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时代中文网 > 现代言情 > 鹿鸣有朝气 > 章节目录 > 第二十六章 新的地方

第二十六章 新的地方

书名:鹿鸣有朝气 作者:段叙兰 更新时间:2019-07-22 15:19 字数:3051

    路州离闻州不远,坐大巴一个半小时,坐火车三个小时。潘若自己开车更快些,何鹿鸣没驾照,坐上车没多久就昏昏欲睡。

    眼皮打架意识模糊时,突然手机“叮叮叮”连响收到好几条信息。何鹿鸣精神一振,摸出手机看是谁这么舍不得,在她上路……呸呸呸,是赶路的时候惦记她。

    居然是顾瞻,他发来三条信息。

    第一条:“你们到路州了吧。”

    第二条:“我在路州的朋友,是一家地产营销代理机构负责人,有需要你可以联系他。”

    第三条:名片推送。

    哎,心里暖暖的。顾瞻不讨厌的时候简直就是完美男神,为啥在她离开之后才不讨厌呢?真是太讨厌了!

    瞪着手机好几秒钟,何鹿鸣给顾瞻回了四个字:嗯,喔,蟹蟹。

    “小何,我们马上要到了。先到商报广告部歇会儿,吃了晚饭他们会带我们去安排好的住处安顿。”潘若对何鹿鸣说。

    “到了哇,我先看看他们的办公环境。”何鹿鸣摇下车窗左右看。

    “还有几分钟才到,放心,办公环境比闻州好多了,他们去年才搬到新区的新办公楼,气派得很。”

    来之前,何鹿鸣做足了功课,在网上收集了路州商报和路州房地产业发展情况的资料。毕竟要在这个陌生城市开始新的职场生涯,尽快熟悉情况才能更快上手。

    路州商报花大力气请潘若来,就是希望他们赶紧把房地产专刊办起来,办出特色办出知名度好为报社创收。这场硬仗不好打,既然来了,就准备好全力以赴不能输,无论如何也不能给闻州人丢脸不是。

    路州是个尴尬的城市,与闻州相比,它离省会海州更近。近,本是优势,背靠大树好乘凉。但正因为太近,大量路州人到海州发展,到海州消费。

    路州有个怪现象,一到周末整个城市就冷清萧条下来,因为大家都到海州玩去了。

    人才和资金外流,造成路州这个城市缺乏活力,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开发远远落后于闻州。不过有传言说,路州要并入海州,变成省会下辖一个区。

    传言并非空穴来风,潘若自有消息来源,她正是看中这一点。路州一旦并入海州,将搭上高速发展的列车,未来十分可期。

    现在进入路州发展正是良机,本地房地产业刚起步不久,可说是一块肥沃的处女地,夸张点说,这里是一座待开采的大金矿。

    追名逐利是人之本性。潘若被迫辞职离开闻州,十分憋屈。她也是存了要闯出一番事业,待日后衣锦还乡洗刷屈辱的决心。

    路州商报大楼果真很气派,十六层全玻璃幕墙覆盖,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为表重视,广告部主任海卓晓亲自到大门口迎接,还安排人帮潘若泊车。

    海卓晓三十二岁,身材高挑,长相靓丽,一看就是善于交际的人,给人第一印象很好。

    “潘主编、何记者,你们远道而来辛苦了。”海卓晓先和潘若、何鹿鸣握手问候,然后侧身走在前面引领,礼貌又亲切地说:“你们先到广告部坐一坐,我给你们介绍一下报社的情况,然后我再带你们参观一下报社。”

    这种场合,何鹿鸣不需要多说一句话,只需要紧紧跟在潘若身边就行。人生地不熟,保持低调谦和为上。

    商报给潘若安排的办公室在二楼,是个又大又明亮的独立套间,里面一间小办公室,外面一间大办公室,办公桌椅和电脑都配置齐全,看起来很不错。何鹿鸣看着超大的办公桌,心想可以养几盆多肉,再插一瓶花。

    在商报熟悉了环境,见了几位重要领导之后,海卓晓带潘若、何鹿鸣到租住的地方安顿。住处离商报大楼不远,只要十五分钟车程,据说是路州最好的小区,居住环境和安全性都不错。

    收拾行李、整理房间,忙完都大半夜了。何鹿鸣有些认床,在失眠中迎来了在路州新的一天。

    第一天,熟悉路州城市情况,海卓晓带着潘若、何鹿鸣开车把路州城区逛了个遍。

    第二天,拜访路州本地主要的大开发商。

    第三天,拜访路州国土局、房管局等主管部门。

    第四天,召开房地产专刊创刊筹备会。

    第五天……

    潘若、何鹿鸣每天都很忙,忙到进入忘我状态,常常忘记吃饭上厕所。什么思乡念亲人,水土不服生活不习惯都是不存在的,没那闲工夫。

    商报派了一男一女两名年轻记者来协助,初期只能帮忙订饭跑腿送资料,创刊筹备、栏目策划、选题报送还得靠潘若、何鹿鸣二人。

    潘若确实能力出众,何鹿鸣和她配合默契,再加上商报方面的大力支持,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三周以后,《路州楼市观察》创刊号顺利面世。创刊词还是何鹿鸣写的,她挂了个副主编头衔。

    出刊之后的那个周末,何鹿鸣才抽空回闻州一趟享受家庭温暖。她只在家歇了一晚,第二天吃过午饭就搭车赶回路州,因为约了一个重要采访。

    “小何,你拟的采访提纲再给我看一下。”潘若很重视明天的采访,约的人是路州最大开发公司的营销总,未来的广告大金主。

    虽说已经创刊,但一点不能松懈。创刊号第一期没有多少实质内容,以主管部门、金融单位、房地产相关行业的祝贺为主,第二期必须拿出具有可看性的主题文章才行。

    商报领导渴望短期出成绩,潘若的压力很大。至少前面五期,每期内容都要做得精彩,要尽快树立专业知名度,奠定行业权威性。

    “好的。”刚从闻州赶回来,马上就连夜投入工作,何鹿鸣并没有怨气,这段时间她习惯高强度的工作节奏。

    这份忙碌是有价值的,能参与到楼市专刊的创刊全过程,对个人能力的锻炼提升和今后职场的发展都大有裨益。

    到现在,何鹿鸣已经收起了不甘和不愿,才觉得幸亏跟着潘若到路州来了。不然,体会不到这种激情燃烧的奋斗过程,得不到高速成长的锻炼机会。

    路州之行将为自己的履历添光彩,何鹿鸣下定决心要好好干出一番成绩,既不辜负潘若对她的栽培,更不虚度自己的青春。

    在这种打了鸡血的亢奋状态下,何鹿鸣超常发挥,先后做了两期《路州房地产行业现状调查》《路州建材市场现状调查》。

    写行业调查报道最费鞋底,因为要跑主管部门、跑企业、跑项目现场采集大量的素材。写稿子也许只要两个小时,收集资料起码要一周。

    虽然调查采访过程很辛苦,难度大,但对于快速了解路州房地产行业发展、熟悉市场情况、拓展当地人脉都非常有帮助。

    何鹿鸣做这两篇稿子很是用心,因为素材特别扎实,成稿也特别出彩。在潘若把关加持下,几乎是一炮而红打响了名声。

    第二篇建材市场的调查报道一出,何鹿鸣就接到路州工商局的电话,只说局长请她第二天到办公室一趟,具体什么事没说。

    何鹿鸣很忐忑,担心是写的报道惹了祸事,但稿子是经过商报副总编审核才刊印的,应该不会犯忌讳。

    她找潘若商量,潘若让她别担心,第二天去看看情况,应付不了马上打电话。

    第二天一大早何鹿鸣去了工商局刘局长的办公室。

    刘局是个严肃的中年人,坐在办公桌后打量了何鹿鸣几眼,慢条斯理地问:“你就是何记者?”

    “是的,请问刘局您找我有什么事?”何鹿鸣微笑回答。

    严肃的刘局突然笑了,站起来请何鹿鸣坐,热情地说:“何记者,你那篇关于建材市场的调查稿子写得太好了!我昨天拜读之后特别有感触,今天找你过来谈一谈我的想法,我觉得有些方面可以写得更深刻一些。”

    “过奖过奖。”何鹿鸣心里抹了一把汗。泥煤!夸奖就夸奖呗,干嘛专门打电话有请劳资来一趟,心脏病都要吓出来。

    放下担心之后,何鹿鸣和刘局相谈甚欢,最后刘局还安排车送何鹿鸣回报社。别人的赞美就像芬芳的花朵让人迷醉,何鹿鸣一时信心爆棚,成就感十足,觉得自己的辛苦没有白费。

    随着《路州楼市观察》开始上正轨,各项事务越来越多,终究一个人分身乏术精力有限,事无巨细太累了,何鹿鸣开始带实习记者。商报分派过来的两名记者,与何鹿鸣年纪差不多,一个是跑社会民生新闻的,一个是做文艺副刊的,文笔功底不差,但都没有房地产行业的经验。

    何鹿鸣在指点两名记者的时候,偶尔会走神感叹一下:时光易逝,原来自己也能带新人了啊。刚入行时坐在闻州日报社的办公室里滥竽充数的窘迫,仿佛就在昨天。

    时间是最公平的,你有没有虚度光阴,时间都知道。何鹿鸣感谢时间的馈赠,把滥竽充数的窘迫变成了游刃有余的从容。

(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网站首页 | 站点公告 | 最新福利 | 大神专区 | 完本专区

服务邮箱:3476288848@qq.com 客服QQ:3391237369

Copyright © 2016 时代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6014634号

湖北今古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湖北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楚天181产业园8号楼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小说,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