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夷简候在南书房门外已有半个时辰,他悄悄向皇上身边端茶水的小太监张益生询问:“张公公,里头皇上跟谁说话呢?”
张益生前后左右环视一遍,见四下无人注意,才轻轻在吕夷简耳旁道:“是知谏院的包大人。”
“进去多久了?”
“跟吕大人您前后脚到,所以您就再等等吧。”
“那他们在说些什么?”吕夷简说完张益生一副教训小孩童的表情看着吕夷简。
吕夷简忙道:“是我失言了。公公你赶紧给皇上送茶去吧,不然茶可要凉了。”
张益生低头走进书房内。
皇上坐在那张华美的椅子上,双目紧紧盯着一份奏折,右侧下首包拯与公孙策二人平静地站立,等候皇上发问。
“看起来你们已掌握不少证据。只是此事关乎国体,希望可以妥善处置。”
“是。皇上。”包拯拱手回答。
“只不过此事与西夏国牵连甚广,朝中大臣似乎也参与其中,而延州战事吃紧,当下应该如何处置,请皇上示下。”
“公孙先生思滤周全,现今西夏向我大宋索求之物均已办妥,佛经朕也派赵伺制加紧送去,朕想看看他们还有何招。到时再发兵不迟。”皇上似乎成竹在胸。
“我听闻延州兵少粮缺,万一党项人突然发兵,恐怕难以抵挡。”虽然担心,但面黑如碳的包拯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只有两只同样乌黑的眼睛炯炯有神,射出犀利的光芒。
“你们可知现在守城的将领为谁?”皇上笑眯眯地看着下首站立的两人。
公孙策上前一步与包拯并行道:“看来皇上对狄青这个年青人十分有把握。”
“哈哈哈……知我者你二人也。不错狄青虽然年仅二十几岁,但他所经大大小小的战事无数,竟从无败绩。所以朕对狄青很放心,纵使情况危难,朕也想好好的考验一下他,将来此人必是我大宋的良将。”
包拯道:“皇上深谋远虑,非我等思滤所及。”
“哎!不过粮草不足是兵之大忌,所以我早已发密涵给延州知府,叫他全力支援狄青守城,料想还可以维持数日,等赵尚羽的佛经一到,我倒要看看元昊作何反应。”皇上脸上露出胜券在握的微笑。的确,皇上其实从很早之前便已谋划这场战争,这是他亲政之后为保卫自己的权力所要打的最后的一丈了。
“如此甚好。只不过元昊之部众大多集中于延州四周……”
“包爱卿所滤不无道理,看来我还得进一步绸缪,做好应对之策。”皇上说完接过小太监益生递上的养生茶,闭目呷了一口,长长吁出一口气,缓缓睁开眼道:“益生,给我取密旨来。”
小太监弯腰将旁边柜子里中取出的一方黄缎,背面绣着金线龙腾图案,那是至上权力的象征。
皇上亲自提笔在黄缎上写下几行小楷,末了太监递过玉玺,用目光征询了一下皇上意见,皇上一呶嘴。太监小心翼翼将玉玺重重地盖在密旨之上。
“此道密旨是我发给潼关李将军,让他密切留意延州动静,关键时刻请他出兵牵制西夏部众。以免给延州百姓造成太大的损伤。包爱卿,这事交由你去办,你派可靠之人将此密旨送给潼关李将军。”
“遵旨。”
包拯与公孙策出了南书房门,见到候在外面的吕夷简,简短的招呼两声,便听见皇上召见的喊声:“宣吕夷简觐见!”
吕夷简道:“告辞。”
“吕相请!”
待走远几步,公孙策道:“包大人打算派谁去送这密旨?”
“你看呢?”包拯一边走一边欣赏皇宫内早早就盛开的桂花。
“我想包大人心中必然已有合适人选。皇上派我等送密旨便是不想经由官道之手。这也是防着朝中某些人会走漏消息,看来你所选之人必然非官府中人了。”公孙策紧随其后,折下一支金色月桂,举到鼻子底下细细闻了起来。
“至于草堂那边你还是要派人严加看守。我想那些人已然有所察觉,切不可让他们有机可乘。”包大人突然停下一个转身与公孙策打了一个照面,公孙策不备正低头闻着桂花,两个脑袋不期而遇,公孙策脸微微一红,包拯浅浅一笑,从公孙策手中接过桂枝:“这次的事对我们来说也是一场大战,不过有你在我身边,我总是觉着十分安心。”
公孙策添了一下有些干裂的嘴唇:“皇上这次是要动真格的了,他对于你寄于了厚望,所以我们只能胜不许败,今后可否一展报负就在这次了。”
包拯原本来赵府是找晚晴,想向她打听夏雨沫的行踪,没想还没有进赵府便已在转角处碰见了夏雨沫。
“包大人,我正好要去找你。”
“呵呵。赶巧了,我也想找你。”包拯拉起夏雨沫的衣袖向路边的茶摊走去。
“小二来壶茶!”
“好咧!”茶铺老板声音高吭洪亮,夏雨沫一听便知是练家子。于是按住包拯轻声道:“此人有些蹊跷。”
包拯呵呵一笑向夏雨沫眨了眨眼道:“不妨。”
夏雨沫随即领会:“难道是包大人安插在此?”
包拯微微点点,小二轻身来到二人身边,手脚麻利的为二人倒上热腾腾的茶水,像普通茶店老板一般道:“客官请慢用。”随即又去招呼其它客人。
“我恐怕草堂地下那些人会对赵府不利才派了他日夜监视,一有风吹草动,我们也好及时救助。赵家与你爹与他们有莫大的干系。”
“原来包大人早已知道草堂酒馆地下宫殿之事,我去找你正是为此事。那包大人找我所为何事?”
包大人抬起头,将目光放远,其实远处并无他感兴趣的景致,只是他习惯在做出重大决定之前作一翻深思熟滤。
“你虽是夏其道的儿子,不过现今知道你身份的人并不多,而且你在御前侍卫处并未真正上任,所以我想请你帮一个忙,此事事关重大。”
“哦,包大人请讲,但凡夏某能做到,定竭尽全力。”
“好。”包拯拍了一下夏雨沫的膝盖附在他耳旁小声说了几句。
“如此正好,晚晴替赵尚羽去西夏送佛经,我正好放心不下,现在我快马估计还能追上,一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听了夏雨沫的话,包拯一惊,道:“去西夏送佛经的是晚晴?”
夏雨沫点头。
“哎,晚晴姑娘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实在难得,世间奇女子也,包某真是佩服得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