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梨花香,转眼洛离宫里到处都溢满着春日和煦的阳光,很是温暖,兰心已经半岁多了,很是可爱,轮廓也越来越见像我,更是让我喜爱。
我正去往章华宫的路上,姑姑道“那不是雅妃娘娘。”
我抬眸一看正是,她也正巧向我望来,含笑迎了上来,道“全妃姐姐。”
我点了点头道“妹妹也是去章华宫吧?”
她点头道“嗯。”与我并肩前行,我道“不知道太皇太后叫我们去有何事呢?听说宫里来了贵客。”
她点头道“嗯,昨日皇上说是太皇太后母家的人来了菁城,特地进宫来拜见太皇太后的。”
我道“是吗?本宫倒未听皇上提起。”
她顿了顿道“皇上也是无意间才和我提起的,姐姐不要多想。”
我这才反应过来她是误会了,不住赶紧笑道“妹妹误会了,我没有别的意思,只不过随便说了句。”
她才笑了笑,我们走进章华宫的后花园,刚走上水廊便听见一曲琴音和风飘来,清扬婉转,我怔了怔,好似是筝,不禁让我想起了那人,可是与凌衣羽的琴音相比,当前的曲音少了些孤高,清丽,多了份灵动,犹如黄莺享受着春日的阳光,洋洋自得。
我们到了小亭,抚琴的背影是个翠烟衫衣,很是曼妙不可言语。我们走至大圆桌前,一同道“参见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似心情很好,笑道“都起来吧,今日是家宴,不必多礼,快坐吧。”
“谢太皇太后。”我们起身分坐至太皇太后的左右边,同时目光也都落在了挨着太皇太后坐着的一个中年男子身上,他穿着明显出身显贵,举手投足间却又有着一种不可逼视的威严,此人应是太皇太后母家的人吧。
我刚坐下,那人嘴边含着抹淡笑目光在我和雅妃身上来回扫着,终是缓缓起身,笑道“若没猜错,这位是全妃娘娘,这位是雅妃娘娘,二位娘娘金安。”他分别指了指我们。
我和雅妃只是笑了笑,由于不知如何称呼便没有说话。
太皇太后笑道“全妃,这是忆棠的爹,我朝的威虎将军童柏钊。”
我这才恍然,原来是童忆棠的爹,也就是太皇太后的侄儿了。
我忙笑道“原来是童将军,失敬了。”
他拱手含笑道“不敢,不敢。”便坐下了。
我道“对了,将军入宫怎么没把忆棠也带来?上次一别也有三年不见了,忆棠都是大姑娘了呢。”
童柏钊捋着胡须哈哈笑着,太皇太后叹笑道“她爹进宫来,忆棠又岂会不闹着来,这不今早刚给哀家请了安就出宫去找小七了。”
我点了点头谈笑间也忽的想起小七与忆棠这对冤家的情谊,不住也为他们感到高兴,看来这门婚事迟早是要成的。
太皇太后又道“话说回来,柏钊啊,这弹琴的丫头琴技真是没话说,相貌也如此娇美,是你府上的丫头吗?”
童柏钊笑了笑道“太皇太后,她可不是什么琴女哦,是拙荆弟弟,河州富商之女齐蔚。”
太皇太后眼前一亮,惊喜道“原来是蓉儿的侄女,难怪哀家看着也像是出身名门的小姐。”太皇太后眼里满是赞誉。
童柏钊道“蔚儿快上前来,给太皇太后请安。”
琴声蓦地停了,齐蔚嘴边的笑意已有多时,低眸娇羞道“是。”缓缓从琴后走了出来,小步如莲,身形窈窕动人,乌发披肩惹人倾注,上前跪道“民女齐蔚参见太皇太后,全妃娘娘,雅妃娘娘。”
太皇太后似很是欣喜忙道“快起来吧,来到哀家跟前来,让哀家仔细瞧瞧。”
齐蔚柔声道“是。”方挑着裙子起身走了过去,不知怎的我有种不妙的预感,望着齐蔚心就是安不下来,如此娇美的容貌,不俗的出身若真的太皇太后喜欢,会给她什么赏赐呢,只怕被我猜中。
太皇太后拉着她的手,左瞧瞧右瞅瞅,她始终含笑低眸,太皇太后道“长得真俊呢,今年多大了?”
齐蔚微笑道“小女年方十七。”
太皇太后满意的点点头道“嗯,与雅妃同岁呢。”说着,忽然瞅见了她腰间的一块玉佩,拿了起来不知有什么吸引的地方,太皇太后道“这玉佩上绣着一双凤凰。”好像自言自语。
齐蔚看了看玉佩,笑道“是啊太皇太后,蔚儿一生下来就带着这块玉佩,是蔚儿的祖母传下来的的,所以蔚儿一直都戴在身边。有什么不对吗?”她轻声问着。
太皇太后抬头望着她笑意更浓道“没什么,凤凰好啊,全妃娘娘也有一块玉佩,是龙凤玉佩,与你的正好不谋而合,这正是缘分呢。”说着,笑望着我。
齐蔚伶俐的望来,接着冲我笑了笑,道“原来全妃娘娘也有一块这样的玉佩,那真是巧了。”
我笑了笑没有说话,夹了一块桂花糕在碟中,似无意进入他们的话题。
太皇太后道“哀家很是喜欢听你弹琴,你除了会弹筝还会什么?”
齐蔚道“其实蔚儿会的不多,只是爹娘从小就让蔚儿涉猎广泛,琴棋书画都有学习,只是不敢自称通晓,略知一二罢了。”
太皇太后笑道“你真是谦虚了,只听你琴技都如此不俗,其他的就更不用说了。”
童柏钊道“蔚儿从小知书识礼又从不以此为傲,是女子应有的典范。”
我不禁笑了笑,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童柏钊忽然道“听说全妃娘娘当初也是名动菁城的女子,才艺也一定很出众吧。”
我笑道“知道的倒不少,真要拿出来炫耀几个就挑不出了,哪里有齐姑娘的好才情。”
童柏钊嘴角的笑意有些微冷望着我迟迟收回了目光,我全然不在乎,继续吃着糕点。
太皇太后像是很满意这个齐蔚,又让她多弹了几曲,方撤了宴席。
终于“好消息”再两天后,传来了,太皇太后要皇上纳齐蔚为妃,江玉宸来和我说,我一想阻的了一个还能阻的了两个吗?况且是太皇太后的意思,我还能说什么,欣然支持册妃一事。
江玉宸便答应立她为妃,赐封号元,从此本宫在后宫又多了一个“好姐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