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时代中文网 > 军事抗战 > 大唐热血传奇 > 章节目录 > 第三十二章 唐军大败敌军 德宗发奋自强

第三十二章 唐军大败敌军 德宗发奋自强

书名:大唐热血传奇 作者:北流罗文杰 更新时间:2020-02-07 20:17 字数:7839

    大历十四年,南诏王阁罗凤子凤迦异先阁罗凤死,阁罗凤立迦异子,是为异牟寻。阁罗凤不久去世,异牟寻为南诏王,颇知书,有才智,善抚其众。于是派人引导吐蕃说:“蜀地富饶,如果吐蕃能够和南诏联合出兵,一定可以攻占蜀地。”吐蕃赞普大喜,答应出兵。

    韦伦至吐蕃,吐蕃始闻归其人,不之信,及蕃俘入境,部落皆畏威怀惠。其赞普乞立赞对韦伦说:“不知是来也,而有三恨,奈何?”伦说:“未达所谓。”乞立赞说:“不知大国之丧,而吊不及哀,一也。不知山陵之期,而赙不成礼。二也。不知皇帝舅圣明继立,已发众军三道连衡。今灵武之师,闻命辄动;而山南之师已入扶、文,蜀师已趋灌口,追且不及,是三恨也。”乃发使论悉诺罗奉上贵重礼物,令其跟随韦伦至长安复命。

    冬十月丁酉朔,吐蕃合南诏之众号二十万,三道寇茂州、扶、文、黎、雅等州,一入茂州,过汶川及灌口;一入扶、文,过方维、白坝;一自黎、雅过邛峡关,敌军连陷郡邑。西川边境蜀民逃匿山谷之中。

    崔宁方在朝,蜀军无帅,德宗促宁进镇。杨炎业与崔宁有嫌,恐其入蜀不可制,即说帝说:“蜀,天下之奥壤,自崔宁擅制,朝廷失外府十四年矣。今宁虽来,以全师守蜀,赋税入天子者与无地同。宁本与诸将等夷,独因叛千百万得位,不敢自有,以恩柔煦育,故威令不行。今虽归之,必无功,是徒遣也;若其有功,谊不容夺。则西蜀之奥,败固失之,胜亦非国家所有。惟陛下孰察。”德宗说:“卿策云何?”杨炎说:“请无归宁。今朱泚所部范阳劲卒戍近甸,趋与禁兵杂往,举无不克,因是役得以亲兵内其腹中,则蜀将破胆不敢动,然后换授他帅,以收其权,得千里肥饶之地,是谓因小祸受大福也。”德宗说:“善!”遂罢崔宁西川节度。

    初,凤翔节度使马璘忌泾原都知兵马使李晟功名,遣晟入宿卫,朝廷封李晟为右神策都将。德宗发禁兵四千人,使李晟将之,发、陇、范阳兵五千,使金吾大将军曲环将之,以救蜀。曲环,陕州安邑人。父曲彬,为南使正监,因家于陇右,曲环少读兵书,尤以勇敢骑射闻。天宝中,从哥舒翰攻拔石堡城,收黄河九曲、洪济等城,累授果毅别将。安禄山反,曲环从襄阳节度鲁炅守邓州,拒贼将武令珣,战数十合,环功居多,超授左清道率。又从李抱玉守河阳南城,寻将兵守泽州,破贼骁将安晓,敕特拜羽林将军。又将别部兵合诸军同讨史朝义,平河北,累转金吾大将军,并同正员,随李抱玉移军京西。大历中领兵陇州,频破吐蕃,加特进、太常卿。

    李晟和曲环率军入川,东川出兵,自江油趋白坝,与山南兵合击吐蕃、南诏,破之。曲环帅范阳兵追及敌军于七盘水,又破之,收七盘城,唐军遂克维、茂二州。李晟追击于敌军大渡河外,又破之。吐蕃、南诏饥寒陨于崖谷死者八九万人。曲环与李晟大振功名而还,朝廷因功加曲环太子宾客,赐以名马。

    吐蕃赞普悔怒,对众将说:“哪个渣和王八蛋引诱我们吐蕃入寇蜀地的?真是见鬼,搞得我们大败而归!”于是杀诱导使之来者。异牟寻惧,筑苴咩城(大理),延袤十五里,徙居之。吐蕃封之为日东王。

    德宗初即位,使中官梁文秀告哀于回纥,且修旧好,回纥可汗移地健不为礼。而九姓胡素属于回纥者,又陈说:“现在大唐国丧,吐蕃又不断攻打大唐,中国便利,我们回纥骑兵来无影去无踪,可以乘机掠夺大唐边境。”可汗乃举国南下。回纥宰相顿莫贺达干谏说:“唐,大国也,且无负于我。前年入太原,获羊马数万计,可谓大捷矣。以道途艰阻,比及国,羊马伤耗殆尽。今若举而不捷,将安归乎?”可汗不听。顿莫贺乘人之心,因击杀可汗,并杀其亲信及九姓胡所诱来者凡二千人。

    德宗葬代宗于元陵。将要出殡的时候,李适亲自护送灵车,看到灵车不是在道路中间行走,而是稍微偏向道路外边,德宗便询问此中的原故。主管部门答说:“陛下本命在午,指向正中,所以不敢冲犯。”李适哭着说:“哪有委屈灵车来谋求朕自身好处的呢!”于是命令灵车改向,对着午方即在道路中间行进。

    时,九成宫贡立兽炭炉,襄州贡种蔗蒻之工,德宗皆罢之。下令散官豢猪三千头给贫民。于是以鸿胪卿贾耽为梁州刺史、山南西道节度观察使。以陕州长史杜亚为河中尹、河中晋绛慈隰都防御观察使。御史大夫、平章事乔琳为工部尚书,罢知政事。加剑南西川节度观察度支营田等使、检校司空、平章事、成都尹崔宁兼御史大夫、京畿观察使。不久又加崔宁兼灵州大都督、单于镇北大都护、朔方节度等使、出镇坊州。以荆南节度使、检校礼部尚书、兼江陵尹、御史大夫张延赏检校兵部尚书兼成都尹、御史大夫、剑南西川节度度支营田观察等使。以朔方节度虞候杜希全为灵州留后;以鄜州刺史张光晟单于振武军使、东中二受降城绥银鄜胜等军州留后;延州刺史李建为鄜坊庆延留后。

    杨炎素恶崔宁,虽授以三镇,仍署杜希全、张光晟和李建此三人为留后,以夺催宁之权。德宗令南选使可以专达,勿复以御史临之。于是下制说:“宣王李诵可立为皇太子。”诏元日朝会不得奏祥瑞事。

    建中元年春正月,德宗御含元殿,政元,群臣上尊号曰圣神文武皇帝。德宗上朝太清宫,谒太庙,有事于郊丘祭拜天地。是日还宫,德宗御丹凤门,大赦天下。下旨说:“自艰难以来,征赋名目颇多。今后除两税外,辄率一钱,以枉法论。常参官、诸道节度观察防御等使、都知兵马使、刺史、少尹、畿赤令、大理司直评事等,授讫三日内,于四方馆上表让一人以自代。其外官委长吏附送其表,付中书门下。每官阙,以举多者授之。王府六品以上官及诸州县有司可并省及诸官减者,量事废省。天下子为父后者赐勋两转”。

    福建观察使鲍防、湖南观察使萧复让宪官,德宗从之。大唐自兵兴已来,方镇重任必兼台省长官,以至外府僚佐,亦带台省衔。至是朝廷除韩滉苏州刺史,杜亚河中少尹,而领都团练观察使,不带台省兼官。自是诸道非节度而兼宪官者皆让。

    初,大唐旧制,天下财赋皆纳于左藏库,而太府四时以数闻,尚书比部覆其出入,上下相辖,无失遗。及第五琦为度支、盐铁使,京师多豪将,求取无节,琦不能禁,乃悉以租赋进入大盈内库,以宦官主之意,皇帝以取给为便,故不复出。是以天下公赋,为人君私藏,有司不得窥其多少,国用不能计其赢缩,殆二十年矣。中官以冗名持簿书,领其事者三百人,皆奉给其间,连结根固不可动。及杨炎作相,顿首于上前,论之说:“夫财赋,邦国之大本,生人之喉命,天下理乱轻重皆由焉。是以前代历选重臣主之,犹惧不集,往往覆败,大计一失,则天下动摇。先朝权制,中人领其职,以五尺宦竖操邦之本,丰俭盈虚,虽大臣不得知,则无以计天下利害。臣愚待罪宰辅,陛下至德,惟人是恤,参校蠹弊,无斯之甚。请出之以归有司,度宫中经费一岁几何,量数奉入,不敢亏用。如此,然后可以议政。惟陛下察焉。”德宗下诏说:“凡财赋皆归左藏库,一用旧式,每岁于数中量进三五十万入大盈,而度支先以其全数闻。”杨炎以片言移人主意,议者以为难,中外称之。

    大唐初定令式,国家有租赋庸调之法。开元中,玄宗修道德,以宽仁为理本,故不为版籍之书,人户浸溢,堤防不禁。丁口转死,非旧名矣;田亩移换,非旧额矣;贫富升降,非旧第矣。户部徒以空文总其故书,盖得非当时之实。旧制,人丁戍边者,蠲其租庸,六岁免归。玄宗方事夷狄,戍者多死不返,边将怙宠而讳,不以死申,故其贯籍之名不除。至天宝中,王鉷为户口使,方务聚敛,以丁籍且存,则丁身焉往,是隐课而不出耳。遂案旧籍,计除六年之外,积征其家三十年租庸。天下之人苦而无告,则租庸之法弊久矣。迨至德之后,天下兵起,始以兵役,因之饥疠,征求运输,百役并作,人户凋耗,版图空虚。军国之用,仰给于度支、转运二使;四方征镇,又自给于节度、都团练使。赋敛之司数四,而莫相统摄,于是纲目大坏,朝廷不能覆诸使,诸使不能覆诸州,四方贡献,悉入内库。权臣猾吏,因缘为奸,或公托进献,私为赃盗者动万万计。河南、山东、荆襄、剑南有重兵处,皆厚自奉养,王赋所入无几。吏职之名,随人署置;俸给厚薄,由其增损。故科敛之名凡数百,废者不削,重者不去,新旧仍积,不知其涯。百姓受命而供之,沥膏血,鬻亲爱,旬输月送无休息。吏因其苛税,蚕食千人。凡富人多丁者,率为官为僧,以色役免;贫人无所入则丁存。故课免于上,而赋增于下。是以天下残瘁,荡为浮人,乡居地著者百不四五,如是者殆三十年。

    杨炎因奏对,恳言其弊,乃请作两税法,以一其名,说:“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度所与居者均,使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俗有不便者正之。其租庸杂徭悉省,而丁额不废,申报出入如旧式。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为准而均征之。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逾岁之后,有户增而税减轻,及人散而失均者,进退长吏,而以尚书度支总统焉。”德宗善而行之,诏谕中外。而掌赋者沮其非利,上书言说:“租庸之令四百余年,旧制不可轻改”。德宗行之不疑,天下便之。人不土断而地著,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诫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

    初,左仆射刘晏为吏部尚书,杨炎为侍郎,两人不相悦。元载之死,刘晏出了力。及德宗即位,刘晏久典利权,众颇疾之,多上言转运使可罢;又有风言刘晏尝密表劝代宗立独孤妃为皇后者,并说韩王李迥多次有吉兆,想废黜太子。杨炎为宰相,欲为元载报仇,因为上流涕言:“晏与黎干、刘忠翼是谋,臣为宰相不能讨,罪当万死。”宰相崔祐甫说:“ 兹事暖昧,陛下已旷然大赦,不当复究寻虚语。”杨炎乃建言:“尚书省,国政之本,比置诸使,分夺其权,今宜复旧。”德宗从之,乃下诏说:“东都河南、江淮、山南东道等转运、租庸、青苗、盐铁等使、尚书左仆射刘晏,顷以兵车未息,权立使名,久勤元老,集我庶务,悉心瘁力,垂二十年,朕以征税多门,乡邑凋耗,听于群议,思有变更,将置时和之理,宜复有司之制。晏所领使宜停,天下钱谷委金部、仓部,中书门下拣两司郎官,准格式调掌。”

    宰相杨炎对德宗说:“北方久经战乱,自古富国强兵无不实行屯田,请调遣长安和洛阳的百姓开凿陵阳渠,在丰州开荒造田”。 德宗遣中使诣泾原节度使段秀实,访以利害,秀实视察后回复说:“今边备尚虚,未宜兴事以召寇。”杨炎怒,以为秀实沮己,徵秀实为司农卿。德宗于是令宁节度使李怀光兼四镇、北庭行营、泾原节度使,使移军原州,以四镇、北庭留后刘文喜为别驾。京兆尹严郢奏:“按朔方五城,旧屯沃饶之地,自丧乱以来,人功不及,因致荒废,十不耕一。若力可垦辟,不俟浚渠。今发两京、关辅人于丰州浚渠营田,计所得不补所费,而关辅之人不免流散,是虚京畿郊外的田地而无益军储也。”疏奏,不报。是月,大唐浚丰州陵阳渠。

    二月丙申,德宗遣黜陟使一十一人分行天下。以户部郎中韩洄为谏议大夫,以泾原节度使段秀实为司农卿。贬尚书左仆射刘晏为忠州刺史。令昭义军节度留后李抱真为本道节度使。贬史馆修撰、礼部侍郎令狐峘郴州司马,右补阙柳冕巴州司户。日本国朝贡,德宗接见日本使者,令朱泚兼四镇北庭行军、泾原节度使。

    时,监察御史张著以法冠弹中丞严郢说:“皇上下诏批准疏浚陵阳渠,中丞严郢却匿藏皇上诏令不推行,罪犯欺君”。德宗大怒,消郢官,著张赐绯鱼。左散骑常侍、翰林学士张涉放归田里。于是以前司农卿庾准为江陵尹、兼御史中丞、荆南节度使。以谏议大夫韩洄为户部侍郎、判度支。今又命洄判度支,令金部郎中杜佑权勾当江淮水陆运使,一如刘晏、韩滉之则。

    德宗即位,罢郭子仪节度副元帅,以其所部分隶诸将,遂以李怀光起复检校刑部尚书,兼河中尹、邠州刺史、邠宁庆晋降慈隰节度支度营田观察押诸蕃部落等使。李怀光,大唐渤海靺鞨人。本姓茹,其先徙于幽州,父常为朔方列将,以战功赐姓氏,更名李嘉庆。怀光少从军,以武艺壮勇称,朔方节度使郭子仪礼之益厚。上元中,怀光累迁试太仆、太常卿,主右衙兵将,积功劳至开府仪同三司,为朔方军都虞候。永泰初,实封三百户。大历六年,怀光兼御史中丞,间一年,兼御史大夫,加为军都虞候。怀光性清勤严猛,而敢诛杀,虽亲戚犯法,皆不挠避。郭子仪性宽厚,不亲军事,纪纲任李怀光,军中尤畏之,亦称为理。十二年,怀光以母忧罢职。明年,起复本官,仍兼邠、宁、庆三州都将。先是,怀光频岁率师城长武以处军士,城据原首,临泾水,俯瞰通道,吐蕃自是不敢南侵,为西边要防。

    郭府宿将史抗、温儒雅、庞仙鹤、张献明、李光逸功名素出怀光右,皆怏怏不服。李怀光发兵防秋,屯长武城,军期进退,史抗、温儒雅、庞仙鹤、张献明、李光逸不时应令。监军翟文秀劝怀光奏令史抗、温儒雅、庞仙鹤、张献明、李光逸宿卫京师,众将既离营,李怀光使入追捕,诬他们擅离职守之罪,且说:“黄之败,是因为尔等失职!”于是尽杀之,泾州军士咸畏李怀光。

    朝廷调李怀光为邠宁节度使兼四镇北庭行营泾原节度使,使移军原州,并以四镇北庭节度使留后刘文喜为别驾。诏下泾州准备城具。守泾将士报怨,坐席未暧,又投之塞外,亦不愿李怀光为本军节帅。刘文喜见众心不安,遂据泾州不受诏,欲自邀旌节,朝廷不予,刘文喜遂于四月一日据泾州叛。德宗诏朱泚、曲环与李怀光将兵讨之。于是命江西观察使崔昭册命回纥可汗。以福建观察使鲍防为洪州刺史、江西团练观察使。

    上诞日,德宗不纳中外之贡,唯李正己、田悦各献缣三万匹,诏付度支。妃父王景先、驸马高怡献金铜像,德宗说:“朕有何功德?非吾所为。”退还之。于是以衡州刺史、嗣曹王李皋为潭州刺史、湖南团练观察使,御史中丞元全柔为杭州刺史。以太常少卿韦伦为太常卿,复使吐蕃。右金吾卫大将军李通为黔州刺史、黔中经略招讨观察盐铁等使。潮州刺史常衮为福建观察使。

    朱泚、李怀光和曲环等率大军来到城下,刘文喜下令死守城池,朱泚和李怀光一声令下,将士蜂拥攻城,刘文喜亲自带兵抵挡,城内伤亡惨重,忠于大唐的将领刘光国怒对众将士说:“刘文喜这个逆贼,既然据城反叛朝廷,搞得我们很多将士丢性命。”于是率兵前去诛杀刘文喜,刘文喜正在指挥将士抵挡官军的进攻,看到刘光国带兵到来,大怒说:“你怎么不率兵抵挡、擅离职守。”刘光国大怒说:“你这种逆贼,我们为什么要替你守城。”于是一刀将刘文喜砍死,以城降官军,泾州平。朝廷加怀光检校太子少师。

    六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崔祐甫卒,德宗对众大臣说:“崔祐甫忠贞正直,有重臣的节操。”于是追赠其为太傅,赐谥文贞。德宗下令筑奉天城。以赏杀刘文喜功,加刘海宾泾州将试殿中监兼御史中丞、封兵平郡王。顿莫贺自立号为合骨咄禄毗伽可汗,使其酋长建达干随文秀来朝。德宗命京兆尹源休持节出使回纥,册顿莫贺为武义成功可汗。于是罢内出盂兰盆,不命僧为内道场。于是以鸿胪寺左右威远营隶金吾。忠州刺史刘晏赐自尽。

    回纥突董梅录领众并杂种胡等自京师还国,舆载金帛,相属于道。振武军使张光晟讶其装橐颇多,潜令驿吏以长锥刺之,则皆辇归所诱致京师妇人。遂给突董及所领徒悉令赴宴,酒酣,光晟伏甲尽拘而杀之,死者千余人,收驼马千余、缯锦十万匹,唯留二胡归国复命。遂部其妇人,给粮还京,收其金帛,赏赉军士。

    二胡狼狈回到回纥,连哭带喊禀报他们可汗说:“大唐振武军使张光晟杀我将士、掠我财物,还夺我妇女。”回纥可汗大怒,遣使来诉,德宗不欲甚阻蕃情,乃征张光晟归朝,以彭令芳代之。拜光晟右金吾将军。回纥犹怨怼不已,德宗又降光晟为睦王傅,寻改太仆卿,光晟负才怏怏不得志。

    德宗令河中晋、绛观察使杜亚为睦州刺史。加朱泚中书令,余官使并如故。以舒王李谟为泾原节度大使,尚书右丞孟皞为泾州刺史、知留后。东僰乌蛮(四川宜宾)太守来朝贡,使者对德宗说:“自从大唐大破吐蕃和南诏大军后,南诏不敢再对我们攻打掠夺”。德宗大喜说:“你们能够和平相处就好了!”于是遥尊母沈氏曰皇太后。

    睿真皇后沈氏,吴兴人。开元末,以良家子入东宫,太子以赐广平王,实生德宗。天宝末年安禄山乱,贼囚后东都掖廷。代宗率大军入洛,沈氏复留宫中。时方北讨,沈皇后未及归长安,而河南为史思明所没,官军遂失后所在。代宗立,以德宗为皇太子,诏访后在亡,不能得。

    德宗以吏部尚书颜真卿为太子少师,依前礼仪使。改封嗣舒王李藻为嗣郢王。判度支韩洄奏:“请于商州红崖冶洛源监置十炉铸钱。江淮七监每铸一千费二千文,请皆罢。”德宗从之。以坐赃贬尚书左丞薛邕为连山尉。太子少傅、昌化郡王白孝德卒,德宗赠孝德太子太保。以睦王李述为奉迎皇太后使,工部尚书乔琳为副,令他们在全国负责寻找皇太后。

    十一月,德宗令朝集使及贡使见于宣政殿,兵兴已来,四方州府不上计、内外不朝会者二十有五年,至此始复旧制。州府朝集者一百七十三人,诏每令分番二人待诏。德宗赠敬晖等五王官,又赠张九龄司徒,钟绍京太子太傅。诸王有官者初令出阁就班。又出嫁岳阳公主等一十县主,皆在诸王院久而未适人者,德宗悉命以礼出降嫁。

    韦伦出使回,与吐蕃宰相论钦明思等五十五人同至,献方物,修好大唐。德宗令详定国初以来将相功臣房玄龄等一百八十七人,据功绩分为三等。是岁,户部计帐,大唐户总三百八万五千七十有六,赋入一千三百五万六千七十贯,盐利不在此限。

    李宝臣暮年,益多猜忌,以长子李惟岳暗懦,诸将不服,即杀大将辛忠义、卢俶、定州刺史张南容、赵州刺史张彭老、许崇俊等二十余人,家口没入,自是诸将离心。建中二年春正月戊辰,成德军节度、恆定等州观察使、司空、兼太子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恆州刺史、陇西郡王李宝臣卒。时年六十四,废朝三日,册赠太保。

    德宗以汴宋滑亳陈颍泗节度观察使、检校带领部尚书、同平章事李勉为永平军节度、汴滑陈等州观察等使;以兵部尚书、东都留守路嗣恭为郑汝陕河阳三城节度、东畿观察等使;以宋州刺史刘洽为宋亳颍节度使。以郑州隶永平军。检校户部尚书张献恭为东都留守。以河南尹赵惠伯为河中尹、河中晋绛慈?显都防御观察使,以前郑州刺史于颀为河南尹。以御史中丞卢杞为御史大夫、京畿观察使,以桂管观察使李昌巙为江陵尹、兼御史大夫、荆南节度等使。以前荆南节度使庾准为左丞。以容州刺史卢岳为桂州防御观察使。以门下侍郎杨炎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御史大夫卢杞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宋亳节度为宣武军。以御史中丞袁高为京畿观察使。振武振武节度使彭令芳苛虐,监军刘惠光贪婪,振武军乱,杀其帅彭令芳和监军刘惠光。

    田承嗣卒,朝廷用田悦为节度留后。田悦骁勇有膂力,性残忍好乱,而能外饰行义,倾财散施,人多附之,故得兵柄。寻拜检校工部尚书、御史大夫,充魏博七州节度使。黜陟使洪经纶至河北,方闻田悦军七万。经纶素昧时机,先以符停其兵四万,令归农亩。田悦伪亦顺命,即依符罢之。既而大集所罢将士,激怒之说:“尔等久在军戎,各有父母妻子,既为黜陟使所罢,如何得衣食自资?”众遂大哭。田悦乃尽出其家财帛衣服以给之,各令还其部伍。自此魏博感悦而怨朝廷。

    三月,德宗下令筑汴州城。初,大历中,李正己有淄、青、齐、海、登、莱、沂、密、德、棣、曹、濮、徐、兗、郓十五州之地,李宝臣有恆、定、易、赵、深、冀、沧七州之地,田承嗣有魏、博、相、卫、洺、贝、澶七州之地,梁崇义有襄、邓、均、房、复、郢六州之地,各聚兵数万。始因叛乱得位,虽朝廷宠待加恩,心犹疑贰,皆连衡盘结以自固。朝廷增一城,浚一池,李正己、李宝臣、田承嗣和梁崇义便飞语有辞,而诸盗完城缮甲,略无宁日。至是田悦初禀命,刘文喜殄除,群凶震惧。又奏计者还,都无赐与,既归,皆构怨言。先是汴州以城隘不容众,请广之。至是筑城,李正己、田悦移兵于境为备,德宗故诏分汴、宋、滑为三节度,移京西防秋兵九万二千人以镇关东。又于郾城置溵州。以汾州刺史王翃为振武军使、东中二受降城镇北绥银麟胜等州留后。以万年令崔汉衡为殿中少监,出使吐蕃。

(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网站首页 | 站点公告 | 最新福利 | 大神专区 | 完本专区

服务邮箱:3476288848@qq.com 客服QQ:3391237369

Copyright © 2016 时代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6014634号

湖北今古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湖北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楚天181产业园8号楼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小说,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