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时代中文网 > > 难与子偕老 > 章节目录 > 正文 轩渐&渐庄卷九念珠

正文 轩渐&渐庄卷九念珠

书名:难与子偕老 作者:遗弃猫 更新时间:2016-12-13 00:54 字数:4108

    山林隐去纷争,韶华在此幽静,午后的日光在叶缝中流徙,光阴在丛林中斑驳,松木在温热中散着自然的香气,林荫下得光线充足而不刺目,自添一分平和,不惧人的山兔在行客脚畔低矮的灌木丛中穿梭,钝物撞击着树木声音听来低沉,砍柴人的斧斤该是并不锋利。

    寻着伐木声,是个灰色修行服的和尚,看来还很年轻,但在这片偏远的山林里,亦是怡然自得的味道。脚旁凌乱着的柴薪不过一担,但小和尚却已经觉多,便对着被罚的树木,念起佛经,闻音是大悲咒,褐色的念珠因经常佩戴,反而被摩擦地生亮。如同老人所说的,灵物自是人情念着,护着,才始有了灵性。

    和尚见也是要午颂的时候,便收拾着地上的还未干的柴,打算回庙去了,却迎面走来一个问路的男子。

    “小师傅,请问玄宗寺庙的路怎去?”

    自从禅宗应朝廷的令走进这深山来,问起的人也就是愈发的少,一开始借着禅宗的德高望重,还有些人物来寒嘘几句,可禅山又偏偏地处偏远,这年世是这么变着,江湖上的纷争玄宗也没有能力,也没有心思去参与,北剑南剑在羽渐走后平分武林,彼此斗争不断,而一些新起的门派也想来分一杯羹,也扰出了不少的纷乱,只是根基不深,难成气候。

    但禅宗原本就是参禅的佛门,身心皆远,也好落个清净,还好虔诚的信徒是不问路远的,礼佛的人该来的还是来,许愿,还愿,参禅,礼佛,烧香,添香油钱,其实,佛,在求佛的人看来,不是万能,而是心安吧。

    小和尚也是刚入门不久,也就只当羽渐是个礼佛的人,双手合十,施了个礼,道声“阿尼陀佛”,然后热心地问:“施主是上香还是参禅?如果施主是要上香的话,贫僧就带施主去佛堂;如果施主是要参禅的话,贫僧就带施主去禅房。”

    羽渐向和尚还了个礼:“不是,我是要找玄慧长老。”

    “哦,原来施主是要找玄慧长老,且容贫僧拾好柴薪,就带施主前往。”说完便伏下身子,也不急躁,一根一根地捡着,在一旁的羽渐也乐得去帮忙。

    不一小会,和尚就捧着一小捆的柴木,踏上归路,虽然林荫遮掩,羽渐还是很快看到了在半山腰上已露出屋檐的佛寺,渐行视线益渐清晰,青瓦灰砖,无漆素木,水磨的石板砌成的阶梯,古朴清明。

    寺庙就在眼前,但路却丝毫不见短,千回百转,风景的重复,寺庙却像是并未接近。羽渐就这样一步步地走着,偶尔闲听几声鸟鸣,和尚腾出一只手,用袖子擦干额上的汗珠,笑了笑:“施主,你不累么?”

    “不累。”羽渐淡淡地答了句。

    和尚用手扶了扶柴,把柴稳好,才从新往前走着:“跟着来的施主,走这山路的时候,看见寺庙,却老是走不到的时候,就会一个劲地问路还有多远,为什么寺里要把路修得这么弯,不直接修条直的近路。”

    羽渐拂开了路前挡着的枝丫,也不多说:“曲径通幽。”

    和尚听羽渐说完,像忽然想起了什么,咧开嘴笑着,露出了洁白的牙齿:“玄慧长老也是这么说的。他说,直道能通的是尘世的喧嚣之地,凡人簇攘着去,道也就宽着些,也就好走。真正地幽静之地,是供那些真正寻幽的人走的,他们没有浮躁的心,也不会去计较这路走得值不值,费了多少时辰,但只有这样是不够的,还需是有缘人才能得到我佛的点化,真正得到内心的幽静。”

    听着这话,那熟悉的声音也就在耳边回响,带着长者的睿智和佛禅的空明,只是一寸乐土,自己恐怕失缘。

    ——分割线——

    回到寺庙的时候,午颂已经开始了,空空的前堂,一个青铜鼎做的香炉,上面燃着还有着香客们点着的未烧完的香火,一个穿着袈裟的和尚站在香炉边,佛堂里的和尚,整齐地坐着,手中用念珠记着经数,也有些敲着木鱼。

    “师叔,这位施主要找玄慧长老。”小和尚放下木柴,也就唤了声香炉旁的和尚,见自己回迟,也就席地坐下,拿起念珠,便就颂起佛来。

    香炉旁的和尚转过身来,和蔼的脸色,见是羽渐后忽变,整个脸都绷了起来:“羽渐,你还好意思来!?朝廷把禅宗赶进深山里来,有多少是你的主意!?你快走!我们禅宗不欢迎你!”

    毕竟是出家人,虽然心里为师门的事窝了火在心尖上,但禅宗进山后,推了这江湖上的事务,毕也愈加回归了本质,自己也是认为此事因祸得福,口上也没说出多刺耳的话来。

    羽渐的浓密的睫毛迎着夕晚的余晖慢慢睁开,微微上扬的嘴角有种说不出的慵懒,见和尚要拦,蛮有兴致地挑衅:“如果,我硬要进去呢?”

    此时,寺庙的钟有力地撞击了起来,在深山中悠扬,沉稳,像劳碌了一天的人,宣告着休憩的开始,如是年少轻狂的我们,不再年轻,收敛着肆意,从容地走向衰老。午颂已经结束了,所有的和尚停下诵经,敲木鱼的和尚也停止了敲击,玄慧长老从容地走出佛堂,虽时隔多年,脸上的神采却依旧未变。

    “呵呵,羽渐,你来了。”玄慧长老一副不过小事地笑了笑,拍了拍刚才发怒的和尚的手,刚才的和尚也就满怀敬意地退到一边去了。

    “玄慧长老。”羽渐礼貌地作了作揖。

    “羽渐啊,既然你来了,就帮老衲一个忙,可好?”

    羽渐不明玄慧长老为何有此一说,便只好回道:“长老尽管吩咐。”

    玄慧长老命人拿来一只木桶,自己先把手上的念珠摘下放到桶里,然后也让所有和尚把手上的念珠放下,笑着说:“老衲行动不便,就有劳你走一趟,到溪上把这桶念珠洗了。”

    “好。”

    玄慧长老仔细看了看木桶,觉得不好,就吩咐刚才把羽渐领来的小和尚:“玄清啊,你去找个破了的装不了水的木桶来。”

    小和尚听了,呆了下,就跑开了,不久,也就如玄慧吩咐的那样取来木桶,玄慧长老把念珠倒到那个破了的木桶去,然后把木桶交给羽渐:“你要用心洗,否则老衲还得再跑一趟啊。”

    “是。”

    羽渐琢磨着玄慧长老的话,独自走出寺里,门里便是一阵笑声,“这破了的木桶根本不能装水,他这样一串一串地洗,看来有得洗了。”“看他乖乖听话的样子也不可怕嘛。”“……”

    玄慧长老听大家说着,也开怀地笑了起来,捋了捋长长的白髯须:“大家去用斋吧。羽渐施主看来是有段时间不能回了,就不用留斋给他了。”

    刚才的和尚此时发话了:“长老,山路偏僻,那施主必是赶一天路了,我佛慈悲,既然施主诚心,我佛就该宽恕摆渡他。”寺里的和尚也纷纷附和着,本是出家人,就一副软心肠,见羽渐已经被长老摆了一道,便什么气也消了。

    玄慧一笑:“好,用斋去吧。”

    和尚们便一如往常地去了用斋,住持玄空看着玄慧:“既然羽渐这孩子也退隐山林,如今他来到禅山,那孩子自幼便跟你有缘,你不如趁今次就收了他做你的关门弟子吧。”

    玄慧长老只是一笑:“那孩子很有慧根啊。”

    “是啊。”玄空叹了一口气,“你第一次见他的时候,你就想收了他,但念他年纪尚小,心性未定,就耽搁了下来,再一次相见,便是名剑选主前,你说他太在意别人的目光,太急于要证明自己,也不收。现在,他已经看透了尘世的虚华,心内也无追名逐利的欲望,是时候了。”

    “可惜,他心里还有放不下的人,还有放不下的事,又怎么皈依佛门,长伴青灯?”

    “那玄慧师弟现下是打算?”

    “用斋。”

    ……

    ——分割线——

    夜幕降下后,孤山幽静,天上还有未落的星辰,发着蓝白色的光,溪水清澈见底,能看见静静游动的鱼,偶尔栖息在溪底小而圆的石上,像是安睡。白色的落花不时随着流波,漂到羽渐的手上,像一抹处女的温情,带着昨夜的残梦,与其说是昨夜的残梦,不如说是凄婉的思忆。

    羽渐安静地洗着一串一串的念珠,淘洗尽的桃木念珠散发着一种宝石样的色泽,看起来是主人的珍物,念珠的主人平日该是形影不离吧。羽渐的心里也没有被捉弄的窝火,以他对玄慧长老的了解,玄慧长老必有他的用意,更何况,这简单的重复反而让他感觉到一种久违的平静,在此静谧的夜色中。

    鱼乖乖地游上了宽大的掌心,沿着掌沿,又慢慢地游出,长者一阵欢笑。

    “玄慧长老。”羽渐停下了洗念珠的手。

    玄慧长老慢慢地把羽渐晾在石上的念珠,爱惜地收回桶里:“人啊,有着种种样样的念想,不管好坏,都会凝成一种因果,人的善恶也往往是一念之差,一念成佛,一念成痴,一念成怨,一念成魔。修行的人把念珠戴在手上,也像蚌液润珠一样,藏在心里磨,出家人,日行一善,一善一佛。嗔痴念欲,太过执求,不过逞强,何若水,水之至柔,能克至刚。羽渐,如果你肯示弱,往往会看到人心柔软的一面,没有不能宽恕的人,也没有好不了的伤,事在人为,岁月催成而已。”

    玄慧长老伸过手,让羽渐把手中那串念珠递给他:“念珠你洗得已经够干净了”,玄慧长老把最后一串念珠小心翼翼地放回桶里,用粗糙的手轻轻地抚摸着念珠,像是抚摸着新生的雏鸟,“玄澜,就是今天挡你的那个孩子,怕你吃不惯寺里的斋菜,还特意为你做了素面呢。”

    羽渐用手捧一抔清凉的溪水,一尾游来的鱼便去亲吻他在水中的手,有一种微妙的感觉,一种没有戒心的善意。

    “知道老衲为什么要让你来这洗念珠吗?”

    “是为了让我重新找到内心的平静吗?”

    玄慧长老叹了一口气,笑了笑:“这只是其一。禅宗来到深山来,众弟子心头多少对你有气,但只是有气,没有仇,也没有怨,反而这样清幽的环境,让很多人参透了在繁华的京都难以领悟的佛理。今天他们看到你被捉弄,心头的气,多少也消了。其实,一个人的心,有时就像是稚童,很小的事可以看得很大,很大的事可以看得很小,还有未泯的恶根性,希望拿别人寻高兴,却没有邪心。”

    羽渐随玄慧长老站了起来,看往山下,在不明朗的月光下,白日看不清的小径忽明忽暗。玄慧长老的话耐人寻味:“老衲知道,你后悔了你当初选择的路,但没有人能因为后悔而可以回到原点。在你面前,你可能看不到清晰的指向,但路却一直是在的,只是可能是被荒草,被乱石,被一旁的路,被路上的风景,被很多很多的假象所迷惑罢。可能真的要等所有的繁华褪去后,等所有的光环也暗去,等心真的平静了下来,你才能看得到那条路吧。它未必是一条好路,也未必能通往你所想要去的地方,沿途的景致也是未知,但试着走出一步吧,可能只是走出一小步,你也许就不会像现在这么绝望。”

    “好了,老衲也唠叨完了,天色不早,老衲要回去了。”玄慧长老提着从漏洞不断滴出溪水的木桶,慢慢地往回走。

    “玄慧长老,木桶很重的,我帮你拿吧。”羽渐正要追去。

    “哎。”玄慧长老没有回过头,却半举起一只手,示意羽渐不要跟着,“听到这空灵箫声了吗?月下东邻吹箫,可是人生一大赏心乐事,羽渐你就别打扰老衲去寻这位有缘的隐居人了。”玄慧长老开怀地笑着,踏着轻而稳的脚步,在丛林的某个转角处,消失在了黑暗中,而箫声还在这空荡的夜空中悠扬,一种不知名的曲调。

    羽渐看往山下,月隐在云中,本已模糊的路消失不见,仿若命途,该何去从,叫怎可知?

(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网站首页 | 站点公告 | 最新福利 | 大神专区 | 完本专区

服务邮箱:3476288848@qq.com 客服QQ:3391237369

Copyright © 2016 时代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6014634号

湖北今古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湖北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楚天181产业园8号楼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小说,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