平郡司马。宪司又奏弹董庭兰招纳货贿,房琯入朝自诉,肃宗叱出之,琯因归私第,不敢预人事。谏议大夫张镐上疏,言说:“房琯大臣,门客受赃,不宜见累”。肃宗贬房琯为太子少师,仍以张镐代琯为宰相。

    时,蜀郡军人郭千仞谋逆,太上皇御玄英楼晓谕招降叛军,郭千仞等不听,节度使李峘与六军兵马使陈玄礼大怒,率军出击,双方大战,叛军不敌,平定了叛乱,李峘因功劳加授金紫光禄大夫。李峘,太宗第三子吴王李恪之孙,恪第三子琨生信安王祎,祎生三子:峘、峄、岘。李峘志行修立,天宝中为南宫郎,历典诸曹十余年。居父丧,哀毁得礼,服阕,以郡王子例封赵国公。杨国忠秉政,郎官不附己者悉出于外,李峘自考功郎中出为睢阳太守。寻而弟李岘出为魏郡太守,兄弟夹河典郡,皆以理行称。十四载,李峘入计京师。属安禄山之乱,玄宗幸蜀,李峘奔赴行在,除武部侍郎,兼御史大夫。俄拜蜀郡太守、剑南节度采访使。

    七月丁巳,安庆绪命田乾真攻取安邑,田乾真令大将杨务钦守陕郡,于是率兵出发,杨务钦见田乾真已经走远,乃对守城的众将士说:“我们乃大唐的将士,只是被贼胁迫,才跟随安禄山造反,叛军迟早灭亡,我现在带领你们拨乱反正。”于是下令关闭城门,派人联合官军。田乾真刚刚围安邑城,后方突然急报:“陕郡守将杨务钦反,归顺唐军。”田乾真大怒,只好解围而去。安庆绪听闻杨务钦归顺大唐,大怒,派贼将安武臣和田乾真一起攻打陕郡,叛军势大,杨务钦等拼命抵挡,杀伤甚多,无奈守军将士太少,陕郡被攻陷,杨务钦被杀,民无遗类。

    肃宗以黄门侍郎崔涣为余杭太守、江东采访防御使。以平章事张镐兼河南节度、采访处置等使。深夜,灵昌太守许叔冀正在熟睡,将士们都已经熟睡,突然一个黑影出现在许叔冀床前,许叔冀大惊,拔剑怒说:“你是谁?既然敢闯进我的寝室?”南霁云的神魂怒对许叔冀说:“我是南霁云,你贪生怕死、背叛国家、见死不救的小人。”于是上箭弯弓,对准南霁云就是一箭,南霁云一惊而醒,原来是噩梦一场。突然外面喊杀声不断,原来灵昌城为贼所攻,许叔冀连忙提剑出去亲自抵挡。天亮的时候敌人才暂停攻城,许叔冀乃派人出城请求援兵,周围的官军一听说许叔冀,个个怒说:“张巡派南霁云向许叔冀请求援的时候他为什么不发兵,现在轮到他自己,这就是报应。”于是个个不肯发兵救援。援兵不至,许叔冀只好拔众投睢阳郡。

    癸巳,朝廷大阅灵武诸军,肃宗御城楼以观之。只见唐军威武异常,个个生龙活虎。肃宗大喜,乃对左右说:“朕有如此威武的军队何愁不收复两京。“时,贼将遽寇凤翔,崔光远大怒说:“贼军简直不知死活!我们刚刚举行盛大阅兵,他既然敢来侵犯我们,简直不知死活”于是派行军司马王伯伦、判官李椿率众捍贼。

    王伯伦对李椿说:“君辱臣死,叛军既然逼迫我们皇上,我们要给他们点颜色看看。”李椿然之,两人于是率军大战贼军,贼将遽以一敌二,王伯伦和李椿砍得贼将遽找不到北,双方大战五十回合,遽不敌,败退,自是贼不敢西侵。

    九月丁丑,叛军将领蔡希德率军围攻上党城,蔡希德多次派出轻装骑兵在城下挑战。上党节度使程千里自恃骁勇果敢,打开城墙的吊门,亲自率领一百名骑兵出城接战,计划活捉蔡希德。程千里,京兆万年人,身高七尺,高大魁梧,勇武有力。初在西域应募从军,因屡立军功,升至安西副都护。后历任御史中丞、北庭都护、安西北庭节度使。安禄山叛乱,程千里奉命到河东募兵数万以抵抗叛军,充任河东节度副使、云中太守。后改任上党长史,带兵守卫上党。叛军屡次前来攻城,程千里常将其打败。

    时,敦煌王李承寀自回纥使还,肃宗拜其宗正卿;回纥封李承寀为叶护,持四节,李承寀与回纥叶护太子率兵四千入大唐助国讨贼。叶护太子入见肃宗,肃宗设宴招待叶护太子,肃宗对回纥太子说:“大唐、回纥乃一家,骨力裴罗可汗雄才伟略、尽有古匈奴故地,其不仅和大唐友好相处,还与大唐和亲,此乃造福两国后代的伟大决定。”于是赐回纥太子黄金,绸缎,加官进爵。

    回纥叶护太子率兵入助,广平王李豫听闻叶护太子勇冠诸蕃,乃接以优恩,两人一见如故,恩情融洽。李豫对叶护太子说:“不如我们结为兄弟如何?”叶护太子大喜说:“我早有此意。”两人于是歃血为盟,跪拜天地说:“我大唐皇长子,我回纥叶护太子,愿意结成生死与共的兄弟,从此以后共赴国难,铲除逆贼,平定叛乱。”广平王对叶护太子说:“从此以后我们大唐就和回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叶护太子说:“我们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相信贼寇很快就会灭亡。”众人皆欢笑。此时,郭子仪也在座,郭子仪向叶护太子敬酒,叶护太子听闻是大唐将军郭子仪,大喜说:“将军在朔方我就听闻你的大名。”郭子仪笑说:“我在朔方也听闻太子的英勇。”两人于是宴狎修好,相与誓平国难,广平王大喜。

    明日早朝,边军突然来报,大食国派军队前来支持大唐平叛。话说大唐帝国正在经历安禄山叛乱的时候,大食帝国也出现分裂,起义和叛乱不敌,但是大食国王还是派军队支持大唐。肃宗连忙接见大食的使者和军队将领,肃宗对大食的使者和将领说:“大唐和大食很久以前就通过丝绸之路友好往来,现在大食派兵帮助大唐平叛,大唐不会忘记大食的恩德。”大食国使者说:“大唐从汉朝时期就是天下最强大的国家,汉朝的丝绸之路早已将大食和大唐联系在一起。”肃宗大喜。突然,宦官又报:“吐蕃使者来到。”肃宗令吐蕃使者觐见,吐蕃使者来到朝堂,拜见肃宗后,傲慢的说:“吐蕃和大唐历史上就是一家人,自从文成公主嫁给吐蕃后吐蕃和大唐更是亲上加亲,现在我赞普派人我来向大唐提亲,如果皇上同意,我们吐蕃将出兵帮助大唐平叛”。众大臣议论纷纷,肃宗严肃的说:“你们赞普的心意朕已经收到,但是如果你们赞普要先和亲为条件再出兵帮助我大唐,那就免了。”吐蕃使者愤怒离开。

    至德二年九月丁亥,大唐天下兵马元帅广平王统朔方、安西、回纥、南诏、大食之众二十万,东向讨贼,准备收复长安。广平王令李嗣业为前锋,郭子仪奉元帅为中军,回纥太子押后。大军一路北下,势如破竹,叛军望风而逃,引路地方官纷纷反正。京畿采访宣慰使崔光远及安庆绪战于骆谷,败安庆绪。官军乘胜追至关中中渭桥,杀贼守桥众千人,关中敌军听闻朝廷大军到来,纷纷溃败,官军追击入长安苑中。时贼大军屯武功,闻之烧营而去。王伯伦和李椿杀得兴起,直接就冲入十几万贼军当中,王伯伦与贼血战而死,李椿力穷被执。

    程千里所率领的骑兵非常勇猛,听闻朝廷大军已经出击准备收复长安,大喜,于是率骑兵和程千里大战,程千里策马直取蔡希德,双方激战,一百回合后,程千里几乎要生擒蔡希德,但此时蔡希德的援军突然赶到,程千里只好收兵退回,前面将士刚刚过护城河,不料城门吊桥毁坏,程千里坠入城壕之中,蔡希德率兵赶来。程千里仰天长叹对随从的骑兵说:"本将军不幸遭叛军俘虏,这不是我的过失,这是天意!”于是对已经过了城壕的将士们说:“你们回到城里后替我告诉各位将士,让他们好好坚守,军队可以没有统帅,但城池不能丢失。"程千里被擒,幸存的将士跑进城里宣布了程千里的遗言,城中将士们听后都痛哭流涕,昼夜严兵把守城楼,叛军始终未能攻克上党城。

    叛军把程千里押送到洛阳, 安庆绪听闻程千里勇猛,乃赦免程千里,任命他担任特进,对程千里说:“将军是否愿意归顺大燕?”程千里怒说:“我身为大唐人,死为大唐鬼,从不委身于贼。”安庆绪大怒,将其囚禁在客省。

    唐军与贼将安守忠、李归仁等在京长安西香积寺之北对峙,王师结阵横亘三十里,贼众十万陈于北。双方旗帜鲜明,战鼓雷鸣。贼军主将安守忠令骁将李归仁先薄唐军,唐军前锋数将出击,李归仁假装战败回阵,唐数将追赶。眼看到阵,李归仁突然转过马头,一声令下,带兵杀回,唐军乱,李嗣业奋命驰突,擒贼十余骑,唐军乃定。双方大战,短兵相接,郭子仪奋勇冲杀,双方打得天昏地暗,回纥以奇兵出贼阵之后夹攻叛军,贼军大溃,自午至酉,唐军斩首六万级。贼丞相严庄和大将张通儒守长安,闻李归仁等败,遂将俘获的唐朝将领程千里等三十多人全部杀害,是夜奔陕郡。

    翌日,广平王入京师,唐军浩浩荡荡的开入长安,京师老幼百万,夹道欢叫,涕泣而言说:"不图今日复见官军。"广平王下令:“士兵休息三日,献捷书至行在。不得抢掠,违令者斩”。于是遣尚书左仆射裴冕告太清宫、郊庙、社稷、五陵,宣慰百姓。

    肃宗在凤翔闻捷,群臣称贺,肃宗听闻宗庙被焚,悲咽不自胜,臣僚无不感泣,乃即日告捷于蜀。太上皇遣裴冕入京,启告郊庙社稷。肃宗乃以崔光远为京兆尹,管理恢复长安。下诏说:"缘京城初收,要安百姓,又洒扫宫阙,奉迎上皇。以今月十九日还京,应缘供顿,务从减省。"

    吐蕃见和亲不成,大唐又不请自己出兵相助,大怒,寇陷西平郡(西宁),肃宗令将士前去抵挡。安庆绪听闻长安大败,乃遣严庄悉其众十万来赴陕州,与张通儒同抗官军。广平王听闻贼众悉众保陕郡,乃统郭子仪等率军前去进攻。

    安庆绪贼闻官军至,负山为阵。官军与贼军战于陕西之新店,郭子仪以大军击其前,回纥登山乘其背,遇贼潜师于山中,与斗过期,大军稍却。贼分兵三千人,绝唐兵归路,众心大摇,郭子仪麾回纥令进,尽杀三千贼兵。回纥师驰至敌后,于黄埃中发十余箭,贼惊顾说:"回纥来!"敌军即时大败,郭子仪乘势率军一阵猛杀,敌尸遍山泽,官军斩首十万级,横尸三十里。

    安庆绪听闻燕军大败,乃与其党奔黄河以北,严庄、张通儒遂与安庆绪保相州。郭子仪奉广平王入东都洛阳,陈兵于天津桥南,士庶欢呼于路。伪侍中陈希烈、伪中书令张垍等三百余人素服请罪,广平王慰抚遣之,不久,令人将他们押送长安。是时,河东、河西、河南贼所盗郡邑皆平,郭子仪以功加司徒,封代国公,食邑千户。

    癸亥,肃宗自凤翔还京,仍遣太子太师韦见素入蜀迎太上皇,下令:“凤翔郡免除赋税徭役五载”。肃宗至望贤宫,得东京洛阳捷书至,大喜。于是入长安,士庶涕泣拜忭说:"不图复见吾君!"肃宗亦为之感恻。九庙为贼所焚,肃宗素服哭于庙三日,入居大明宫。是日,太上皇发蜀郡。时,归顺安禄山的大唐文武胁从官免冠徒跣,朝堂待罪,肃宗下令:“禁之府狱。”命中丞崔器劾之。

    回纥叶护太子见唐军收复了两京,乃与广平王、郭子仪告辞,郭子仪和叶护太子依依不舍。广平王令入从府库拿出财物赏赐给叶护太子及其将士。叶护太子来到长安,肃宗宴之于宣政殿,叶护太子说:“大唐大功告成,我也应该功成身退还蕃。“肃宗乃封叶护为忠义王,约每年送绢二万疋,至朔方王便交授。

    十一月壬申朔,肃宗御丹凤楼,下制说:"我国家出震乘乾,立极开统。讴歌历数,启圣千龄;文物声名,握图六叶。安禄山夷羯贱类,粗立边功,遂肆凶残,变起仓卒,而毒流四海,涂炭万灵。朕兴言痛愤,提戈问罪,灵武聚一旅之众,至凤翔合百万之师,亲总元戎,扫清群孽。广平王俶受委元帅,能振天声;郭子仪决胜无前,克成大业。兼回纥叶护、云南子弟、诸蕃兵马,力战平凶,势若摧枯,易同破竹。朕早承圣训,尝读礼经,义切奉先,恐不克荷。今复宗庙于函洛,迎上皇于巴蜀;导銮舆而反正,朝寝门而问安;寰宇载宁,朕愿毕矣。且复人将有主,敬当天地之心;兴岂在予,实凭社稷之祐。今两京无虞,三灵通庆,可以昭事,宜在覃恩,待上皇到日,当取处分。"

    郭子仪入朝,肃宗遣兵仗戎容迎郭子仪于灞上,肃宗劳之说:"虽吾之家国,实由卿再造。"子仪顿首感谢。时,伪御史大夫严庄来降,郭子仪对肃宗说:“严庄杀害了程千里,应该将其诛杀。”肃宗说:“严庄除掉安禄山有功,而且识时务前来归降。”于是任命严庄为司农卿。颜真卿对军政事务,知无不言,被宰相憎恨,调出朝廷任同州刺史,又调蒲州刺史。

    十二月,郭子仪还东都,肃宗命子仪经营北讨。郭子仪来到洛阳,整顿军队、准备粮草,七月,黄河河水大涨,贼将安守忠和守军以为官军不敢渡河,于是放松警惕。晚上,郭子仪率大军突然蜂拥渡河,叛军毫不知觉,官军前锋部队来到黄河边,叛军才发现官军已经渡河,于是慌忙抵挡,官军大战,郭子仪率领中军上岸后,大家更是势如破竹,官军破贼河上,擒伪将安守忠以献。郭子仪遂朝京师,肃宗敕百僚班迎于长乐驿,御望春楼待子仪,进郭子仪位中书令。

(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网站首页 | 站点公告 | 最新福利 | 大神专区 | 完本专区

服务邮箱:3476288848@qq.com 客服QQ:3391237369

Copyright © 2016 时代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6014634号

湖北今古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湖北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楚天181产业园8号楼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小说,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