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时代中文网 > 古代言情 > 大唐蝶梦 > 章节目录 > 第三十六章 古籍护命

第三十六章 古籍护命

书名:大唐蝶梦 作者:高祥福 更新时间:2019-07-24 09:13 字数:4826

    在山下找到了贝克和向导两人,四人都很惊喜,孟翔和玛丽有意略去下山的奇遇,各说了经过,都很庆幸。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圣山是天堂,下来就应该到苏杭看看,那里不仅风景优美,还有著名的灵隐寺,实为‘五山十刹’之一,举世闻名,”孟翔手指着附近的寺庙,“佛教信徒素有‘朝普陀必先经灵隐’的说法,这次我们去灵隐寺,大可一饱眼福。”

    5月的杭州,满是春的气息。经过十多天的一起旅行,三人的关系越来越亲近。来得正巧,赶上了灵隐寺的斋饭。玛丽、贝克费劲、认真地用筷子吃着斋饭。孟翔一边用斋,一边翻阅着新找到的残破古籍。

    一位穿着袈裟的法师来到孟翔和玛丽等人用斋的厢房,孟翔等急忙站起来迎接法师,原来是方丈释义法师。看到孟翔,方丈一下子怔住了,忙合十行礼道:“贫僧法号释义,打搅施主了,不安得很。”玛丽用生硬的中文回答:“哪里哪里,是我们打搅贵寺了,请多原谅。”他忽然发现孟翔桌上有一本翻开的经卷,吃惊地问:“怎么,施主也读经书?”孟翔笑着将佛经送给释义法师道:“随便看看。”孟翔同方丈交谈着,详细地了解了灵隐寺的历史。贝克在一旁插话,颇有兴趣地向方丈打听济公活佛在哪座禅院里修行。释义法师笑而作答,并邀请孟翔等翌日观赏飞来峰胜境,自愿担当向导。

    次日吃过早饭,孟翔等由释义法师做向导,游览参观宏大壮观的寺院。这天旭日东升,阳光明媚,灵隐寺金光闪烁,香火缭绕,钟鸣鼓钹交响,和着抑扬有致的梵唱声,好一派佛教胜境庄严肃穆的气氛。行走在寺院内,孟翔、玛丽、贝克感到神轻气爽。

    孟翔浑身轻松,高兴至极,一边急匆匆地从里院走出,一边对外国的同行者讲解中华古人灿烂的文化。”

    穿过十方堂,来到前殿时,贝克看见几个小和尚正在整理残缺不全的藏经。贝克微笑着问他们:“你们来灵隐寺多久了,为啥出家?”

    一个小和尚抬起头看了他一眼,双手合十答道:“一切随缘。”

    贝克不知如何回答,指了指地上堆放的有些残损的经书,又问:“这些经书毁坏了,可惜不可惜?” 小和尚没有正面回答,而是缓缓地道:“有生之物,有生就有灭,有形之物,有成就有坏。”贝克略有领悟地点点头。

    进入大雄宝殿。大殿十分雄伟,正中是一座高24.8米的释迦牟尼莲花坐像,造像妙相庄严,气韵生动,颔首俯视,令人景仰。这是中国最高大的木雕坐式佛像之一。玛丽虔诚地双手合十行礼。

    正殿两边是二十诸天立像,殿后两边为十二圆觉坐像。大殿后壁有“慈航普度”“五十三参”海岛立体群塑,共有佛像150尊,正中为鳌鱼观音立像,手执净水瓶,普度众生,下塑善财童子及其参拜观音故事。观音两侧为弟子善财与龙女,上有地藏菩萨,再上面是释迦牟尼雪山修道的场景:白猿献果、麋鹿献乳,整座佛山造型生动。殿门柱上刻书两联,上联:净土莲花,一花一佛一世界;下联:牟尼珠献,三摩三藐三菩提。

    孟翔和玛丽等一边观赏,一边兴致勃勃地踏上了通往飞来峰的石阶。释义法师气喘吁吁赶到孟翔身边:“老衲老矣,跟不上施主了。”孟翔回首作答:“不急,不急,我们放假到处旅游,经常行走于崇山峻岭之中,早已习惯了。”

    “方丈大师,据我了解,灵隐寺是禅宗五山之一。” 孟翔又说道。

    “是啊,禅宗佛法博大精深。”释义法师说道,“尤其禅宗有一个经典的故事。”

    “是啊,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孟翔虔诚地朗诵道。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施主有何见解?”

    “我认为两者说的都是修行的一个方面,或是一个方法,一个说的是原因,一个说的是结果,如果没有平时的勤思考及“渐悟”,哪有日后的‘顿悟’;看来,五祖弘忍大师只重视结果,不看过程,将衣钵传给了慧能大师,而冷落了神秀大师,错过了一次极好的弘扬禅宗的机会,结果造成禅宗的分裂。”孟翔略微停顿一下,又说道,“此外,无论是‘时时勤拂拭’,还是‘一下置之度外’,都是重于个人修行,都存在一颗私心,与普度众生、心怀天下的佛门原旨所不符。”

    释义法师闻之大惊,仰视孟翔,目露崇敬之情,半晌才说道:“施主目蕴睿智,见识非凡,雍容慈祥,体拥佛云,与我佛有缘;另行止大度,有拔众生脱苦海之力,苍生有福了。”

    孟翔感觉大师说得很重,忙谦虚地说道:“承蒙大师夸奖,这只是我个人愚解,见笑见笑。”

    此时,早已进殿的贝克,端详着弥勒佛的慈笑憨态,不禁打趣道:“胖师父,久违了……”引得众人哈哈大笑。玛丽不满意地推了他一下。

    释义法师垂头念道:“阿弥陀佛……出家人不敢嬉笑佛祖,罪过罪过。”

    贝克赶忙道歉:“噢,对不起!对不起!只是觉得造型幽默。”

    孟翔深沉地说:“各宗各派都有一定道理,尤其是流传悠久的教派,都要尊敬;综合地讲,各个教派形式上是独立的,各敬各的神,各信各的主,但在最终目标上是一致的,即教育人们建设和享有同一个美好的世界。”

    玛丽插话说:“用佛教的话说,就是人无贵贱,众生平等,行善慈悲福极无涯的境界。”

    贝克笑道:“信仰自由嘛。”

    释义法师说:“几千年来,佛教在哲学、建筑、美术、音乐上取得的成就是不可忽视的,这是全人类也是中华民族文明和灿烂文化的重要部分。佛学的教义从根本上讲,也是一种献身于拯救民众的精神。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就是看到人世间百姓遭受生离死别、病患贫困、自然灾害的痛苦,才下决心抛弃荣华富贵、儿女情长,献身于佛教事业,舍生取义啊!”

    孟翔边上钟楼边说:“法师说得对,佛教真正是普度众生。”走上钟楼,他细细地品读着巨钟上铸刻的经文,转头对玛丽说:“佛教文化传入中国近两千年,它和儒、道学说相融,成为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既可以和儒、道学说相融,也可以和伊斯兰教、基督教相融,主要是事在人为了。”玛丽、贝克都点头称是。玛丽补充道:“是啊,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今人成就是在历史的基础上取得的。我们信仰的东西,也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释义法师虔诚地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听君一番话,胜读十年经啊!”

    孟翔连忙摆手。

    三人正在说话间,罗汉堂内倏地走出几个人,正是山峰上见过的天下“四大剩人”之一的北剩李三枫。因有山上一碰之怨,那随行一人狠狠地瞪了贝克一眼。

    时下来灵隐寺上香还愿和参观游览的人众多。李三枫有意要显摆一下法术,站在台阶上环视一下四周,心中很是得意。只见他慢悠悠地从怀中拿出一枚铜钱,又轻轻地从兜里抽出一根丝线。一旁的随行人员明白他的意思,大声喊道:“各位信友,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我们的大‘剩人’莅临此处,为感谢广大信众的支持,今天特别显露一下法术,大家快来看啊。”

    闻声哄拉拉围过来一群人,都踮着脚,伸长脖子,争相看热闹。李三枫越发得意。他左手捏着铜钱的两个边缘,使钱孔对着外面,右手捻着丝线,将丝线穿过铜钱的方孔。他用丝线提着铜钱面向四周转了半圈。一旁的随行人员会意地划着一根火柴慢慢地将丝线点燃,不一会儿工夫丝线已变灰烬。然而铜钱依然一动不动地悬挂在成灰的丝线上。现场的人们目瞪口呆,随即报以热烈的掌声。

    孟翔远远看到,微微地一笑。通常来说铜钱是较重的东西,而丝线烧成灰,完全丧失负重能力。现在偏偏反其道而行之,用烧成灰的线去吊起一枚铜钱,亲眼见者无不惊讶。孟翔早年已由师父教授一些“法术”:用丝线一条,浸于盐卤内两到三天,取出晒干,将表演时,用此线悬吊一到两枚铜钱,再用火烧线,线虽变成灰烬,但铜钱依然悬着。

    李三枫得意扬扬地吊着铜钱环顾一周,然后放下铜钱,双手自然地合十,之后向下平伸出右手,似凭空托塔的姿势摆在那里。时下灵隐寺里群蝶飞舞,不一会儿纷纷聚集过来,停在李三枫的手心、头上和身体上。现场的人啧啧称奇。

    孟翔喃喃地说:“这叫空掌招蝶法,待春天百花齐放的时候,采集各式各样的花蕊,先放在阴处晾干,再放到夜露下漂七夜,加蜂蜜拌匀。待到群蝶飞舞时将双手心涂上花蜜,站在高处,先用双手合着搓几搓,再拍掌相招蝶。群蝶闻到奇香,好似苍蝇逐臭,纷纷飞来,左右飞舞,极为奇妙,赶而不散。”

    玛丽听着,惊奇地说:“原来是这样的啊。”旁边很多人都听到了原委,李三枫很是扫兴,狠狠地瞪了孟翔一眼。

    “下面,‘剩人’要展现一个更神奇的法术,大家注意了。”一名随行者高声说道。

    只见李三枫拿出一个白色的纸人,在众人面前转了三下。然后,他拿出一杯酒,也向众人展示一下,又让前排的人闻了闻,都确认是酒。他把酒杯慢慢地靠近纸人,纸人的脸马上变红了。不一会儿,拿开酒杯,纸人的脸又变白了。现场的人都鼓起了掌。

    孟翔继续慢慢地说:“这叫使画中人见酒脸红法,一般用朱砂一钱,焰硝三分,捣碎和匀,用陈年老酒调配成烂泥状,装入壶中盖好,埋在向阳的泥土中,一个月后取出,如果酒气全干,则稍加些酒,再用石器拌匀。在绘画时,先用芥壳制的胡粉衬底,然后用自制的朱砂粉涂于画纸上,在日中晒干,然后再用墨绘画人像。当把酒端到画中人物的面前时,画纸遇到酒气,脸面变成赤红色,好像真的醉了,当酒气消失,画面则由红色变为白色。”

    旁边的人惊叹道:“原来是这样的戏法,开始还以为是多么高深的法术。”

    李三枫的脸不由得由白变红。

    这时,旁边跳出一个剃着光头的小和尚,看似有十五六岁光景,身法却极为敏捷,一照面就是一招“饿虎扑食”迎面打来,喝道:“大胆狂徒,胡说八道,敢坏我师的名声!”孟翔看他下盘摇摇晃晃,已知他并非厉害角色,暗暗好笑,一闪而过。不料这小和尚却十分斗狠好胜,紧追不舍,连番施出少林功夫,一套拳脚打得虎虎生风。孟翔左挡右闪,寻了一个机会,闪到他背后,一掌击出,小和尚不由得倒退的了三四米。小和尚这才知道厉害,不觉愣在当场,不敢上前。

    玛丽担心真要打起来不好收场,于是拉着孟翔的胳膊快速离开现场,继续观赏江南美景。李三枫一使眼色,小和尚悄悄地跟在孟翔一行后面。

    李三枫号称“北剩”,也称“北邪”,素来心狠手辣,从其做过红衣男孩的大案可见一斑。他从刚才的交手中,已发现孟翔身手不凡,又从眉宇间觉得正是当年八字纯阳的那个男孩,心中庆幸,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李三枫指挥两个徒弟悄悄地跟着孟翔一行。孟翔和玛丽等人边走边看,在亭台楼阁中不知不觉拉开了距离。看到一片竹林挡住了其他人的视线,李三枫拔出两枚钢针,右手一抖,只见银光一闪,两枚钢针径直射向孟翔的前胸。这一招狠毒无比,是李三枫行走江湖的绝杀,实为钢针沾上了剧毒,见血即亡。此时,孟翔正在赏看翠竹,毫无防备,钢针正好扎在他的前胸上,他“啊”的一声摔倒在地,钢针也被震落。

    这时候,崔大海远远地从后面跑过来,也不看孟翔是否还有气息,伸手便在他的怀中摸索,摸到了两本书,不禁大喜,焦急地往外拽,越手忙脚乱越拽不出来。

    “孟翔?孟翔?”玛丽听到声音有异,绕过竹林,向这边走来。

    孟翔突然睁开双眼,两手紧紧地抓住崔大海的手腕。崔大海以为是诈尸,吓得几乎魂飞魄散,“啊”的一声松开了手,一屁股坐在地上。

    “怎么了?没毒死他?”远远的一个同伙问道。

    “毒个屁……”崔大海又蓦地从地上弹起来,双手捂着屁股,边跑边痛苦地说。

    李三枫发现了情况有变,催促道:“快跑,赶快跑,再不跑就来不及了。”

    孟翔也站起来了,连声说道:“崔大海,你给我站住,站住。”

    “站住,站住,”玛丽也冲了过来喊道,看到四人跑远了,方停住了脚步,问道,“他们是什么人?”

    “我就认识那个崔大海,别的不认识,就是刚才那伙骗人的人。”

    崔大海随着李三枫和两个师弟跌跌撞撞地往后山跑,边跑边从屁股上拔下两根钢针。刚到一个僻静处,崔大海突然口吐白沫,手脚痉挛,不一会儿两眼一翻,“扑通”一声倒在地上。李三枫目无表情地看着,两个徒弟吓得目瞪口呆,浑身战栗。

    原来孟翔早已发现李三枫的徒弟在后面跟踪,知道他们肯定欲行不轨,心中有所防备,所以当李三枫暗使钢针后,两部残破的古籍保护了他,他故意装作中毒摔倒。其实,这两部古书本身并无毒,是李三枫的钢针射在上面,留下了毒粉,当崔大海用手掏书时,手指沾上了毒粉,又鬼使神差地舔食了毒粉,最主要原因还是他自己坐着扎上了钢针,毒上加毒,不死都难,正是害人者必害己。

    中国之行很快就结束了。玛丽、孟翔如期返回美国。

(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网站首页 | 站点公告 | 最新福利 | 大神专区 | 完本专区

服务邮箱:3476288848@qq.com 客服QQ:3391237369

Copyright © 2016 时代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6014634号

湖北今古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湖北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楚天181产业园8号楼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小说,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