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时代中文网 > 古代言情 > 大唐蝶梦 > 章节目录 > 第十章 千年批注

第十章 千年批注

书名:大唐蝶梦 作者:高祥福 更新时间:2019-07-24 09:13 字数:3668

    地球继续默默地旋转着,又1000年过去。

    吴江府叶氏大院内,男女老幼数十人静静地围成一圈站着,外围个矮的人不得不踮着脚抻着脖子往里看。只见内中一个头戴道冠身穿法衣脚登云履的年轻道士正在设坛扶乩,围着祭坛不停地转着圈,口中念念有词。突然他停下身来,厉声问道:“小鸾,曾犯杀否?”又马上变一优柔的女声答道:“曾犯。”道师又问:“如何?”又变女声答曰:“曾呼小玉除花虱,也遣轻纨坏蝶衣。”又问:“曾犯盗否?”答曰“:曾犯。不知新绿谁家树,怪底清箫何处声。”又问:“曾犯淫否?”答曰:“曾犯。晚镜偷窥眉曲曲,春裙亲绣鸟双双。”众人都胆战心惊,静声屏气。如是,道士和女声又问答了五次。主人叶绍袁老泪纵横,他听了女声回答的诗词犹如见了三女小鸾在世。此道士正是泐大师。

    叶家乃当地大户,族中文人辈出。叶绍袁乃前明天启五年进士,历工部主事,不数年即辞归故里,其妻沈宜修也出于附近文学世家,二人所生八男五女,皆才貌双全。特别是三女叶小鸾亭亭玉立,容貌娇媚,琴棋书画无所不精,胸襟见识亦与寻常女子不同。一家人隐居林下,吟咏唱和,其乐融融。孰料次年秋,小鸾偶染小恙,竟至不治,年仅17岁。长女纨纨因哀伤过度,也随之辞世。崇祯八年,次子因科举失利于二月抑郁而死,八子在四月患惊风夭折。

    于是叶府特请泐大师来府上设坛扶乩,降神袪灾,以度亡灵。

    事毕,叶家欲赠丰厚酬金给泐大师,泐大师却婉言谢绝,给什么东西都不要。

    叶绍袁感到莫名其妙,上前俯身一揖,问道:“大师,府上有什么对不住的地方吗?”

    “哪里,哪里,没有,叶公太客气了。”泐大师笑道。

    “那大师为何不收酬金呢?或者要点别的财物。”

    “叶公,圣叹来府做法事不为钱财,”泐大师也俯身答道,“现只为一书而来。”

    “一书?”叶绍袁不禁乐了,“府上确是书香门第,但却没有什么贵重之书。”

    “有一本书却是无价之宝。”

    “噢?什么书?”叶绍袁好奇地瞪大眼睛,问道,“我久居府中却不知道,还请大师指教,只要我有定当馈赠大师。”

    泐大师拈着胡子说:“不是别的书,就是传说中的大唐秘籍。”

    “大唐秘籍?啊,哈哈哈,那是我在京城书摊上买的杂书,既然大师喜欢,那就拿去。”于是,急忙吩咐家人到书房找出此书送与泐大师。

    拿到古书,泐大师如获珍宝,边走边看,连告辞都忘记了。

    此泐大师正是当地著名的大才子张若采。

    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4月17日,张若采出生在长洲县乡郊的一个士绅家庭。他的父亲通晓文墨。十岁时,张若采正式进入乡间私塾学习,跟着老师学习《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时间长了感觉索然寡味,经常读得昏昏欲睡。入乡塾的次年,他对《妙法莲华经》《史记》《水浒传》等三教九流的杂书产生了极大兴趣,索性天天告病在家,研习这些书籍。尽管没有用功地学习,明崇祯三年,张若采仍幸运地考中了长洲县的秀才。如果能够沿着科举考试的道路走下去,以其渊博的学识和出众的文才,前途不可限量。然而,他注定命运与别人不一样。

    次年会试,张若采赴江宁贡院科考,考官出一考题为:西子来矣。张若采一时兴起,提笔写道:“开东城也,西子不来;开南城也,西子不来;开北城也,西子不来;开西城也,西子来矣,吾乃喜见此美人矣……”

    结果考官一看,愤然骂道:“岂有此理,竟然有这样荒唐之人。”于是批道:“美人来矣,可惜你一个举人丢矣!”

    坏消息接踵而来。崇祯皇帝登基后在江南搜罗天下美女,竟然将张若采的未婚妻俞杏儿选中。原来,俞杏儿和张若采青梅竹马,互相仰慕。起初俞杏儿的母亲并不同意这门亲事,但看到女儿因爱而抑郁、因相思而成疾,只好同意了两人的婚事。但是,谁能想到,飞来横祸就降临在两家人为他们准备婚礼之时。闻此消息,张若采无奈地仰天长叹。

    受此打击的张若采从此一蹶不振,每遇岁试,或以俚辞入诗文,或于卷尾作小诗,或讥刺试官,屡试屡败。

    会试失败后,正值明崇祯十七年,多尔衮统率12万八旗军挥师入关,南明政权不久也消亡了。因明亡张若采誓不仕清,常喟然叹曰:“今金人在上,圣人焉能不叹?”遂改名为“金圣叹”,名“人瑞”。

    特殊的环境造成了特殊的性格,金圣叹为人孤傲清高,率性而为,狂放不羁,常以才子自居,讥笑其他秀才庸俗愚拙。

    有秀才自然不服气,为取笑他,故意问曰:“‘圣叹’二字是何义?”金圣叹不慌不忙地答道:“‘《论语》中有两处‘喟然叹曰’,在颜渊为叹圣,在曾点则为圣叹,我当然想成为曾点那样的人。”众秀才听了,都不禁掩口大笑。

    金圣叹绝意仕途,蜗居家中,笃信神佛,喜读佛经和结交僧人,擅长扶乩降灵,自称“泐庵”法师,开始在吴县扶乩。闲暇时研读和批注评点“六才子书”,这次偶得大唐秘籍,喜不自胜,天天醉心研读和批注此书。由于他不治产业,也不求上进,家道逐渐中落。

    金圣叹的舅父钱谦益为人玩世不恭,老奸巨猾,看着他“不务正业”,不时加以教训,金圣叹深为反感厌恶。恰钱谦益原是明朝礼部尚书,后李自成进京,他投靠了南明奸相马士英。清兵南下,眼看南明快要覆灭,他又摇身一变,屈膝投降,当上清朝的礼部侍郎。这天,钱侍郎生日做寿,金圣叹难违母命,前往祝寿。酒席宴上,众乡绅一个个摇头晃脑,弹冠相庆。独有金圣叹板着脸,不卑不亢,沉默不语。酒过三巡,宾客王举人喝得兴起拍起了马屁,他说:“钱大人,令甥金相公乃江南才子,今日盛会,正好置酒论文,让我等开开眼界。”一时间应和声四起,金圣叹倒也不推辞,站起来淡淡一笑,说道:“盛情难却,只好献丑了。就题一对联吧!”只见金圣叹稍一停顿,抬头吟道:“一个文官小花脸。”众人一听,大惊失色,钱侍郞正在捋须的手一颤抖,不觉拔掉了两根胡子,心想:“这小子也太狂妄了!这个时候怎能胡言乱语?将来必吃大亏。”只见金圣叹不慌不忙又吟道:“三朝元老……”众宾客一听,脸上露出笑容。钱侍郎怕金圣叹又来什么邪劲,便高高地伸出大拇指:“人瑞,真人才也!”众人都屏声静气地等待下文。金圣叹微微一笑,继续摇头晃脑说道:“大奸臣。”众人皆愕然,钱谦益听罢气得两眼翻白,手脚冰凉,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金圣叹回家之后,也不休息,继续埋头整理和批注手中的大唐秘籍。

    突然,好友王斫山推门而入,笑着问道:“圣叹,你正在批注什么?”

    金圣叹连忙起身让座,答道:“当然圣贤之书。”

    “哦?我看看。”王斫山说着就俯身上前看。

    金圣叹赶忙用手捂住,说道:“这有什么好看的。”

    “我已经看到了,是图谶秘籍?”王斫山怀疑地问道,“这不是各朝各代的禁书吗?”

    “是啊,不过私下研究一番感觉有无限玄妙。”金圣叹得意地说道。

    “啊,这么神奇,金兄给我讲讲吧。”

    “哈哈,讲一讲也无妨,”金圣叹摊开双手,慢悠悠地说道,“这大唐秘籍共计六十象,第一象和第六十象为必批之图。该书用图、谶语、七言诗解释历史发展,相当于使用了古传圆光、定卦、活数三大隐秘预测之法。圆光秘法可窥古今未来,但无法知道定数和变数,卦象可定数,但无变动。活数知变,但须定位。三法合一的预测手段,当世只有此书矣。”

    “真是玄妙无比啊。”王斫山赞叹道。

    “此秘籍最后一象,也说明这个道理:‘天机不可泄露。’该图至今有三十象,都已经应验,比如,通过第三象可以看到,如果杀了当时的武后,未来会成为另一个人的天下,所以定数改则变数动。现在的任何变动都可以改变未来。推图使用多种方法预测未来,也就是考虑了定变阴阳之法。”

    “贤弟研究玄学之深前所未有啊,”王斫山停顿一下,又摇摇头,说道,“可你的生活,而上有高堂……”话没说完,他从怀中掏出一个包囊,放在案子上。

    金圣叹好奇地问:“这是什么?”

    “这是白银1000两,贤弟拿这些钱去放贷生息和周转,等以后有了收入本金归还我,利息就给你贴补家用吧。”说罢王斫山转身离去。

    金圣叹不推辞也不道谢,却并不以此放贷,而是一边用此钱赡养老母和贴补家用,一边埋头批注秘籍和 “六才子书”。 王斫山后来得知其情况,哭笑不得,只能无耐地摇摇头。

    功夫不负有心人,金圣叹专心批注,写了很多有价值的评论,书商一看很有特点啊,于是大量刊印流于书馆。

    不久,顺治皇帝在御前召索尼、鳌拜议事时,谈及金圣叹批注的《水浒》《西厢记》时大为赞赏,说道:“金圣叹真乃古文高手,实为才高而见僻者。”顺治随手抿了一口茶,继续道:“听说此人善于扶乩,熟知易理,是否对传说中的大唐秘籍颇有研究?”其实暗中也有密探将此情况报与皇上。

    索尼、鳌拜不知所云,面面相觑,顺治帝也不再询问,责成内务府在皇家藏书中寻找大唐秘籍。当年崇祯所看之古书来之于明太祖,朱元璋攻下元大都后从蒙古人手中夺得,蒙古人从宋朝获得,宋太祖得之于唐末五代之宫中,可见较为接近真本。然自崇祯煤山阅书自缢后,此书不知去向。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鳌拜素有谋逆之心,早就听说“欲得天下者必得大唐秘籍”,急于得到此秘籍批注版以窥究竟,遂安排手下得力干将南下苏州暗中监视金圣叹。

    顺治十七年庚子正月,金圣叹静极思动,写下《咏松》诗云:“青桐黑石透深泉,凤翅龙鳞到碧天。后土生时无万物,秦皇封后有千年。圣朝堂殿须乔木,陆海风涛仗大船。顾盼一朝逢匠石,蛰龙肯向此中眠。”显然他极想有所作为,只期待着浩荡皇恩的降临,然事与愿违。

(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网站首页 | 站点公告 | 最新福利 | 大神专区 | 完本专区

服务邮箱:3476288848@qq.com 客服QQ:3391237369

Copyright © 2016 时代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6014634号

湖北今古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湖北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楚天181产业园8号楼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小说,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