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时代中文网 > 国术武侠 > 千古名将英雄梦之天下强汉 > 章节目录 > 十一章 身坐帷幄志不乱

十一章 身坐帷幄志不乱

书名:千古名将英雄梦之天下强汉 作者:乐生 更新时间:2019-07-24 09:30 字数:5943

    这正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刘濞围了刘武,周亚夫却又围了他,包围与反包围,这就是战争的艺术。

    吴王刘濞终于明白,他遇到了此生最可怕的一个对手,这个对手不动则已,一动就抓住了他的三寸,早知道就该多派些兵去保护淮泗口粮道,带那么多兵来梁国干嘛!这下可好,骑虎难下,进退两难,看来过不了几天,他就得跟项羽那样被困垓下,助少食尽,饮恨乌江了。

    时间,就这么一天天过去了,吴楚士卒的肚子一天比一天瘪,刘濞的脑袋也一天比一天大。他徒有无数粮草,但全被堵在南边运不过来;他徒有无上财富,但再多的财富,也无法阻挡他滑向失败的深渊。于是,原吴国郎中,现为梁王宾客的著名辩士枚乘,写了一封长信给刘濞,劝他及早退兵,趁败局未现,与汉求和,还有一点谈判的本钱;否则等满盘皆输再来投降,那恐怕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但吴王刘濞并不甘心就此认输,他虽囤兵于梁都坚城之下,但仍坐拥三十余万大军,赌资雄厚依旧。当今之计,不如豁出老本拼死一搏,先把下邑的周亚夫汉军主力干掉,将问题的根源解决,则所有问题必定迎刃而解!

    于是,刘濞放弃了梁都这块硬骨头,转过头,往周亚夫这块更硬的巨石直扑而去,口角流涎,龇牙咧嘴,用力一啃……

    周亚夫笑了。一切事情的发展都在他的预料之内,只等刘濞过来撞个头破血流牙掉光,他怎能不笑?

    兵法的精髓,就在于尽量地调动敌人,步步料敌机先,则一切尽在掌握。

    如今,第一步挫虎之锐,第二步坐山观虎斗,第三步断虎之粮,第四步引虎下山,已然一一奏效,第五步,就该武松打虎了。

    大虫将至,汉军摩拳擦掌,纷纷请战,这些日子他们天天修筑工事没仗打,可真的是憋坏了,然而周亚夫在这紧要关头却突然下了一道严令:无论叛军怎么挑战,没有太尉的命令,一概不准出战,否则军法处置。

    士卒们闻令,都很是沮丧,但太尉军令如山,终究谁也不敢违抗。

    这支临时拼凑的杂牌军,在从荥阳出发后,又经过周亚夫十余日来的连番调教,如今,已俨然是支风雨不惊大浪不摇的钢铁雄师了。

    结果,奇怪的景象发生了。春寒料峭的下邑城,城外鼓声如雷挑战不断,城内却一片死寂,任他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

    这下谁都看不懂了,叛军饥寒交迫,强弩之末尔,周太尉为何还不出兵,他到底在等什么?

    周亚夫在等机会,一个最佳的破敌机会。

    战争的关键,就在战机。这作战的战机,就跟写作的灵感一般,来得快去得也快,稍纵即逝。抓住了灵感则笔尖一泻千里,有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抓不住纵你苦思冥想抓耳挠腮,写出来的还是垃圾。战机也是一样。抓住战机,事半功倍;战机不对,就算胜了也将付出极大的代价。

    如今,吴兵远来气盛,军中粮少,利在速战,周亚夫却偏偏不能让他得逞。

    《孙子兵法》曰:“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两军对垒时,逸者胜,劳者败,自古皆然。所以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牺牲,等待是非常必要的。所谓时机不成熟时不动如山岳,时机一至则动如脱兔,谈笑间,秒杀敌于转瞬之内。

    至于汉军的粮食与粮道,有大将军窦婴在荥阳坐镇,则根本不必担心。

    但这些道理,周亚夫与他的将军们明白,普通士卒们却不会明白,结果终于一夜,汉军中爆发了一场可怕的“军惊”,这几乎将周亚夫的所有努力成果,全数毁于一旦。

    我们都知道,周亚夫治军能力古今天下第一,他的部队之军纪严明,亦是古今天下第一。

    军纪严明对于一支部队来说,当然非常重要,但不可避免的,它也有副作用。

    这个副作用,就是会让军士们精神压力过重,而且难以释放,经年累月,越积越多,到了一定时候,就有可能爆发。

    在周亚夫的军队里,皇帝都不可随便出入,其军令之严,不仅如山,简直就犹如泰山了。这座泰山,长期重压在军士们心头,这种压抑,这种郁闷,非常人可以想象。所以,即便是经过严格训练的最坚强的战士,在精神高度紧张的时刻,比如大战来临之前,情绪也会陷入失控。

    他们中大多数人毕竟接受周亚夫铁军作风不久,有反复很正常,其实呢,也只有经历过这么一场大的风雨洗礼之后,他们才能真正淬炼成钢。

    如今,一场大战迫在眉睫,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但何时发?怎么发?全在太尉一声令下。而在令下之前,军士们只能绷着弦,一绷再绷,越绷越紧,终于……沉寂已久的下邑城,一夜之间爆发了,也不知谁率先喊了一声,一群人开始跟着嚎,接着全军上下,四处狼啸不止,士卒们个个犹如大学男生宿舍断电般,全体奔出营外,开始歇斯底里地发泄。大家都疯了,敲脸盆的,哭爹的,喊娘的,唱歌的,狂笑的,甚至还有互相群殴的,要多混乱有多混乱,整座军营仿佛一夜之间变成了精神病院。

    情绪这种东西,最易受传染,最少比甲流容易。大家或许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没有睡意,旁人打个哈欠,我们就也开始思念起床铺来;明明不喜欢足球,一旦到了火爆的球赛现场,便也忍不住跟着疯狂起来;如今周亚夫的军队就是如此,所谓一传十,十传百,百传万,士卒们甚至有些校尉们,竟都莫名其妙地骚乱起来,这就是传说中的“军惊”。军惊是天下所有军队中最严重最可怕的群体事件,如果迟迟无法制止,那么周亚夫这支号称军令如山的铁军,恐怕就要土崩瓦解了——好家伙,未战先自乱,这事儿要是传出去,周太尉不仅得威名扫地,脑袋都可能不保,这可怎么办?

    “怎么办?凉拌!”周亚夫高卧席上,对旁边吓得面如土色的,来报信的大将直不疑(后官至御史大夫,封塞侯)说。

    直不疑顿时傻眼。不会吧,外面都闹翻天了,太尉大人居然还能这么冷静!世人皆称亚夫有大将之风,但如此大将之风,未免也太夸张了吧!

    另一员大将颍阴侯灌何(灌婴之子)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忙问周亚夫:“今军中惊,内相攻击扰乱,此时已至于帅帐之下。事甚急矣,太尉奈何凉拌?”

    周亚夫笑道:“士卒久压抑,故发泄尔,不足为怪。譬如汤饭出锅,必烫热无比,我等且待其凉,不亦宜乎?”

    面对危局能否保持绝对冷静,这是衡量一个名将的重要标准。因为,战争是所有人类活动中偶然性最大的一件事儿,古今皆如此。

    很显然,周亚夫拥有非常强悍的心理素质,所以他才能战胜恐惧,冷静思考,做出最正确的判断。

    所以说,成功不仅仅取决于你的能力、机遇之类东西,还严重取决于你的心理素质。在心理上赢了,有的时候意味着你已经赢了。

    面对如此周亚夫,刘濞其实注定已无任何胜算了,虽然上天一直在给他机会。

    当然这会儿,直不疑和灌何心里还是没底,所以他们急劝太尉出营戡乱。

    周亚夫倏地收起笑脸,怒责道:“糊涂,我军军纪一向严明,虽稍有乱,亦能自定。尔等身为大将,本当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以不变应万变,冷静处之,以为表率。何乃大失方寸,反欲火上添油乎?”

    两人挨了灰头土脸一通骂,心内却还是不服。就在这片尴尬之中,帐外地动山摇般的喧嚣声渐渐轻了,愈轻愈微,乃至不闻,有如暴风雨之后的云淡风轻,整个军营重新恢复了平静。

    周亚夫笑着看两人:“如何?”

    两人心服口服,均下拜道:“太尉处变不惊,神机妙算,实乃真将军也!”

    周亚夫不由摇头长叹,他跟这两人真是没有共同语言,就连香喷喷的马屁,也一点儿不受用。他的冷静,是来自于他对这支军队平常的严格管理,是来自于他对手下将士们的绝对自信,跟神机妙算一点儿关系都没有。这次如果是一支纪律散漫的队伍,当然稍有变故必自我崩溃;然而若是一支令行禁止纪律严明的军队,那就会像计算精密的电脑系统般,即便出再大的乱子,也能依照程序自动纠错;系统管理员要做的,就是在一旁严密监视,不要去干预系统的运转,待其自我修复即可。

    唉,问世间知音何在,当年韩信天下名将的绝世孤独,周亚夫总算是领教了。

    刘濞果真是错过了一个大好机会,他要是够警觉,他的军队要是有够强大的侦察能力,他就能及时发现汉军的骚乱,再趁机发动进攻,那周亚夫即便不完败,也定要吃大亏。但是很可惜,他错过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战机,但这不是运气问题,完全是水平问题。

    天才善于制造机会把握机会,名将善于制造战机把握战机。而像刘濞这样的庸人蠢材,他永远无法体会其中的奥妙,他的智商注定他只能处处被动,处处落人一步。

    战争就像一盘棋局,一次被动,则次次被动,落人一步,则步步落后,最终满盘皆输。特别是与周亚夫这种高手对决。

    好在,刘濞的手下也不是完全没有明白人,终于,在大将军田禄伯的极力劝说下,刘濞决定也要主动一次了。不能老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他也想牵别人一次啊……兵法所谓致敌而不致于敌,刘濞小时候就学过,而且背得滚瓜烂熟。

    所以,刘濞与田禄伯商量出的计策就是,声东击西!

    看这名字就很拉风,像个超级名将使出来的。想当年韩信也就是靠着这梦幻一招,遇神杀神遇佛杀佛,成为大汉名将拉风第一人。如今韩信虽已成为传说,但刘濞依然很崇拜他。

    崇拜就得付诸行动,刘濞的计划是:一支部队,大张旗鼓向汉军阵地东南方向集结,此为“声东”。同时另一支部队,绕到周亚夫大营的西北方向发动进攻,此为“击西”。如此一来,周亚夫一定确定以及肯定会将主要防守兵力布置在东南方位,这时吴楚西北大军就可乘虚而入,杀进汉营,一定确定以及肯定地导致汉军大乱,然后吴楚东南大军再趁乱两面夹击……哈哈这可真是个完美的计划。

    刘濞完全为自己的神机妙算所倾倒了,他得意扬扬地对田禄伯说:“汉昨夜军惊,敌志正当乱萃。我军正可趁其不虞而行奇谋,忽东忽西,即打即离,不攻而示之以攻,欲攻而又示之以不攻,周亚夫必晕哉!是我大事将成,在此一举。哇哈哈,寡人咋这么天才呢?我太崇拜我自己了!”

    所谓上天欲使之灭亡,必先使其疯狂。如今胜败未可知,吴王就先得意疯了,旁边的田禄伯还能怎样呢?只能无语。

    另外一边,汉营之内,经过一夜骚乱后的汉军整肃如常,仿佛昨晚啥事儿都没发生过般,正随同周亚夫巡营的灌何与直不疑只觉昨夜做了一场大梦,这支大军还是原来的那支铁军,不仅没有任何改变,反而比从前更加刚健凝重了。

    但周亚夫还是召来了军法官,宣布此后军中严禁议论将令、传播谣言,以及夜间高声喧哗,违者一律处斩。这条军令后被历朝历代传承,引为治军要则。接着将帅三人又四处巡视了一圈,嘱咐将士们沉心静气,继续坚守,不管吴楚叛军有何异动,都不可轻易出战。

    直觉告诉周亚夫,困兽犹斗,刘濞应该很快就会发动他最后一搏了。成功失败,在此一搏,这是刘濞最后的希望。周亚夫要做的,就是破灭刘濞这最后的希望,将他推入绝望,绝望至死。

    果然,周亚夫方巡视至汉军西营,驻防在汉军东营的将吏灌夫急急忙忙奔了过来,报告说东南方向发现有大量叛军集结,似乎有要倾其兵进攻汉营东南角的迹象,形势危急,请太尉速速派兵支援。

    事情是很危急,但周亚夫这个人,每逢大事而有静气,从来是越紧张反而越冷静,往往别人都急翻天了,他却是神态最从容的那一个。

    果然,周亚夫在静静听完灌夫的报告后,只一声冷笑道:“不出我所料,吴王果然急欲有所为也!”

    灌夫年少气盛,当下高声道:“属下请兵马千人去往东营,愿出壁陷阵,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之仇。”

    原来灌夫的父亲灌孟本是灌婴的家臣,因作战勇猛深受灌婴宠信,因而被举荐做了两千石的高官。灌婴死后,灌何依然很器重灌孟,便让他做校尉,自带家人,跟随自己一起来平吴楚之乱。后灌孟在一场战斗中战死,灌夫心念父仇,竟不肯按常例送丧回去,灌何无奈也只得由他。

    周亚夫很欣赏灌夫的勇猛纯孝,但现在可不是逞匹夫之勇的时候,于是摇头道:“公孝勇可嘉,然吴楚意在西北,非东南壁也。公欲复仇,应当留在西营才是。”

    此言一出,大家全体莫名其妙:“吴楚军大举集结东南,太尉却言其意在西北,何故?”

    周亚夫道:“此依形势便可知也。今吴楚乏粮,意在最后一搏,而必有详细谋划,焉有直接硬攻之理?且我营昨夜军惊,号呼传百里,吴楚岂有不闻?今吴王必以为我军志乱、不虞,故行此声东击西之计也!兵法曰:‘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诸公当多使精兵,慎备西北,以静制动,加紧小心,切切不可懈怠。如有擅自调兵东南者,军法从事。”

    灌夫报仇心切,还想伸着脖子再争取一下,却被灌何一把拉了出去。

    经过昨夜之事,灌何已对周亚夫心服口服,他说吴楚声东击西,那必定就是声东击西的,我等服从命令便是。

    就这样,汉军加强了西北角的防御,严阵以待吴楚主力。而灌夫更是心急如焚,在城头上一个劲儿地张望、焦躁地踱步,心里疯了般地想念刘濞,盼望着,盼望着,盼望着周太尉神机妙算,吴王刘濞真的前来乖乖受死。

    果然,远远地,吴军来了,黑压压一片,乌云盖顶般,怕有数万之众。刘濞很聪明,他在东南方向布置的军队虽有二十万余万,但都是发难前夕临时募集的乌合之众,装装样子罢了,并不真拿他们当主力。而西北方向来的这数万精兵,这才是刘濞的子弟兵、杀手锏,真正的王牌秘密武器。

    但是很可惜,周亚夫并没有中计,汉军的王牌主力,也都集中在了西北方向。现在是王牌对王牌,守的一方当然更为有利。

    当刘濞发现这些,已经晚了。原本一定确定以及肯定空虚的汉营西北角,而今竟然变成了插满利刺的铜墙铁壁。刘濞引以为傲的吴军王牌主力,迎着漫天飞舞的箭雨猛攻数次,在壁下死伤近半后,汉壁仍然固若金汤。一切的一切,仿佛都在放肆地嘲笑刘濞,笑他机关算尽太聪明,可比起周亚夫,却原来只是个棒槌。

    刘濞懊丧无比,但又无计可施,无奈中的无奈,只好下令退兵。

    壁上的灌夫一看报仇的机会来了,赶紧大叫:“吴军退矣,此天赐良机。谁愿与我出壁陷阵,搴旗斩将,可得无上奇功也!”

    当下有近百名与灌夫交好的勇士立功心切,便哄然答应,随灌夫冲出壁垒,杀向吴军。灌何阻挡不及,连呼危险,灌夫不听,仍一往无前。然而这帮壮士方出军门,看着前方黑压压一片数万敌军,又都害怕地不敢上前了,最后只有两人以及灌夫手下家奴共十余骑兵飞奔冲入吴军中,一路所向披靡,猛不可挡,有如天神下凡一般。吴军正在退却,又兼猝不及防,所以虽然人多势众,却被区区十几人杀了个落花流水。

    灌何在壁上看得目瞪口呆,直呼:“灌夫之勇,可比项羽哉!”

    周亚夫一时也呆了,正要派人出壁接应,灌夫等人已一路杀至田禄伯将旗之下,田禄伯大惊失色,赶紧命令亲兵上前阻挡,灌夫奋戟狂舞,杀伤数十人,终不得前,无奈只得掉头驰回汉壁,吴军心胆俱裂,竟然不敢追赶,眼睁睁地看着灌夫就这么又杀了回去。

    待得进入军门,灌夫这才发现自己手下的家奴全战死了,生还的只有他和另外一个勇士,他自己身上也重伤十余处,血透战袍,未几便摔下马来,奄奄一息,眼见着活不成了。周亚夫赶紧拿出家传治伤灵药,命人施救,灌夫这才得以不死。

    刘濞、田禄伯等人已成惊弓之鸟,见机赶紧撤离此危险之地。而东南角上的吴兵,本就是虚张声势,不待吴王命令,更早已退向营中去了。周亚夫也不追赶,入营闭垒,检点军士,死伤不过百人。

    事后,周亚夫责灌夫冒险出战,不奉军令,虽有杀敌大功,但功过相抵,不特封赏。但是灌夫由此已名闻天下,后景帝欣赏他陷吴阵之勇与报父仇之孝,封他做了中郎将,从此仕途一路飞黄腾达,后来还卷入外戚权力争斗之中,惨遭清洗。这是题外话了,略过。

(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网站首页 | 站点公告 | 最新福利 | 大神专区 | 完本专区

服务邮箱:3476288848@qq.com 客服QQ:3391237369

Copyright © 2016 时代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6014634号

湖北今古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湖北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楚天181产业园8号楼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小说,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