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时代中文网 > 东方玄幻 > 牧童与山魈 > 章节目录 > 第十八章  姐弟情深惹风波

第十八章  姐弟情深惹风波

书名:牧童与山魈 作者:卜字家 更新时间:2016-07-20 05:00 字数:4447

    第十八章姐弟情深惹风波

    一

    可门江码头距巡抚衙门不过三里之地,黑鲨下船之后,租了一匹快马,直奔巡抚衙门,报告说巡抚贾大人已到码头,请着人快去迎接。

    衙门里的主事官员一听慌了手脚,前几天府城快马来报,说巡抚大人走海路,不日将到达,因此这些天他们不仅派人日日在码头守候,还派出水军在江口的海面上巡逻,却始终不见巡抚官船的影子,怎么突然间说道就到了呢?

    主事官员虽心存疑惑,但丝毫不敢懈怠,得到报告后,立马率领早已等待接驾的队伍赶往码头,为了保证巡抚大人的安全,即刻对码头进行清场,并进行戒严。

    多年以后,杨桑再次遇到黑鲨,才知道以上情况。当时他感到甚为奇怪,巡抚衙门怎会知道贾巡抚已到呢?而且最初着实把他吓了一跳,他还以为官府侦知了他们的行踪,派兵来捉拿呢。

    惊魂甫定的贾巡抚被一抬八人大轿接走了,但杨桑并没有跟着上岸,他告诉贾巡抚说,他仍然坐船回去。贾巡抚神色有些黯然道:“杨桑,不是说好拿了文牒再走吗?再说这一路辛苦,你该休整几日,也让老夫尽点地主之谊啊!”

    杨桑鞠躬作揖道:“多谢大人的美意!可杨桑课业荒废太久了,无心再滞留,文牒之事拜托大人了!”

    贾巡抚挽留不住杨桑虽感遗憾,但杨桑对他的信任还是让他欣慰的,因此到任之后出的第一份文牒,便是为杨桑平反,并派快马送至府城。

    当日,杨桑满怀急切的心情,搭乘一艘渔船返回旧地——如果他知道迎接他的将是什么,也许,他会接受贾巡抚的邀请吧,谁知道呢?

    二

    本地习俗,女人嫁到夫家,她原来的名字就留在娘家了,从当新娘的那一刻起,娘家地名就成了她此后一生的称呼。城郊客栈老板娘,做姑娘时候的名字叫什么,没人知道,大家都叫伊乔里,因为她就是从一个叫乔里的地方嫁过来的。当然,依据年龄辈份的不同,乔里后面可以加上诸如嫂、婶、姆等等之类。根据伊的年纪,我们姑且称之乔里嫂吧。

    之所以要在这里仔细介绍她,是因为乔里嫂遇到剪不断理还乱的大麻烦,这麻烦不仅把她自己弄得身心憔悴,把她的表弟毋先生也搭了进去,而且,这麻烦跟杨桑有极大的关系。

    乔里嫂本不该嫁给渔民的,却嫁给了渔民,嫁过来才两年,女儿不满周岁,丈夫出海打鱼,就再也没有回来。

    山里人家,一般不把女儿许配给渔民,实在是很有远见。海上谋生高风险不说,身后没有土地,没有山林,一旦渔夫一去不复回,家里的孤儿寡母只有两条路,一是拖着儿女改嫁,二是捧着饭碗乞讨。作为女人,这两条路都是悲哀而悲惨的,乔里嫂未嫁之前应该是听说过的,但她硬是不顾父母的反对,把自己嫁到了海生。

    海生,是她夫家的地名。顾名思义,这是一个靠海谋生的渔村,虽离府城不远,城市的文明却与它无缘。而乔里,却是一个富庶的集镇,虽然隐藏在大山里,但无风浪之险,只要勤劳,地里就有挖不完的粮食。

    那一年春节,乔里嫂还是个查某仔(方言:女孩),随母亲到府城探望姑妈。姑妈家在城里只是小康人家,并不很富裕,但姑妈对娘家来的嫂子侄女情真意切,每次不住上十天半月的不让走。大人走亲戚,无非聊天聊生活,小孩没事,便疯玩。

    乔里嫂那时十五六岁了,又是女孩,本不该疯的,可她竟然玩的比小表弟毋思还疯、还出格。这个小表弟比她小四五岁,个头却跟她相仿,姑妈家的其他男孩都比她大,她一个都不喜欢,独独喜爱这个小表弟。而毋思没有亲姐妹,上头只有两个老是板着脸孔训斥他的讨厌哥哥,因此对这个天上掉下来的漂亮表姐,是亲不够粘不够。在姑妈家期间,姐弟俩除了晚上睡觉,可以说是形影不离。

    大年里毋思不用上课,有的是时间。一天早上,毋思说,“姐,今天有几个同学邀我去乌莫尼溪边野炊,你也去吧!”

    乔里嫂说,“我不去。”

    毋思以为表姐怕舅母不让,就说,“我去跟舅母讲,离家很近的。”

    “没出息的人才去很近的地方玩。”

    “那你要去哪儿玩呢?”

    “去海边。”

    “舅母会同意?”

    “我同意就成。”

    “噢喔——”

    毋思欢呼雀跃着就要去召集同学,乔里嫂说,“没出息吧。我们还说去溪边野炊,等人到齐了,再转移到海边去。”

    毋思一高兴,跑上前抱着表姐就亲了一口。乔里嫂嗔骂道,没大没小。

    府城离大海虽然只有几里,可毋思从来就没去过,乔里嫂也一样,这个被父母宠坏的山里野姑娘,早就向往着一窥海洋的神秘了。

    三

    几个小男孩在大姑娘乔里嫂的率领下,悄悄向海边进发。

    他们大概是此地最早的一批旅游者。他们去海边狂欢的时候,杨桑的名字或许还在阎王爷轮回的名单上。但因为杨桑是当地的历史名人,又因为杨桑和这一群狂欢者中某些人的关系,所以后世的府志和今天的导游词都说,这一片美丽的海景沙滩是杨桑发现的,并且由此衍生出许多美丽的故事。今天竖立在海边的勒碑上的题词,据说也是杨桑的手笔。总之,乔里嫂创造的这次海边沙滩之行,没给后人留下任何东西,但却她给自己的人生留下一笔沉重的债务。

    蔚蓝、浩渺、喧嚣的大海,洁白、坦荡,寂寞的沙滩,这就是乔里嫂他们当时所看到的一切,但是他们还是被眼前的景色震慑住了。因为这里不仅没有人迹,站在这里,让人顿时感到自己是多么的渺小,无助。

    他们就在岸边的沙滩上呆呆傻傻的站着,忘了嬉戏,也忘了野炊。调皮的毋思,这时也小鸟依人般的靠在姐姐身边。过了好一会儿,毋思提议说,“姐,我们回去吧!”

    乔里嫂不说话,她的眼神似乎在那迷蒙的海天尽头,收不回来了,但她把小表弟拉到自己怀里,轻轻搂着。

    直到海面上出现一艘小船,继而,又发现船上有一位渔夫,这班小游客才欢叫着向水边跑去。他们迎接着那位陌生的海上来客,也迎接着属于自己的欢乐。

    那位渔夫,是个热情好客的年轻人,他不仅向这群小客人一一展示、介绍自己船上的各色鱼虾螺蟹,看到他们带着炊具,还说,中午我给你们煮海鲜吃,这是天下第一好吃的海鲜,连皇帝都未必吃过呢。

    真正的狂欢开始了。

    但乔里嫂这时却反而退到一边,并且有一点落落寡欢的样子。毋思和同学们闹的正欢,没有在意,心想女孩子家应该离陌生男人远一点,这才成体统。但他不愿冷落了表姐,玩一会儿,就跑到表姐身边来缠绵一下,弄得那个年轻的渔夫不时的抬头看他们姐弟俩。

    回来的路上,毋思无不崇拜的说,“姐,那个渔夫真了不得,一个人也敢驾船到海上打鱼。”

    乔里嫂却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海外面是什么呢?”

    许多年来,每当毋思想起表姐当年这句没头没尾的痴话,心里便觉得异常沉重,她仅仅是为了探求海外的神秘,便把自己嫁给渔民,嫁给那个渔夫?

    没人知道乔里嫂是怎么想的,连最知心的小表弟,也无法淘出她的真心。

    四

    丈夫罹难之后,乔里嫂没有告知任何娘家人,她抱着小女儿,天天守在第一次与那个年轻渔夫相遇的海边沙滩上。她没有见到丈夫的尸体,她或许还在等待丈夫会奇迹般出现在海面上,就像多年前一样,独自驾着一叶偏舟,勇士般向她驶来。虽然,她早就知道,渔民是没有、也无需棺木藏尸的,大海,是他们多数人最终的归宿。

    毋思来了。自从表姐嫁到海生,他就是海生的常客,表姐夫对他也极其好,他们宛若一家人。毋思寻觅到海滩,接过表姐怀里的孩子,只说,“姐,我们回家!”

    乔里嫂枯萎的容颜里,这时似乎荡漾了一下,但伊什么也没说,也没再回望一眼大海,默默踩着小表弟的脚印,数里之遥,无语相随。

    毋思这时已经是二十来岁的大小伙子了,两次参加乡试,两次落榜而归,为了不再拖累父母,他以贡生的资历应聘了乌莫尼溪书院的教职。他所以能够把乔里嫂母女接回家去,一是有教职的支撑,二是还没有成家,没有独立与自由,毋思纵有千般柔情,想救灾也难。

    亲娘家都不可能是孤儿寡母长期的避难所,更何况是姑妈家。而且毋思与他表姐的感情,也让他的父母担忧,因此,两位老人不仅常当着乔里嫂的面逼儿子早日成婚,对乔里嫂,言语间也就有些不顺了。

    “弟,你让我走吧!”多少回,乔里嫂私下里这样恳求毋思,可他总是回答说,“不,姐,我能养活你们!”

    毋思在书院有住所,他想把表姐母女移到书院去住,父母知道后自然是千般反对,而且他们说出的理由是毋思难以反驳的:书院里的师生会怎么看你,你还能在那儿为人师表?

    事情到此,还是家庭内部问题,但另一个家庭也出手干预了。

    毋思的未婚妻,是隔条街一个茶叶商的女儿,这女孩儿血液里似乎就有商人的精明与眼光,她只见过乔里嫂一次,就将这位大表姐树为自己的情敌,加之毋思总是以功名未就为借口,无限期的推迟婚期,更让她确信这表姐弟俩关系非同寻常,一定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于是在她的哭闹下,她的父母向毋家表示了严重的不满,并提出了严正的抗议。

    至此,乔里嫂是坚决的要走了,毋思也只好同意。但他悄悄跑到城郊购了一处住所,稍加改造,使之成为可供行人歇脚的简易客栈。

    乔里嫂从此变成了老板娘。

    五

    第二年,毋思再一次赴省城参加乡试,结果又是名落孙山。经过三次失败的打击,毋思已经心灰意冷,在女方的催促和父母的威逼下,他只有认命,怀着“洞房花烛为谁燃?一生此时最彷徨”的无奈心情,走进了婚姻的囚笼。

    调皮、活泼、热血、多情的毋思已经随风飘逝,乌莫尼西溪书院多了一位肃默、平直、严谨、寡味的毋先生。自古书生不为良相亦当为良医,沦落为教书匠,已是末路,那就按末路人应有的形状,来打发时光吧。

    但就这点愿望,对毋先生来说也是奢侈的。他的妻子从进门的那一天起,就无休止的纠缠一个问题:你和乔里是什么关系?有过什么关系?附带一项规定:永远不许再和伊见面。

    毋先生也不争辩,只淡淡的回她一句,你舅舅的儿子和你是什么关系呢?毋先生的消极抵抗,被这女人认为是羞于启齿,没脸见人。因此她愈发觉得自己真理在握,自己是受害者,她对毋先生的纠缠,也就渐渐变成了一种控制的手段、降伏的工具、揭痛的杀器和发泄的来由了。

    有一次,毋先生实在是忍无可忍,指着女人的鼻子一字一顿地说:你想要有什么关系,我和表姐就有什么关系!”

    女人听了冷笑道:还有脸表姐呢。但她心里也清楚,因为她丈夫的行踪是掌握在她手里的,老实的丈夫确实执行了她的规定,和那个叫乔里的乡下女人再也没有来往,只是她不愿意放弃手中的利器罢了。

    幸好,她还不知道敌人就住在城外,这让乔里嫂过了十几年安静的日子。

    然而,杨桑出现了。

    为了安置杨桑读书,乔里嫂十几年来第一次硬着头皮去见表弟。不知是她行踪诡秘,还是那女人的疏忽,这次见面是平安的。如果不是杨桑被指为妖怪,乔里嫂惨淡的营生或许还可以继续,直到风韵不再,老死郊外而不为人所知,可命运偏偏不放过她。

    杨桑被贾知府认定为妖怪之后,官府追查来历,接收的毋先生难辞其咎,送货的老板娘岂能逃脱干系?但乔里嫂一口就把官府的人驳的哑口无言:我是开客栈的,南来北往的客人我知道是谁?

    那时住宿是无需登记的,自然更没有身份证。官府的人听了怏怏而回,对乔里嫂乃至对毋先生,也没有采取任何举措,此事算是不了了之。

    但有一个人气急败坏了,她哪肯善罢甘休。

    杨桑的事已经闹得满城皆知。但别人只关心这妖怪从是哪里来的,被除掉没有;她却问,怎么会有这般乖巧的妖怪?为何偏偏又是自己的丈夫和那个女人带来的?于是一个近乎荒唐和疯狂的意念,在她心中形成了:什么妖怪,骗人的鬼把戏,分明是这对狗男女的私生子!

    杨桑被放逐天涯孤岛,官府的责任完成了,事态也平息了,但毋家和却迎来了惊涛骇浪。因为杨桑放逐之后,毋先生也神秘失踪,这一股恶浪就全扑向乔里嫂。
《牧童与山魈》独家发布于 时代中文网,本站提供《牧童与山魈》最新章节阅读。

(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网站首页 | 站点公告 | 最新福利 | 大神专区 | 完本专区

服务邮箱:3476288848@qq.com 客服QQ:3391237369

Copyright © 2016 时代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6014634号

湖北今古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湖北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楚天181产业园8号楼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小说,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