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时代中文网 > 古代言情 > 大唐蝶梦 > 章节目录 > 第八章 靖难之变

第八章 靖难之变

书名:大唐蝶梦 作者:高祥福 更新时间:2019-07-24 09:13 字数:3680

    明建文元年(1399)二月二十九日,户部左侍郎卓敬疾步进入宫中奉天殿,叩见朱允炆,低声说道:“臣有密奏。”随即低头不语。朱允炆怔了一下,挥手让身旁左右的太监宫女退下。见四周无人,卓敬站起来向朱允炆奏道:“启禀皇上,据臣等观察,燕王智虑绝伦,雄才大略,其各方面酷似洪武高皇帝。而北平又是形胜之地,士兵军马精锐强健,金、元二朝也曾在此地兴起。当今之计宜迁徙封燕王于南昌,这样他的羽翼既经剪除,祸变无从所生;万一有变,亦可以轻易控制。此即所谓‘将萌而未动者,几也;量时而可为者,势也;势非至刚莫能断,几非至明莫能察’。”朱允炆拿过奏书,低头边看边思索。

    见朱允炆依然迟疑不定,卓敬双膝跪地说道:“臣下所奏乃天下大计,愿陛下明察,燕王虽为陛下至亲,然帝王之孝,在保安社稷,至亲一节可放一边不用考虑。”

    建文帝抬起头缓缓地说道:“此前监察御史曾凤韶已弹劾其不敬,自恃皇叔身份,径走皇道入宫,登陛不拜,朕也很震怒,正在思考如何处理。”

    “陛下,其实上次燕王抗先帝遗诏擅自来京吊唁就应扣押,而其驻京三子更不宜放归,”卓敬越说越焦急,“燕王此次前来,更是千载良机,陛下应即刻派兵追赶,在他未回到燕京之前扣押他,此事宜速断速决,否则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建文帝沉默良久,说道:“燕王是朕的骨肉至亲,徙封之议还须再议。”说罢,挥手让卓敬退下。

    出宫之后,卓敬长叹不已。

    话说,明宫也存有大唐秘籍,建文帝刚登基不久,没有时间细看。而此书也不能轻易给臣子看。但这个秘密,诸王久在开国皇帝朱元璋身边,早有耳闻。此次燕王来京也想派人偷窃此书,然未得手。

    朱棣是何等人物,他敏锐地察觉到朝廷对自己怀有疑心,一路上不敢停滞,快马加鞭,日夜兼程,生怕后有追兵。不几日,回到燕王府,朱棣连累加惊吓身体颇感不适,便托词患病,以观事态的变化。

    听说燕王回来了,府里上下都很高兴。半夜,一个黑影来到燕王屋前,门吱的一声开了,只听燕王惊喜道:“道衍,快进,快进,等你好久了。”在忽明忽暗的灯光下,来者头披黑巾,身裹袈裟,却是一个和尚。

    原来,洪武十五年八月,马皇后去世后,众亲王纷纷来京奔丧,朱元璋打算选几位高僧,陪侍诸王爷,也好为皇后诵经祈福。于是有人向朱棣推荐了道衍和尚。

    道衍,名姚广孝,此人虽为释子,却有经世之志,无心学佛念经,却所学驳杂,甚至向道士拜师学艺,研习秘传的阴阳学之术。早年他游嵩山,曾遇到当时著名相士袁珙。“哎哟!”袁珙一见之下,先呼一声,随即叹道,“这是哪里来的一位异僧!”这一声也把道衍吓了一跳,他好奇地抬起头看着袁珙。

    “来,来,让我好生瞧瞧。” 袁珙边说边不待道衍是否同意,硬是拽住他的衣袂,上下左右仔细打量了一番,之后捋着胡子满意地笑道,“大师天生异相,上看你目似三角,外看形如病虎,性必嗜杀,将来必为刘秉忠之流也。”附近上山下山的人闻之,都掩口而笑,以为袁珙有意戏弄道衍。

    然而道衍闻之,喜形于色,拉着袁珙的手到一边就地请教。可是袁珙再一言不发,径直下山,不屑与之为伍。其一番话语,与其说是挖苦,不如说是点拨。

    可是人各有志,“性嗜杀”的道衍坚持自己的信条,与燕王朱棣相当投机,马皇后丧事完毕后,燕王就奏请父皇朱元璋让道衍随他回北平。道衍到北平后,仍然披着袈裟,在庆寿寺做住持,平时经常出入燕王府,与燕王研讨交流时局,出谋划策,成为燕王最信任的心腹。

    经过几日的思考,建文帝终于下定决心,他召来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卿黄子澄商量,谋划削藩事宜。齐泰奏道:“在削藩顺序上,臣认为应先削实力最强的燕王。“

    “此法可能不妥,一直以来,燕王驻守北疆有功无过,先削燕王恐怕引起朝廷内外非议,”黄子澄继续道,“为众臣支持,应该先找有问题的亲王下手。”

    “太常卿言之有理,是要师出有名,朕深以为是。”于是,洪武三十一年七月,削周王。因周王是燕王同母兄弟,而朱允炆怕他与燕王沆瀣一气,于是决定先废周王。时周王次子朱有熏告发父亲谋反,于是派曹国公李景隆以备边之名经过开封,将周王全家押回南京,废为庶人,迁往云南蒙化。十二月,为了提防燕王造反,朱允炆派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都指挥使谢贵、张信为北平都指挥使。随后又命都督宋忠屯兵驻开平,并调走北平原属燕王管辖的军队。

    其实这一招是朱允炆的战略失误。正所谓擒贼先擒王,王不先擒必逼迫其“狗急跳墙”,又给其他藩王找了借口,所以极为不利,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建文元年(1399)四月,建文帝下旨削齐、湘、代三位亲王,废为庶人。湘王不堪受辱,举家***;齐王被软禁在南京;代王被软禁在封地大同。两个月后,削岷王,废为庶人。与此同时,建文帝也在北平周围及城内部署兵力,又以防边为名,把燕王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

    此时,朱棣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

    深夜,燕王府平静如常,各院屋的灯都熄灭了。在后院的一间地下密室里,灯火通明,朱棣正召集道衍等众人在秘密商议。为躲避朝廷的监视,朱棣等经常在密室谋事。

    突然,门口响起轻轻的敲门声。

    “谁?”朱棣警惕地问道。

    “我,王爷。”一听是家人朱棣终于舒了一口气。

    门打开了,家人低声报告说:“南京来人密报。”

    “快请进来。”

    不一会儿工夫,一个从上到下一袭黑衣的男子快步进入,此人见到燕王迅速跪拜,麻利地从怀中掏出一个锦包,躬身说道:“刘公公嘱咐小人务必将此物亲手交给王爷,请王爷查验。”说罢双手奉上。

    朱棣正迟疑间,道衍伸手替他接过,打开一看,不禁惊喜道:“太好了,王爷,您看,这是什么。”

    朱棣伸过头来一看,情不自禁地说道:“这正是我要找的大唐秘籍。”蓦地,朱棣感觉有点失言,忙喊道:“来人哪,赏信使黄金百两,引至豪室休息。”来人告退随亲信出去了。亲信走在后面,到门口向后看了一眼朱棣。朱棣用右手作势在脖子上抹了一下,亲信会意地点了点头转身跟上信使。

    “现在有点太晚了,诸位也回去休息吧,明天再议。”朱棣端起一杯茶喝了一口。见其他人走远,道衍连忙关上房门,二人迫不及待翻看秘籍。

    二人翻到二十多象都没有发现有用的内容,朱棣不禁有些气馁,有点坐不住了,在屋内踱来踱去。

    道衍说道:“王爷别急,这刚到我大明一朝。”朱棣闻言又回来坐下。果然,看到第二十八象,谶曰:“草头火脚,宫阙灰飞;家中有鸟,郊外有尼。”“草头”显然是指“燕”,但对后三句的意思二人不甚明了。但看到“宫阙灰飞”时,燕王不禁唉声叹气,心中惆怅。

    “时至今日,朝廷削藩已如箭在弦上,王爷之路只有一条,不是鱼死就是网破。”道衍手抚着秘籍慷慨说道,“近日愚僧夜观天象,紫微有变,帝星已见移位,王爷要早下决心,早做准备。”

    “确有把握?”朱棣问道。

    “确有把握,”道衍的三角眼放射出明亮的光芒,又坚定地说,“贫僧确信能给王爷头上加一顶白帽子。”

    “哈哈哈!”朱棣闻言歇斯底里地仰天大笑,笑声中夹杂着无限的惆怅和愤怒。笑声透过密室低矮的窗户传遍王府内外,听起来让人毛骨悚然。次日,朱棣也不再装病装疯,开始在府中忙碌,积极招兵买马,打造刀枪剑戟,并令张玉、朱能带八百勇士潜入府中埋伏,以待事变。

    七月初四,张昺、谢贵得到朱允炆密诏带兵包围了燕王府。朱棣将计就计,假意将官属全部捆缚,诱骗张昺、谢贵二人进府查验。二人进府后,朱棣故意大骂发出信号,府内勇士一拥而上将其二人擒获,并连同府内叛变的葛诚、卢振一同处决。当日夜里,朱棣攻下北平九门,遂控制北平城。

    燕军控制北平后,打出“奉天靖难”的旗号,迅速出兵,先后攻破蓟州、居庸关、怀来,通州、遵化、密云,永平府则归附。七月二十七,为防止大宁军队从松亭关偷袭北平,朱棣采用反间计使松亭关内讧,守将卜万下狱。至此,北平周围全部扫清。燕军兵力增至数万。

    朱棣随后率主力南下。

    闻讯朱棣起兵后,朱允炆惊慌不已,然身边既无大将可用,也无足够的士兵可供调遣,只好起用老将耿炳文统率老弱残兵北伐,又派李景隆继续讨伐,而建文帝也缺乏谋略,致使主力不断被歼。朱棣以北平为基地,适时出击,灵活运用策略,经几次大战有效消灭了官军主力。

    正当两军在中部相持不下之际,朱棣又收到南京宫中内应的密报:京城空虚,宜直取。朱棣遂决定孤注一掷,建文四年正月,亲率燕大军进入山东,绕过重兵守卫的济南,破小县夺路南下。过了江苏徐州,山东之军才醒悟南下追击。四月,燕军在淝水大败追击的军队,随后突破淮河防线,一直打到长江。六月初三,朱棣率孤军在瓜洲强渡长江,镇江守将投降。十三日,朱棣兵临金陵金川门,守门的李景隆献了京城,朱棣攻克南京。面对喊杀声震天的燕军,朱允炆彻底绝望了,他亲手点燃了宫中的帷幕,在大火中哀号想***而死。身边的御林军拼死保护,其乔装打扮,终于逃出京城。面对失去的江山,朱允炆心灰意冷,秘密遁于别处出家修行。同年,朱棣即位,时为明太宗,嘉靖时期改为明成祖。

    至此,大唐秘籍二十八象真相大白:“草头火脚”意指燕王朱棣将有逼宫之举,“宫阙灰飞”,指建文帝在朱棣进攻下,将皇宫焚毁;后两句的意思隐喻朱棣做了皇帝,而建文帝流落郊外做了和尚。颂文:“羽满高飞日,争妍有李花;真龙游四海,方外是吾家。”前两句指朱棣成为皇帝之时,连建文帝的大将李景隆也向他献媚;后两句指建文帝做了和尚,四海为家。

(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网站首页 | 站点公告 | 最新福利 | 大神专区 | 完本专区

服务邮箱:3476288848@qq.com 客服QQ:3391237369

Copyright © 2016 时代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6014634号

湖北今古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湖北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楚天181产业园8号楼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小说,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