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任一家公司经理时,不太喜欢用前任的眼光看待这些新下属,也不想用谈话的方式来了解他们。我希望时间充裕一些,和他们在接触中渐渐观察他们,这样的方法可以对下属作较全面的判断,对我自己用人之长也大有好处。
我观察到一个小伙子,是属于那种灵敏型的。他能干,在生意场上常会有出其不意的举动,便可以快速抢占商机,在这个行业里已经打拼得小有名气。但在单位里,他却不那么有好运气,常受到压制。事情是他做的,功劳却与他不相干,他得到的酬劳自然不多,一些非议和批评还往往粘乎上他。
我的前任认为这个小伙子,能做点事情,但尾巴翘到天上去了,骄傲得不行。大事做不来,小事不肯做。如果做了点事情,他在前面做,后边得不断有人为他擦屁股。介绍到他的情况,还很有几分激愤的情绪,估计小伙子常使前任尴尬吧。
我观察小伙子时,发现他往往反应过度。许多场合他还没有弄清对方的意图时,便很快做出判断来,不仅使对方不快,效果还往往适得其反。比如我作为新任领导,先要让下属接纳我,开始到任不久必须表现得一团和气。他便和同事评价说,这领导不讲原则。他的心直口快和无心之失,往往得罪一些同事,有些员工自然希望新领导留下他的坏印象。
他的评说很快传到我耳边,不能不让我皱几下眉头。我给大家开会谈话,往往采取先抑后扬的方式进行。谈到这位小伙子时,我的后半句没有出口,他说要打断领导的话一下,像端起机关枪似地把自己的优点列举了一通。他这么出招了,我下面的发言也就索然无味了。
和他单独谈话,他很少倾听,不仅长篇大论,而且还反复用“我来纠正领导一下。”进行打断。
用人所长,这是我在职场的原则。他尽管再三使我不快,我认为此人必有优势,因为他的业务嘉绩放在那里。到底他是什么方面不足呢?要人“擦屁股”又是怎么回事?我发现他很少能接收到领导的信息,即使接收到了在理解上也会出现偏差。就是说他不善于倾听,以至使他的思维系统是封闭的。
我曾观察过一起三位女性在一块热情聊天的情形,粗看她们聊得非常投机,我细心观察,哑然失笑了。她们在自说自话,却各自说得如此和谐。
我忙对她们叫停,并把我的观察告诉她们,哪知她们一起哈哈大笑,她们也知道,但是见了面,都想快点把心里憋着的事情宣泄出来,就顾不了对方说的什么了。
我告诉了小伙子,他的思维系统没有接收功能。他一听又大叫开了,如果他是封闭性的人,这世界上就没有谁不是自闭者。
他有许多朋友,交往得非常和谐。我告诉他,你和朋友在一块时,是不是你请客比他们多?他突然面对这个问题,拍了拍头回答:“你怎么知道的?”马上又解释:“我比他们豪爽呀。”我摇摇头,每次都是你主动提出的请客,或者都是你抢先埋单的。
他这才看了看我,有几分好奇,认为我不应该对他的生活习惯这么了解。
我告诉他,那些人严格来说,并非是他的朋友,而是他的听众。久而久之,他也把那些听众当成了朋友。他常埋单又说明潜意识里依然认定这些人算不上朋友,还是听众。
他第一次在我面前沉默了。我见好就收,让他仔细想想,我们再谈谈。
他的确仔细思考了,认为我说得有些道理。我告诉他说,我们都在职场里,我现在是你的领导,便只针对你的职场谈些我的建议。
我启发地问他,你有打保龄球的经历吗?发球时,你多么希望它直线滚出,一球打个满贯,这种机会非高手常难求。那个轨道很长,你就看着那球,它往往不会按照你的意志行事的。
他点点头,表示同意我的观察。我继续说,职场其实也是这样,领导的意图反应出来,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当领导还未清晰表述,你就反应了,其结果可想而知。明确地说,你在职场反应过度,是你不顺利的主要原因。
那怎么办?他有些焦急地问。
每次你想作出反应时,先从一默数到十。中国有句老话,叫谋在先动在后。你要先听完别人的话,再思考着怎样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