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时代中文网 > 科幻末世 > 印度的发现 > 章节目录 > 七十九章 印度的落后以及英国人

七十九章 印度的落后以及英国人

书名:印度的发现 作者:贾瓦哈拉尔.尼赫鲁 更新时间:2019-07-24 09:43 字数:4747

    在组织上和技术上的优势

    回顾这一段时期,几乎好像英国人霸占印度的成功乃是由于接连发生的意外的情况和侥幸所造成。就所竞争的灿烂的目的物说来,只做了少得惊人的努力,英国人就赢得了一个伟大的帝国和大量的财富,使他们成为世界上的头等强国。假如在过去发生的事件中稍微有些转变,那就似乎很可能容易地粉碎他们的希望,而结束他们的野心。因为在许多的场合下,他们曾被打败过——赫德尔·阿里与提普、马拉塔人、锡克人及廓尔喀人均曾一度战胜过英国人。如果他们的好运气稍微差一点,他们也许已经丧失了在印度的立足地了,或者顶多撑持住他们的某些海边的地方而已。

    不过一经仔细检讨就揭露出来,在当时的情况下,曾经发生的事件中有一定的不可避免性存在。当然有好的运气,不过也必须要具有从好运气中获得利益的能力。印度当时处于一种随着莫卧儿帝国的瓦解而形成的流动的无组织的状态之中;许多世纪以来,它从不曾这样削弱与孤立过。有组织的政权已经垮了,门户洞开,给冒险家们和新来的要求统治权利的人们以逐鹿中原的自由。在这些人当中有英国人,而当时只有英国人们才具备成功所必需的种种品质。他们最不利的条件乃是他们为来自远方的外国人。但就是那个不利条件也转变得对他们有利了,因为没有人把他们认真看待,也没有人认为他们是印度主权的可能逐鹿者。这种谬见如何能一直维持到普拉西事件发生后很久为止是件惊人的事,而他们在形式上作为德里傀儡皇帝的代理人也帮助加深了这种错误的印象。他们从孟加拉运走的掠夺物以及他们所采用的特殊贸易方式令人相信这些异邦人士乃是为的金钱财宝,并非为争取统治权而来的;印度人认为他们是一种暂时的、然而是痛苦的负累,颇像帖木儿或纳迭尔沙,在饱事掠夺之后又回到他们的故土去了。

    最初东印度公司的设立是为了做生意,它的军事上的措施即是为了保障这种生意。逐渐地在几乎还未曾被他人觉察之际,它已经扩张了它所控制的土地,所用的方法主要是在地方性的争执中偏袒一方,帮助一面,反对一面。公司的军队受到较好的训练,对任何一方均系举足轻重的。为了这种帮助,公司索取大笔的款项,因此公司势力增加,它的军事设施亦获得扩充了。人们把这些军队当作可以雇佣的部队。当人们认识到英国人除了帮助自己以外并不帮助旁人,而且是为了政治上控制印度而来的时候,英国人已经在印度站稳了。

    反抗外国的意识当然是有的,在其后的岁月中这种意识更继续增长。但是这与任何普遍而广泛的爱国情绪比较还相距甚远。当时的背景带着封建性,效忠的对象是地方上的首脑人物。由于灾难遍地,正如在中国军阀时代一样,强迫人民去参加任何一个军事领袖的部队,只要他能够定期支付薪饷或给予劫掠的机会。东印度公司的军队大部分由印度土著兵所组成。只有马拉塔人有一些民族感情,有一些比较对于领袖的忠诚要高得多的东西;但甚至这也是狭隘而有限度的。他们对于勇敢的拉其普特人处理不得当,反引起他们的恼怒。他们不但未能争取他们作同盟军,反而不得不当作敌手或者当作有怨言的不满意的藩臣来对待。尽管马拉塔人的首脑人物们在帕许瓦的领导之下结成一种模糊的联盟,他们之间有剧烈的对抗,偶然还有内战。他们在紧急关头未能互相支援,就被个别击破了。

    但是马拉塔人们产生过许多非常能干的人物,政治家和军人,其中有那那·法那威斯,帕许瓦·巴吉·罗第一,瓜略尔的马哈达吉·信地亚和印多尔的雅斯王提·洛·合尔卡,还有那个杰出的女人,印多尔的公主阿哈里耶·贝。他们的士兵和队伍是良好的,很少放弃岗位,往往面临必然的死亡而坚定不移。但是在这种勇气的里面往往有冒险主义而缺乏正规的训练,在平时及战时都是这样,这是可惊的。他们对于世界情形的愚昧无知,令人惊骇,甚至他们对于印度地理的知识也有限得很。还有更糟的,就是他们不肯去为发现其他地方所发生的事情,以及敌人们在做些什么而烦心。有了这些限制是不可能有政治的远见或有效的战略的。他们的行军速度与灵活性往往使敌人惊奇而丧胆,但是在基本上战争只被看作比一系列的英勇奇袭稍胜一筹而已。他们是理想的游击战战士。后来他们根据更为正规的方式改组了军队,其结果是在武装上有所收获,而在速度与灵活性上面却有所损失了;而且他们不能够很容易地调整他们自己来适应这些新的环境。他们自作聪明,他们诚然是聪明的,但是,无论在平时或战时要超过他们并不困难。因为他们的思想被束缚于一种古老过时的体制之内,而不能够越出这范围的缘故。

    外国人训练的军队在纪律上和技术上的优越性,当然在早期阶段上就为印度的统治者们觉察出来了。他们雇佣法国、英国的军官来训练他们自己的军队,这二者之间的对立帮助了印度军队的建立。赫德尔·阿里与提普对于海权的重要性也有一些概念,他们尝试过建立一支舰队,准备在海洋上向英国人挑战,不过没有成功,而且太迟了。马拉塔人在这方面也曾有过微弱的企图。印度当时是一个造船的国家,但是要在短时间内建立一支海军却非易事,何况还面临着经常的反对呢。法国势力一经排除,在印度各邦陆军中的法国军官就不得不离开了。留下来的外国军官们,主要是英国人,往往在危险关头抛弃了他们的雇主,而且在若干情况下,曾经出卖过他们,携带着他们的部队和财宝走到敌人(英国人)的方面去投降了。这种对于外国军官的依赖,不但表示着印度各邦军事组织的落后,而且因为他们靠不住的关系,这也是一种经常的危险根源。在印度统治者们的政府以及军队之内,英国人往往有强有力的第五纵队存在。

    如果有着自己的单一集团而且有对自己集团的爱国主义的马拉塔人在内政与军事组织上是落后的,那么其他印度各邦更其如此。拉其普特人尽管勇敢,仍然运用着古代的封建方式,不务实际,完全无能,并且因为部落争执而自相分裂。他们中间的许多人由于一种封建式的忠于君主的意识,而一部分也是由于阿克巴王的过去政策的效果,所以还是站在正在消灭中的德里势力方面。然而德里太软弱了,不能从此中沾些光。拉其普特人们沦落了而变为他人的玩物,最后终于堕入了马拉塔人信地亚的圈子里。他们的若干领袖为了自保起见而玩弄着一种细心地维持均衡的手法。在印度北部与中部的各伊斯兰教统治者和首脑人物们的思想,其封建而落后与拉其普特人相同。除了增加人民大众的混乱和苦痛以外,他们也发生不了真正的影响。他们中间有些人承认了马拉塔人的宗主权。

    尼泊尔的廓尔喀人是优秀而有训练的军人,如其不能胜过东印度公司所能训练出的任何部队,至少也与他们相等。虽然在组织上是完全封建的,他们对于祖国却怀有伟大的依恋之情,这种感情使得他们在国防任务中成为非常勇猛的战士。他们把英国人大吓一跳,但对于印度主要斗争的结局并无影响。

    马拉塔人在印度北部与中部自己所扩张到的辽阔区域中,并未曾使自己巩固起来。他们来而复去,并未生根。或者正当其时,没有人能够生根吧,因为战争的运气是好坏交替的;的确,许多在英国人控制之下的领土,或者承认英国宗主权的领土还要处于更恶劣的境地,而英国人或者他们的政权,也并未在那里生根。

    如果马拉塔人(其他印度的有势力者更是如此)在方法上是业余性质的和冒险主义的,那么在印度的英国人却是彻头彻尾职业化的。许多英国领袖们极爱冒险,但他们在政策上却并非冒险主义者,他们在各自的范围内均为此种政策而工作着。爱德华·汤姆孙写道:“在土著印度宫廷内的东印度公司秘书处服务的人们是接连不断的一群才智之士,这样的一群人甚至于大英帝国也几乎从来未曾同时有过的。”在这些宫廷中英国驻扎官的主要职务之一就是贿赂和腐化阁员及其他的官吏。一位历史家说道,他们的侦察制度是完善的。他们有关于敌方的宫廷和军队的完全情报,而那些对方人们对于英国人正在做的和将要做的却茫无所知。英国人的第五纵队不断在发挥作用,在存亡关头和战争激烈的时候,会发生对英国有利的变节事件,从而引起很大的影响。在实际作战发生以前,他们已经赢得大多数的战役了。在普拉西的战役中就是这样,这种事情一再重演一直到锡克战争为止。现在举一件值得注意的背叛案的例子,一位在瓜略尔的信地亚服务的高级军官秘密与英国人商妥了条件,当作战的时候携带着他的全部军队投向他们那方面去了。后来为了报偿起见,英国人就封他为一个新的土邦的统治者,他的国土就从他所出卖的信地亚的疆域中分割出来。这土邦现在还存在着,但是这人的名字就成了谋反和变节的混名了,正如近年来葵士林cu的名字一样。

    这样,英国人代表了一个团结紧密、拥有极具才干的领导者的高级政治和军事的组织。他们掌握的情报远较他们的敌方所掌握者为完善,他们充分利用了印度具有权势方面的不团结和敌对。他们对于海洋的控制使他们有着安全的基地和增添他们物资的机会。甚至于当暂时遭受挫败的时候,他们还能够恢复元气再取攻势。在普拉西事件之后,他们的占有孟加拉给予他们大量财富和资源,以继续进行对马拉塔人与其他的战争。每一次新的征服都增加了这些资源。对于印度具有权势的方面而论,失败就总是意味着不可补救的灾难。

    这一段战争、征服和掠夺的时期,把印度中部与拉其普他拿以及西南的若干部分变成了被放弃的区域,充满了暴力、不愉快和不幸的事情。部队行军经过这些地方,在他们的后面跟着来了拦路劫抢的贼徒,除了抢夺他们的金钱货物之外,没有人关怀生活在那些地方的可怜的人们。印度有些地方颇为类似正当三十年战争中的欧洲中部。几乎一切地方的情形都是糟的,但是最糟不过的地区就是在英国控制之下,或者承认英国宗主权的地方。爱德华·汤姆孙写道:“……比马德拉斯或俄得和海德拉巴藩邦的情景表现得更离奇的是没有了一种灾难沸腾的发狂。比较起来,那那(法那威斯,马拉塔的政治家)所管理的区域是和平安定的绿洲。”

    恰在这个时期以前,印度的大部分却是特别免于紊乱现象的,尽管莫卧儿帝国是分裂了。在孟加拉,当着半独立的莫卧儿总督亚拉瓦尔狄(Allawardi)漫长的统治时代,成立了一个平和而有秩序的政府,贸易和商业非常发达,增加了这一省的巨大财富。亚拉瓦尔狄死后不久,普拉西战役发生了(1757年),东印度公司自命为德里皇帝的代理人,虽然实际上他们是完全独立的,能够为所欲为。后来就替公司及其代理人和买卖经理人开始掠夺孟加拉。普拉西之后几年,中印度的印多尔的阿哈里耶·贝开始了统治并继续达三十年之久(自1765年至1795年)。这一时代几乎成为传奇性的时代了,当其时,建立了完善的秩序和良好的政府,人民也兴旺起来了。她是一位极富才干的统治者和组织者,当她在世的时候,深受敬重;死后,感恩的人们将她看作圣人。这样看来,正当孟加拉与比哈尔在东印度公司新的统治之下沦落下去,和由于有组织的劫夺与政治上经济上的混乱而造成可怕的饥荒的时候,印度中部和其他许多的部分却是在一种繁荣状态之中。

    英国人有了政权和财富,却没有感到有维持良好政府或任何政府的责任。东印度公司的商人们对于红利和发财发生兴趣,对于改善或甚至于保护那些受到他们控制的人们却不感兴趣。尤其是在藩臣们的土邦中,政权与责任感完全脱离关系了。

    当英国人解决了马拉塔人,从他们的征服之中巩固起来的时候,他们把心力转向民政上面,于是某种秩序发展起来了。然而在附属的土邦中改革极为缓慢,因为在那些所谓保护地区中,责任感与政权是永久脱离关系的。

    有人惟恐我们忘记,就常常提醒我们说,英国人将印度从混乱和无政府状态中解救出来。就他们在这马拉塔人所称为“恐怖时代”的期间以后所设立的有秩序的政府而论,上面所说的话是实在的。然而那种混乱和无政府状态的原因至少有一部分是由东印度公司和它驻在印度的代表们所造成的。这也是可以想象的,那就是甚至于即使没有英国人这样殷勤地努力斡旋,在争夺统治权战斗结束之后,和平及有秩序的政府也许在印度已经建立起来了。我们知道,在印度五千年历史过程中,正像在其他国家中一样,类似的发展会经屡次发生过的。

(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网站首页 | 站点公告 | 最新福利 | 大神专区 | 完本专区

服务邮箱:3476288848@qq.com 客服QQ:3391237369

Copyright © 2016 时代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6014634号

湖北今古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湖北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楚天181产业园8号楼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小说,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