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时代中文网 > 科幻末世 > 印度的发现 > 章节目录 > 六十章 在东南亚的印度殖民地和印度文化

六十章 在东南亚的印度殖民地和印度文化

书名:印度的发现 作者:贾瓦哈拉尔.尼赫鲁 更新时间:2019-07-24 09:43 字数:6312

    要知道并了解印度,就必须在时间方面和空间方面多所阅历;必须暂时忘掉它那种穷困、浅陋和恐怖的现状,而来看看它以前是什么情形的,会经做过些什么事情。“要知道我的国家”,泰戈尔写过,“人们必须追溯到那一个时代:就是当它实现了自己的灵魂,越过它那物质的边界的时候;就是当它在照耀了东方地平线的无限灿烂中显身出来,使那些突然间被惊醒而发觉人生意义的异邦人,也把它认为是自己人的时候;可是不能靠现在来认识印度,现在它已退缩到了一个幽暗狭小的藩篱之内,孤高自负,智虑贫乏,死兜圈子,无意义地重复着那已经丧失了它的光辉的过去,而不能对未来的人有什么启发。”

    不但要在时间上追溯过去,并且要游历亚洲各国,即使不是身体去,也该用思想去;在那些地方,印度曾在许多方面有所传播而遗留下了它的精神,它的力量和它的爱美性的不朽证据。我们之间知道我们过去有这种伟大成就的是多么少啊!而且在我们之间认识到印度在思想和哲学方面和它在行动方面同样伟大的又是多么有限啊!关于印度的男男女女在远离祖国的地方所创造的历史,尚有待于编纂。大多数西方人士还以为古代历史主要是关于地中海的几个国家,还以为中世纪和近代的历史是由性好争论的小小欧洲大陆所支配。他们在做未来的计划时,还好像只有欧洲才应受重视,而其余的可以随意安排似的。

    查理·艾利奥特爵士曾经这样写道:“那些欧洲史不惮繁琐地叙述一些侵略者在印度的开拓事业,而给人家一种印象以为印度本国人民软弱懵懂,而以高山海洋为边界和其余人类相隔绝;就印度在世界上的地位说来,这是欠公正的。这种描述没有注意到印度人知识方面的成就,甚至他们政治方面的成就,其实也不能轻视。它所占领的土地即使不甚广阔,但就和印度的距离来说,这种成就也是非常显著的……然而这种军事上或商业上的侵略比起印度思想的传播是微不足道的。”bi

    当艾利奥特写那篇文章的时候,他可能没有知道在东南亚有许多新的发现,这些发现把关于印度过去和亚洲过去的那种旧观念完全洗刷一新。从这些发现中所获得的知识应该可以加强他的论据,和证明出印度在国外的各种活动,除了传播它的思想以外都远不是不重要的。我记得大概在十五年以前,我初次读到一种关于东南亚历史的详细记载时,我是多么的惊诧,多么兴奋。在我眼前展开的是新的景象,是历史的新的看法,是关于过去印度的新的概念,于是我不得不把我所有的想法和以前的观念,加以纠正。占婆、真腊(柬埔寨)、吴哥、室利佛逝、满者伯夷突然从空虚中浮现出来,以栩栩如生的形象加上本能的情感,来使它们的过去和现在联系起来。

    夏莲特拉在作战军功和别的成就方面,都是一个伟大的人物。关于他,查利支·韦尔斯博士曾经写过:“这一个伟大的战胜者的成就只有西方历史上知名的那些最伟大的军人可以相比;当时,他的声名从波斯一直传播到中国。他在一二十年间,建立起一个很大的海权帝国,并维持了五百年之久,他使印度的艺术和文化在爪哇和柬埔寨灿烂地发展起来。然而在我们的百科全书和历史中……关于这个广大的帝国和它的高贵的创立者竟连一个字也没有提到……甚至连这个帝国曾经存在的事实,除了少数东方学者外,也几乎就没有人知道。”bj早期的这些印度殖民者们的这些军事上的功绩是重要的,因为这使得人们认识出到这时为止还未被认识到的印度人在某些方面的品质和天才,但是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殖民地和居留地上所建立起来的丰富的文明,这种文明曾维持了一千多年。

    在最近的二十五年中,关于东南亚,即有时亦称之为大印度的这个广大地区的历史已经弄清楚多了。但是还存在着许多残缺和矛盾,学者们也继续在提出许多互相颉顽的学说。不过大体纲领是够清楚的,而且有时细节也很丰富,资料并不缺乏,在印度书籍中常常有得提到,还有,阿拉伯旅行家的记述,尤其重要的是中国历史的记载。此外,还有许多古时的碑文、铜版等等。在爪哇和巴厘岛,那里有根据印度的资料而来的很丰富的文学,并且还常常有印度史诗和印度神话的节译。希腊和拉丁方面也提供了一些材料。但尤其重要的是古代文物的壮丽遗迹,特别是在吴哥和婆罗浮图(Borobudur)地方的那些东西。bk

    从公元一世纪起,印度殖民者一批又一批地向东方和东南方移殖,到达了锡兰、缅甸、马来亚、爪哇、苏门答腊、婆罗洲、暹罗、柬埔寨和印度支那,有些人还设法到达了中国台湾、菲律宾群岛和西里伯斯岛。甚至远在西边的马达加斯加岛,那里现在通行的语言还是印度尼西亚语夹用些梵文的词。他们一定费了好几百年的工夫才散布到这样广大地区的,可能其中有些地方,不是从印度直接去的,而是从一些中间的居留地再过去的。从公元一世纪起到公元九百年左右的一个时期中,似乎有过四次主要的移殖;在这个漫长时期内,一定还有许多人川流不息地向东移去。这些冒险事业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它们显然都是由国家组织起的。分散得很远的许多殖民地,差不多均同时开始建立,而且这些居留地几乎总是设在战略要冲,或是设在贸易要道上。它们的名字也是取的旧印度名字,像现在大家知道的柬埔寨,从前就叫柬埔查,它是古时印度健陀罗或称喀布尔流域地方的一个有名的城市。这本身就表示出那次移殖的大概年代,因为在那时健陀罗(阿富汗)一定是雅利安印度的一个重要部分。

    是什么东西引起了这种非常的越过惊涛骇浪的重洋远征呢?是什么巨大的推动力在促使他们呢?除非前几代或前几世纪曾经有个别的人或小团体为了贸易而渡过海洋,这种大规模的移殖是不会想得到,也不会组织起来的。在最古的梵文书中,这些东方的国家曾被含糊地提到过;要辨认出书中所提到的名字,往往不很容易;但有时也并不困难。爪哇这个地名很清楚是从“Yava dvipa”就是产粟的岛(Island of Millet)这一名字来的。在印度,甚至到现在,爪哇一字还是作大麦或粟解。那些古书里提到的其他名字,也常常和矿产、金属或和一些工业或农业产品有关。这种命名方法本身就叫人联想到贸易。马章达博士曾经指出:“如果文学可以认为是群众思想的公正的反映,那么在公元前和公元后的最初几个世纪中,印度人最热烈的爱好就是贸易和经商。”所有这些都表明经济在扩展,也表明他们时常在追求远方的市场。

    在公元前三世纪和二世纪中,贸易逐渐增加,跟着这些冒险的贸易商之后,可能就有僧侣参加,因为那正是阿育王朝以后的一个时期。梵文所写的古代故事中就有很多关于危险的海上航行和船只遭难的记载。希腊和阿拉伯的记载都证明至少在公元一世纪那样早的时候,印度和远东之间已有定期的海上来往。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群岛正处在中国和印度、波斯、阿拉伯以及地中海的直接的贸易航线上。这些国家除了它们地理上的重要性以外,还有贵重的矿物、金属、香料和木材。马来亚从前是,现在还是以锡矿著名。最早的几次航行,大概是沿着印度的东海岸——羯陵伽、奥里萨、孟加拉、缅甸,一直到马来半岛。后来,从印度东部和南部起的直接航路也发展了。很多中国香客就是通过这一条航路来到印度的。公元五世纪时,法显曾路过爪哇,他抱怨那时爪哇有很多异教徒,这是指那些信婆罗门教而不信佛教的人而言的。

    很明显,在古代印度造船业是一行很发达兴盛的工业。我们有一些关于那时船舶建造的详细记载。很多印度港口的名字曾被提到过。公元二世纪和三世纪的印度南部安度罗货币,上面印有双桅船的纹样。阿旃陀壁画绘有战胜锡兰的情形,还可以看到战船上装有大象。那些原来是印度居留地而后来发展成为庞大的土邦和帝国,它们主要是重视贸易的海军国家,因此它们控制了海上航线。它们在海上互相争雄;至少有过一次,它们中间的一个曾向印度南部注辇国挑衅。可是注辇人在海上也是强有力的,他们派遣了一支海军远征队,把夏莲特拉帝国征服了一个时期。

    一段公元1088年的泰米尔碑文是很有趣的,它涉及一个一千五百人的行会。显然这是一个贸易商的团体;他们被描述成为“勇敢的人,生来就是为的游历各国,从克立塔(Krita)时代开始,他们由水陆两路到过六大洲的许多地方,买卖各色各样的东西,例如马、象、宝石、香料、药材,不论批发或是零售,他们都做。”

    这就是印度人民早时开拓殖民地的冒险事业的背景。贸易和爱好冒险以及扩展欲把他们吸引到了那些东方的土地上去;古老的梵文书籍给那些地方起了一个容易意会的名字,叫做斯瓦那不米,即黄金国的意思,或称为斯瓦那维帕,即黄金岛。这名字本身就含有诱惑性。早时期的殖民者定居了下来而更多的人跟着前往,这样,一种和平的渗入就继续下去。印度人和他们所发现的别的种族融合起来,混合的文化也就发展了。可能等到了这个时候,政治成分才从印度方面前来,就是有些刹帝利王子和贵族子弟的来到,他们来的目的,在乎追求奇遇和统治。有的人根据名字的相似,认为前往各处的人,很多是从在印度分布很广的马尔瓦族人(Malva)中而来,所以称为马来族(Malay),他们在整个印度尼西亚占着极重要的地位。中印度的一部分,至今还叫作马尔瓦(Malwa)。人们以为早期的殖民者是从东海岸奥里萨的羯陵伽移过去的;但为移殖事业做过有组织的努力的倒是南部的印度帕那瓦王国。在东南亚成为极有名的夏莲特拉王朝就据说是从奥里萨移过来的。那时奥里萨是佛教的一个堡垒,徂统治的王朝却是婆罗门教徒。

    所有这些印度殖民地均位于印度和中国这两大国和两大文化之间。其中有些在亚洲大陆上的,实际上就和中华帝国的边疆为邻;其他殖民地是在中印之间的直接贸易通道上。因此,它们都受到这两个国家的影响,而一种混合的印中文化亦由此成长起来了。这两种文化又具有这样的性质:它们之间并无冲突,由各种不同形式、不同内容形成的混合式样的文化就成长起来了。在大陆上的国家——缅甸、暹罗、印度支那它们受中国的影响比较多;而许多岛和马来半岛就多一些印度的特征。关于政治方式和人生哲学这些东西通常来自中国;宗教和艺术就来自印度。大陆各国的贸易大部依赖中国,因此他们常有使节交换。但是甚至在柬埔寨,在吴哥的伟大的遗迹中,到现在为止所发现的艺术方面的影响,只有来自印度的一种。印度艺术是具有极性和适应性的,在各国内它重新花枝怒放,而且有着很多新的式样,但从印度传来的基本特征却总保留着。约翰·马绍尔爵士曾提到过这种“有着非常的生命力和韧性的印度艺术”,并指出印度和希腊这两种艺术是怎样地有一种共同的力量,那就是“它们自己能灵活地去适应那些与之接触的每一个国家、种族和宗教的需要”。

    印度艺术的基本特性来自和印度的宗教与哲学见地有关联的某些理想。宗教从印度传播到所有这些东方地区,因之艺术的基本观念也就传播过去。可能早时的殖民地确实都信奉婆罗门教,佛教传布则较迟。这两种宗教就像朋友一样并存着,从而各种形式的混合的民间信仰也兴起了。这种佛教主要是一种容易适应环境的大乘教,不过在当地习俗与传统的影响下,无论是婆罗门教或是佛教可能都已失去原来教义的纯粹性。在后来的年代中,一个佛教国家和一个婆罗门教国家之间,曾有过许多次激烈的冲突,然而这些主要是为的控制贸易和航海线的政治的和经济的战争。

    这些印度殖民地的历史足有一千三百年之久或者还要更长一些,从公元一世纪或二世纪之初一直到十五世纪末期为止。最初几世纪的情形不很清楚,除了知道有过许多小的国家之外,别的就不大晓得了。这些小国家逐渐地把他们自己的地位巩固了,到五世纪就形成了许多大的城市。到八世纪,从事航海业的帝国就兴起了,其中一部分是中央集权的,但同时也是在很多地方行使一种不巩固的宗主权。有时这些属地独立了,甚至敢于攻击中央政权,这就使我们对于那些年代的情形混淆不清。

    这些国家之中最大者是夏莲特拉帝国,或称室利佛逝帝国;到公元八世纪,它成为整个马来群岛中海陆两方最有力的国家。直到晚近,还以为它的起源和它的首都是在苏门答腊;但据后来的研究,它是在马来半岛开始的。在它极盛时代,它包括马来亚、锡兰、苏门答腊、爪哇的一部分、婆罗洲、西里伯斯、菲律宾和中国台湾的一部分,它可能还在柬埔寨和占婆(安南)行使过宗主权。它是一个佛教帝国。

    但是,在夏莲特拉王朝成立并巩固这个帝国很久以前,就已经有了几个强有力的国家在马来亚、柬埔寨和爪哇兴起了。在马来半岛的北部,靠近暹罗的边界,那里有非常多的遗迹。惠更生说道:“这些遗迹指明在那些地方以前存在过强有力的国家,并且有过一种高度水平的财富和豪华。”在占婆(安南)公元三世纪时,就有一个城叫判度兰甘;在五世纪,柬埔查变成了一个大城市。到九世纪,有一个伟大的统治者叫做阇耶跋摩,他统一了比较小的几个土邦,建立了这个柬埔寨帝国,建都于吴哥。柬埔寨大概时常是属于夏莲特拉宗主权下的国家,但这一定只是名义上如此,因为在公元九世纪,柬埔寨就恢复了它的独立。它在一连串伟大的统治者和伟大的建设者之下继续了差不多四百年的统治,这些大人物是阇耶跋摩、耶萨婆曼、因陀罗跋摩和苏耳雅凡门。它的首都,在亚洲变得很出名,被称为“壮丽的吴哥”,有一百万人口,比恺撒时代的罗马还大还辉煌。靠近城市有一座巨庙叫做吴哥殿。这个柬埔寨帝国一直繁荣到十三世纪末。在1297年访问过该地的一位中国使节写过一篇记录,叙述这首都的富有和华丽。但是突然间它崩溃了,突然到这样程度,甚至有些建筑工程就一直停留着没有完工,当时那里有外来的侵袭,也有内部的纷乱,但主要的灾难可能是湄公河的淤塞,使该城入口变成一片湿地,因此才把它放弃。

    在公元九世纪的时候,爪哇也跟夏莲特拉帝国脱离关系,但即便如此,夏莲特拉直到十一世纪仍旧继续是印度尼西亚的领导力量,当它们和印度南部的注辇国发生冲突时为止。注辇战胜了,并且在印度尼西亚的一大部分土地上统治了五十多年。注辇人撤退后,夏莲特拉又恢复过来,继续成为一个独立国家,再维持了近三百年。但它不再是东方海上最强的国家了。十三世纪时,帝国开始瓦解,从中兴起的是爪哇和泰国(暹罗)。到十四世纪的下半世起,爪哇就完全征服了室利佛逝的夏莲特拉帝国。

    那个时候已经变得卓越显著的爪哇国家,有过一段长的历史。它是一个婆罗门教的国家,虽有佛教传入,它仍然继续信奉那更古老的宗教。它对室利佛逝的夏莲特拉帝国的政治经济势力,加以抗拒,甚至在它本身已被夏莲特拉占领了一半以上的土地的时侯,还是如此。组成这个爪哇国家的是一些习于航海的人群,他们志在贸易,它们酷好兴造巨大的石头建筑物。本来,这个国叫作新加萨利王国;到1292年,一个叫作满者伯夷的新城市建立起来了,从这个城的基础上再加以发展就成为满者伯夷帝国;它继室利佛逝而为东南亚的最有力量的国家。满者伯夷侮辱了忽必烈派去的几个中国使节,因此受到了中国远征军的惩处。可能爪哇人就从中国人那里学会了使用火药,这也帮助了他们自己最后去战胜夏莲特拉。

    满者伯夷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和不断扩张的帝国。据据它的税收制度很健全,它特别注重贸易和它的殖民地。政府组织有商业部、殖民部、公共卫生部、军务部、内政部,等等;还有一个最高法院,里边有好些法官。这个帝国组织得这样好,真是一件令人惊奇的事。它主要的事务是从印度到中国的贸易。苏希塔皇后就是它们的有名执政者里边的一人。

    满者伯夷和室利佛逝之间的战争是非常残酷的。虽然满者伯夷获得了完全胜利,可是新的冲突的种子已经播下了。在夏莲特拉国的废墟上与许多分子,特别是阿拉伯人和伊斯兰教徒的转教的分子联结起来,马来亚的势力就在苏门答腊和马六甲地方兴起了。很久以来一向为印度南部或印度殖民地所掌握的东方海上霸权现在转入了阿拉伯人手中。马六甲作为贸易的伟大中心和政权的所在地,变得很有名了。伊斯兰教也传遍了马来半岛和其他各岛屿。就是这个新兴势力在十五世纪末最后结束了满者伯夷帝国。但几年之内,到1511年,在阿布奎基率领下的葡萄牙人前来占领了马六甲。欧洲人利用了它的新发展着的海上势力到达了远东。

(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网站首页 | 站点公告 | 最新福利 | 大神专区 | 完本专区

服务邮箱:3476288848@qq.com 客服QQ:3391237369

Copyright © 2016 时代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6014634号

湖北今古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湖北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楚天181产业园8号楼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小说,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