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时代中文网 > 仙侠修真 > 西游一梦 > 章节目录 > 第四章  观世子

第四章  观世子

书名:西游一梦 作者:康本尔 更新时间:2016-07-20 05:00 字数:7472

    师父,我已经明白痛苦的本质,只可惜你已在另一个世界,即使那样你也要听一听。

    你说的对,痛苦就像一块煮熟的肉,随着时间的流逝,便会淡而无味。但是你为什么不说它是沙漠里的一根草呢,眼见干死,得了点水,便会继续生长,你说顺其自然,你主观不作理会,客观能允许你不作理会吗?

    譬若你曾受伤害,再去伤害你的地方,你就会心痛,此乃你大脑中存在的意念受到客观激发,于是你再一次痛苦,你再一次记忆痛苦,如此反复痛苦便会像一座山,世上又有多少发动痛苦意念的客观条件?穷此一生你又能将痛苦衰减到几何?却不知它尘封于你的意识却不会消失,只能错乱。终于,你随着痛苦一起进入了坟墓,所幸我们痛并快乐着。

    今晚,我会做一个梦,在梦中,我会将细节详明,转托于你。

    师父,如果你在隔世如若明白,请打断痛苦的链条,嫁上快乐的源泉,我想你很聪明,一定能够明白。你要知道世人是多么愚蠢,捧读虚伪的道德经,执拗地如同一只猪。

    师父,我过得很好,任何事都不能攫住我的心,我现在正像狗一样生活(西方有一犬儒哲学流派),既不向任何人卑躬屈膝,也不向任何人高傲。我走在城西的小巷去看西天的晚霞,走到相普山去看如练的飞瀑,你说过,生命起源于自然,我要领悟生命的真谛。

    哦,生命,你脆弱得就像虎口之下瑟瑟发抖的小鹿;哦,生命,你顽强得如同迎着暴风雨翱翔的海燕;你的本质,如万千重雾一样迷茫,但又像数学一样,用偶然和必然去演绎灵魂;痛苦和欢愉在你的怀里泛漾,没有智者能够回答,你的意义究竟在何方?每一次对你叩问,都将迸发智慧之茫。

    师父,我一定找回我的三大弟子,你一定不会想到有一天我也会成为师父,我一定听你的话,去西将如来佛祖驳倒,颠覆他的世界,让世界打上我的烙印,你知道那将是一个什么世界?

    观世子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冬天,他敢走在冰河上,他的四肢可以很冰冷,而他的躯干却能自我加热,其中有一颗火热的心。夏天,他能躺在烈日下睡觉,只要有足够和盐水。他走过了春夏秋冬,一直走了二十年,也一直思考了二十年,他一直顶着脑袋,苦苦地思索,置身于物外,世界上便只有他的脑袋,甚至忘却了他的存在。

    老乞丐道:“这快乐就像一棵小树,你每天想着快乐,就等于给它浇水了,这快乐树就会枝繁叶茂,痛苦也是一样,所以你不要去想痛苦。”

    小乞丐道:“师父,如果不知道痛苦,怎么知道什么是快乐?不知道快乐,怎么知道什么是痛苦?”

    老乞丐道:“问得好,举个例子吧!”

    小乞丐道:“譬若一个人饿了,感觉很痛苦,吃饭的时候便会很快乐,而吃饱了再吃,那就不是快乐了。”

    老乞丐道:“嗯,有点道理。每个人都要养一棵快乐树,否则的话,长大了便会痛苦。”

    小乞丐问:“为什么?”

    老乞丐道:“我活了几十年,体会比你深,一定不要去想痛苦的事,这就是真理,这是我用时间在自己身上检验出来的。”

    小乞丐道:“我还是不明白,所以我还要去想。”

    老乞丐正色道:“观世子,你太不听话了,痛苦就像小树一样,有的树一生下来就是个病苗,所以痛苦的人一定会有的。”

    小乞丐道:“我想在痛苦里面泡一泡,然后认真去体味。”

    老乞丐道:“使不得,这是佛祖造就的世界,所以一定有痛苦,佛祖这么聪明也没参悟透,解除痛苦只有靠自己去修练。”

    小乞丐道:“有一天我去把将他驳倒!”

    老乞丐道:“有志气,如果你将来参悟出一套,一定要去找佛祖论一论。”

    老乞丐年轻时并不是一个乞丐。

    老乞丐这个人可以不要名、不要钱,但是必需要有爱情。老乞丐没有名,也没有钱,但这并不是爱情的条件。

    老乞丐年轻时爱上了一个女孩,女孩也像他一样没有名,也没有钱,但是很漂亮,她喜欢老乞丐,老乞丐非常满意了,她发誓一定要待她好。

    他们住在一个贫穷的小山村,吃着天然的食物,住着原始的房屋。

    有一天,女孩说:“我想去京城。”

    老乞丐道:“好,我带你去。”于是他们去了京城。

    老乞丐安顿好女孩,找了个店铺差使,起早摸黑地苦干,打算安家落户.

    有一天,女孩说:"我想吃葱油饼."

    老乞丐道:"好,我给你买."

    过了一段时间,女孩说:"我想吃肉夹馍."

    老乞丐咬了咬牙道:"好,我给你买."老乞丐便天天啃着粗面饼.

    又过了一段时间,女孩道:"我想吃翡翠鸡,还要一件锦锻花袄.'

    老乞丐的心痛了,无奈地道:"我买不起!"

    女孩道:"鹿区詹院的詹公子要给我买."

    老乞丐的心碎了,痛苦地道:"那好,你让他买吧!"

    女孩变了,自从他来到京城的那一刻,一直在变,直到变得老乞丐承受不起.老乞丐早就料到,只不过不想放手,却没想到放手时是如此痛苦.

    女孩走了,永远没有回来,她去了鹿区,做了詹公子的小老婆.

    老乞丐心如刀绞,是一种刺骨的锥心的疼痛,他没料到世道是如此无情,从那时起他便认为人生是痛苦的.

    老乞丐的心死了,从此再也没对女人感过兴趣,哀莫大于心死,他丧失了对生活的热情.

    老乞丐想到了死,但是他马上明白他还有生的欲望,此刻正是生不如死,为什么会这样?难道上天赋予人生的欲望,为了是让煎熬的生命得以延续.

    泪水模糊了老乞丐的眼.他将仅存的钱全买了酒,麻木了好多日,老乞丐便想:人活在世上为什么会有痛苦?人类为什么会需要爱情?老乞丐便学会了思考,痛苦确实能使一个人学会思考.

    老乞丐便成了乞丐,很消瘦,但总算有了一点精神,他只需要三餐之食,遮体之衣,他不想让他的心再被任何东西攫住.

    老乞丐有了够的时间去看西天的晚霞,早上便会追着太阳大叫:"太阳公公!太阳公公!"手舞足蹈,春天他让流水抚过自己的脚,秋天去看飘落的红了的枫叶,冬天去领悟大自然的冷酷.

    有人说,他是个疯子,也有人说,只有疯子,才是快乐的.

    从那时起,老乞丐便有了一种心病,每当想起时便会痛彻心扉,这种心病伴随了他的一生,使他更认为人生是痛苦的.

    鹿区,成了老乞丐心中永远的痛.他一直在这个城市,女孩也在这个城市.

    女孩会不会因抛弃了他而内疚呢?老乞丐从没想过,他只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曾被一个女孩伤过,刻骨铭心,这种感觉铸刻了他的一生,这样的人生也是丰富的,只是带了一点苦味.

    多少次梦中,老乞丐梦见了那个女孩,她的眼,她的脸,在梦中,他是幸福的.梦醒来,一切落空,泪水滑落在他脸旁.

    老乞丐不想让悲痛击毁了他,他发誓一定要过得快乐,这就需要智慧,并不是圣人才有智慧,贩夫走卒也会有的,只要你去思索.

    这并不是做给那个女孩看的,而是做给自己看的,他认为人只要活着,就应该明白一些所以.

    老乞丐靠乞讨生活,倒没饿着肚子,他自慰道:"我虽然像狗一样生活,但是无忧无虑."老乞丐活了好些年,便开始鄙视起物质主义消费者,认为那些都是多余的,为了所谓的享受奋不顾身,而自己却正在享受.

    老乞丐孤孤单单,疯疯颠颠地过了二十年,明白了一些似是而非的道理,变成了老乞丐,以后他便不在孤独,他收了个徒儿,是个小乞丐.

    老乞丐在街边发现了这个被人遗弃的生命,嘟哝着小嘴,煞是可爱.被遗弃的生命,无疑是对人类道德的一种无言的讽刺,老乞丐的心痛了,他爱这个世界,他不忍世界对生命的漠视,无论这个世界如何待他.

    这个婴儿的命运将会怎样?他可能会被富人带走,成为富人的佣人,任人呼来唤去,这无疑是对生命的一种侮辱。

    他也可能被好心人送到寺院,成为和尚,终日打坐念经。那些和尚脱离尘世,无所事事,啥也不懂,虚度光阴,老乞丐这么认为。

    还是跟自己比较好,既自由,又快乐,于是老乞丐抱起了这个婴儿,婴儿便成了小乞丐,老乞丐给他起了个名子,叫“观世子”。

    老乞丐希望他能观人间百态,识世态炎凉,明世间道理。希望他能快快乐乐地活下去,老乞丐认为他能够做到,他会把他几十年的阅历和智慧传给观世子,人说“老谋深算”,观世子岂不更聪明?

    幼小的生命充满了强大的生命活力,和博大的自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这是一个生命的幼苗,他将要用一生去演绎这个生命。一生,他对这个世界又能有多少理解?

    观世子成了老乞丐的寄托,每天早上老乞丐便领着他去叩问太阳,朝着太阳欢快地跑着,去激发生命的活力,黄昏便去看西天的晚霞。他们常去听百鸟啁啾,体会风的絮语。

    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人们常会看到一老一小两个乞丐,老的疯疯颠颠,小的活泼可爱。

    时间用快乐将往事梭织成过住,在他们的生命上又累加了几度春秋。

    观世子道:“我现在想睡觉。”

    老乞丐道:“好,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老乞丐把他领到了草垛边。

    观世子道:“我想住大房子。”

    老乞丐道:“大厦千间,不过身睡七尺,多有何用?”

    观世子道:“我想吃鹅肉。”

    老乞丐道:“你吃是为了活着,你活着不是为了吃,世上的味千千万万,你到死也尝不完,多和少又有什么区别?况且飘香饭店一客官给你几块尝过了,你现在又不饿?”

    观世了道:“嗯。”倒头便睡。

    老乞丐以枝作笔,以地作纸,在地上“沙沙”地写着,观世子也拿起树枝,在地上“沙沙”地写着。

    老乞丐是识字的,他常能搞来一些破书,不住地翻看,不停地贬斥,最后是愤怒、咒骂:骗子,虚伪!而后将书再一次当垃圾扔掉。

    老乞丐道:“我给你讲个故事。”

    观世子道:“嗯。”

    老乞丐道:“从前有个年轻人,他很穷,他爱上一个女孩,有一天女孩说”讲的正是自己的故事,末了老乞丐道:“现在这个乞丐过得很快乐,人生虽是痛苦的,但我们可以去做一些事情,避免更痛苦。你想知道痛苦的本质吗?”

    观世子睁着水灵灵的大眼睛,又“嗯”了一声。

    老乞丐道:“一个人须满足衣食住行,这是基础,其它的都是多余的,这一点你我都已拥有,所以我们和许多人一样。不同的是这多余的痛苦,痛苦学乃是天下最高深的学问。痛苦乃是精神注意的结果,久而久之,便形成一座山,盘踞于心中,从而脱离了大自然的轨迹,你想知道怎么对付吗?”

    观世子用清亮的声音道:“师父,你说!”

    老乞丐道:“只要你不去注意它,顺其自然,以时间作辅,痛苦便会减弱,你便能恢复本来的自我,重回大自然的怀报。”

    观世子上眨了眨眼睛,似懂非懂。

    秋日的下午,观世子站在一株大树下,眼光穿过层层树缝,目力极远,尽头,一个行人正在匆匆地行走,观世子似乎能感觉到他的脚板着地的声音,一连串疑问蓦然涌上心头。

    我是谁?我想的别人为什么不知道?别人所想的为什么我不知道?我和别人虽然有着形体的不同,好像还有一种东西不同,根本性的!我从哪来?要到哪去?如果我消失了,世界会跟我一块消失吗?我看见别人消失了,世界依然故我,但是世界上只有一个我,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特的我的世界,消失的不是我,所以别人世界的消失也许只是我眼中的一个并非实质的表象。或许死亡或许能够明白一些,我又能死亡几次?

    观世子呆呆地沉思着,浓重的疑去将他定在原地,世界是多么玄妙,多么荒诞,这一切都源于人类对于世界的未知,这未知驱使着人类一步步地前过,永无止境。观世子没有去问老乞丐,他幼小的心灵已明白,至今还无人能够明白。谁又能会明白呢?

    又许多年后。

    老乞丐道:“人生是痛苦的,因为愿望得不到满足,惹人痛苦,达到之后便会带来餍足。本能驱使着人藩育后代,又生出苦难和痛苦的新机缘,世界是无目的的,人是有欲望的,这欲望便是对人性的一种折磨,一代又一代,这就是世界的本质,也是人类的悲哀,人类的一切须要在此基础上审视。这是我几十年智慧之精华,你一定要记住。”

    观世子道:“不然,我却过得很快乐。”

    老乞丐道:“那是因为你还未长大,还没过完一半的人生。”

    观世子道:“若此时飞来一横祸,我立即而死,也许我还来不及体会痛苦呢!”

    老乞丐道:“这样的死法难道痛苦?”

    观世子道:“生若无痛?死有何苦?”

    老乞丐哑口无言,观世子继续道:“只要有一个漏网之人,那便不是真理。”

    老乞丐不悦道:“难道我说得错了吗?”

    观世子道:“真理有界限之内的绝对性和界限之外的相对性。真正的真理放之四海而皆准。师父你说得有点道理,只不过将片面的知识扩大化了。”

    老乞丐怔了怔,观世子又道:“你不知我所想,亦不知我苦乐。因为这是千千万万个我的世界,世界因我而存在,这句话有错吗?没人知道,所以也没有人能真正能明白这个世界。”

    老乞丐感觉观世子眼中的天真无邪消失了,那双眼变得深遂、犀利、又深情,足以将一切洞穿。此时的观世子,好似高逾万丈,辉芒四射。

    老乞丐不知道应该不应该欣喜,因为一个三界巨人将从自己麾下诞生。

    那一年观世子十二岁。

    自从观世子懂事起,老乞丐便领着他认识着这个世界,并传授他那所谓的真理,日子平淡,清得似水,直到观世子十五岁的那一天。

    那一天,老乞丐看到了她,他的那个女孩,那个曾经遗弃他的女孩。

    老乞丐的心痉挛了起来,浑身也不住地颤抖。

    幸福的她对自己是不是一种无言的讽刺,他的快乐是不是一种自欺欺人?

    不,她对他已毫无意义,不管她在天堂,还是在地狱,她对他已无关紧要。

    她是他的一柄冰冷的、无形的剑,埋藏于心中,而今剑已刺破了他的心,他的心在流血。

    她是他的一场梦魇,往事浓缩成苦酒,埋留在心中,这酒如泉水,不住上冒,老乞丐痛苦地直想逃避。

    三十五年了,老乞丐还是没有忘记这创痛,这创痛又如何能忘记?

    她安然地走过,留下的是对老乞丐致命的重创。

    老乞丐病了,大病一场,犹如秋风中的残叶,已真的是风烛残年了。

    他躺在他那四处流浪的家中,形容枯槁,自己已糊里糊涂了几天几夜,观世子也在他的身边守了几天几夜。

    老乞丐微弱地问:“你知道她是谁吗?”

    观世子道:“我早已猜到,只是我没说。”

    老乞丐道:“你非常聪明,远出我意料之外,她就是那个我故事里的女孩。”

    观世子道:“你就是那个年轻人,我没想到她给你带来的痛苦竟如此深重。”

    老乞丐喘息着道:“徒儿,为师最大的荣耀便是使你成为乞丐,你说是吗?”

    观世子道:“没错,没有比做乞丐更有意义了!”

    老乞丐凄然地笑了笑:“你终于明白了吗?”

    观世子道:“我明白的不止这些。”

    老乞丐衰弱地道:“我很累,也许我现在该走了!”

    观世子哽咽道:“师父,我曾想过,我不该流泪,流泪是痛苦的,我可以用原则来表达我的爱,但是不流泪,我将不是人,便会失去对人的真正的理解,所以我现在泪如泉涌。”观世子泪如雨下。

    老乞丐道:“你很聪明,生若无痛?死有何苦?也许你真的不是凡人!”

    观世子道:“不管我是谁,我心中那个独特的世界代表的才是我,死亡不一定是痛苦的,你安然地去吗!”

    老乞丐道:“记住,不要去尝试痛苦!我的徒儿是快乐的!答应我!”老乞丐闪着企盼的眼神。

    观世子道:“我会的,没有人能比我们更能理解痛苦了!”

    老乞丐道:“我很快乐,今生我曾作为人活了一回!永别了,徒儿!”

    “永别了,师父!”老乞丐缓缓地闭上了眼,再也没有说话,永远没有。

    观世子站起来,喃喃自语道:”以后我再也没有必要流泪了!”他顿了顿,忽然以一种异常的坚定的口吻道:“我不入一狱,谁入地狱!”

    他的泪随风飘落。

    十五岁的观世子开始过着孤独的生活,想睡就睡,饿了就乞,每天早晨他依然迎着太阳去跑,黄昏便去看西天的晚霞,他过的十分简单。

    人如果被过多的俗事包围,便会陷溺其中,终日糊里糊涂,浑浑噩噩,这样的生活就像一锅粥,精神也是一样。

    观世子不想成为这样的人,简单才能给他带来思想上的沉静,精神上的愉悦,他一无所有,简单至极,但是在他那破旧不堪的衣服里面,包着的却是一个伟大的灵魂。

    观世子并不孤独,他每天都在思索,想累了便睡、便玩,从没有孤独的时间,他经常顶着脑袋,世界上仿佛只有他的脑袋,他置身于物外,甚至忘却了他的存在。

    他把他师父传给他的那些哲学全部扔进了杂物堆,然后再细心地挑拣,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挑出有用的东西,他不膜拜任何人,包括他的师父,甚至佛祖,他在心中构建着一个独特的世界,准备把它送给天下苍生。

    他经常不停地走着,非常机械地走着,或者呆立在原地思考,甚至长达数个时辰,人们会叫:“喂,你怎么了?在干什么?”他仍然没听见。人们会叫:“疯子!”

    他经常蜷缩在墙角,用一种深遂的,冷冷的眼神打量着这个世界。

    精神如何产生?精神代表着一种联系,应该产生于物质,物质的联系便组成了精神。只有规律的联系才能组成精神,譬若和谐的音乐使人愉悦,而嘈杂的声音使人烦闷。优美的环境使人舒心,而污浊的场影使人扫兴。

    精神具有惟一性。一个人不能同时思考两个问题,他只能思考一个问题再去思考另一问题。如果这个人可以思考两个问题,他便会精神分裂,变成疯子。犹豫便是一例,犹豫是一种不适的情绪,一个人作出两种选择时,他脑中的意念便会快速地转换,不同的意念便会发动各自的感觉,犹如被两个怪物向两个方向拽着,这违背了精神的惟一性,所以犹豫对身体有害。

    这复杂的精神如何去理清。客观世界可用数学等硬性指标去解析,主观世界为什么不能呢?世界是由客观和主观世界组成,只可惜主观世界玄之又玄,看不见摸不着,如何去定性那些必然的联系呢?这联系就像一加一等于二一样,无论圣贤、愚人、好人、坏人,无论个体带着怎样的情绪,都全承认一加一等于是真理,除非他是疯子。精神的真理是什么?无论谁违反了这个真理,便会受到受到精神法则的惩罚。观世子认为很有必要去寻找这些真理。

    观世子每天思考的便是这些荒诞的、古怪的问题,他不能确定那是否正确,但那必定是问题,而且认为很有用。

    每个人如果活得有意义、过得很幸福,世界将会怎样?一个人如果痛苦,他便不会幸福。如果不能领悟痛苦,也便不能领悟幸福,观世子想。

    他靠在墙根,将过住、现在、未来思索,意念便飞带运转。越过一个又一个界限,便驶入了一个渺无生灵的世界。

    只有一间房屋,一个门,这便是地狱之门,痛苦之渊,没有人能够找到,难道是专门给他预备的吗?

    观世子喃喃道:“我看你能不能囿得了我?”便毫不犹豫地走了过去。

    观世子踏进门,便陷入了无尽的深渊,急速下坠,黑暗无边,看不到一点光亮,也不知飘落了多长时间,因为这里没有时间。

    最后,观世子的脚触到了硬地,这便是地狱的底层,他抬起头,什么也看不见,这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世界。

    观世子道:“我要出去。”

    一个声音道:“你既然进来了,为何要出去?”

    观世子道:“我出去之后然后再进来。”

    那个声音道:“你在蔑视我的法则,多走两遍你就走熟了。你如果出去,永远不再进来,我倒可以放你。”

    观世子道:“不用了,我自己会出去。”

    那个声音道:“你恐怕永远也出不去了。”

    观世子道:“只要你的法则天衣无缝的话。”

    那个声音道:“你所处的位置是第十八层地狱,我又加了十八层,现在已是第三十六层了,我可是看得起你啊!”

    观世子道:“你的法则果是天衣无缝的,为何还要加层防我?”

    那个声音道:“我的法则是三界之内最好的,现在还无人勘破,你就试着看吧!”

    观世子道:“你是如来!”

    那个声音道:“不简单,你还知道我是谁,不过你恐怕永远没有机会再见我了!”
《西游一梦》独家发布于 时代中文网,本站提供《西游一梦》最新章节阅读。

(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网站首页 | 站点公告 | 最新福利 | 大神专区 | 完本专区

服务邮箱:3476288848@qq.com 客服QQ:3391237369

Copyright © 2016 时代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6014634号

湖北今古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湖北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楚天181产业园8号楼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小说,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