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十八年(1661)初春,苏州城下细雨轻飏,道路泥泞。一人披头散发,一手捂胸,跌跌撞撞地向前奔跑,边跑边回头张望,一脸的惊恐,突然一个趔趄摔倒在地,满脸的鲜血。然而他顾不得疼痛,又爬起来,继续奔跑。后边四五个清兵紧追不舍,大声吆喝着:“站住,站住,擒拿朝廷反贼金疯子。”
此金疯子者,正是金圣叹。
这次被追捕缘于吴县新任县令任维初为追收欠税,鞭打百姓,亏空常平仓的漕粮,激起苏州士人愤怒。3月初,金圣叹与一百多个士人到孔庙聚集,悼念顺治帝驾崩,借机发泄积愤,到衙门向江苏巡抚朱国治上呈状纸,控诉任维初,要求罢免其职。朱国治袒护任维初,以诸生倡乱抗税并惊动先帝之灵上报京城,鳌拜借机下令逮捕金圣叹等告状士人。金圣叹恰巧当日在书院和众士人对诗扶乩,心中预感大事不妙,立即如实相告众人,遂一哄而散,争相逃命。
此时,朝廷派来的衙役兵勇正赶到书院门口。众士人见状更加慌乱,蜂拥而出。奇怪的是,众多士人,大都弱不禁风,有的已经跌倒在地,伸手便可擒住,众兵勇却并不关注,唯独紧追金圣叹不放。
此时,后面追兵如狼似虎,个个立功心切,转眼间就要追上。恰巧赶到自家宅前,在门口碰到了大儿子梨儿,金圣叹急忙从怀中掏出一个包袱塞给他,急切地说:“这是为父一生的心血,是一生最为宝贵的东西,要好好保存。”说罢如释重负,站在原地缓缓转过身来,坦然面对官兵,束手就擒。
众兵勇只顾抓捕金圣叹,大部分士人得以逃脱,只有金圣叹与其余17名士人被擒拿。不久,一行人被押解到江宁会审,受严刑拷问,以“大不敬”和“反判”两项罪名判处斩首。
梨儿和莲子四处奔走,托人救父,然谈何容易。舅父钱谦益虽然也在朝为官,然难释前嫌,心中愤恨,更何谈出面相保。
为救金圣叹,金家已家徒四壁。梨儿无奈,和母亲商量,将一些稍为贵重的物品拿去典当换得纹银20两,贿赂狱头,得以在狱中探视父亲。
金圣叹握着双子的手,老泪纵横,悲伤过后,他轻轻地拉着梨儿的手,示意他再靠近自己。金圣叹贴着梨儿的左耳,轻轻地说道:“这些年来,为父对秘籍颇有研究,几乎评注还原真本,现藏在东屋棚上,还有注解上部,这是为父一生最为宝贵的心血,一定要替为父好好保管。”为了防止狱卒偷听,金圣叹故意压低声音。
“孩儿明白。”梨儿眼中满含着泪水,哽咽道。
行刑当日,满天凄凉肃穆,不大的一块空地,四周闪着刀光剑影,显得阴森恐怖。金圣叹披枷戴锁,岿然立于囚车之上。刑场上,刽子手一身红装打扮,手执寒光闪闪的鬼头刀,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眼看午时将到,梨儿、莲子(小名)望着即将诀别的父亲,更加悲切,泪如泉涌。金圣叹虽心中难过,然掩饰不露,文思更加敏捷。为了安慰儿子,他平静地说:“哭有何用,照顾好你们的母亲,记住为父的话,来,我们推背推背,我出个对联你来对。”
梨儿正低头痛苦,听到父亲说“推背推背”,立即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此时,金圣叹慢慢地吟道:“莲(恋)子心中苦。”
梨儿、莲子跪在地上哭得气咽喉干、肝胆欲裂,哪有心思对对联。
金圣叹看着泣不成声的儿子,镇定自若说道:“起来吧,别哭了,我替你们对下联。”接着吟道:“梨(离)儿腹内酸。”
周围旁听者无不为之动容,黯然神伤。上联的“莲”与“恋、怜”同音,意思是他即将离开尘世,对儿子妻小恋恋不舍,特别是看到儿子悲切恸哭之状深感可怜;下联的“梨”与“离”同音,意即自己即将离别儿子,心中感到酸楚难忍。这副生死诀别对,出神入化,字字珠玑,一语双关,对仗严谨,可谓出神入化、撼人心魄。
“梨儿,记住为父的话,以后带着你母亲和莲子,拿着书籍,举家搬到燕南赵北去。”金圣叹语重心长嘱咐道,“记住,一定要带着书!”梨儿、莲子含着眼泪,不停地点头。
此时午时三刻已到,监斩官大声说道:“行刑。”
刽子手正要举刀,金圣叹泰然自若,朗声道:“且慢,拿酒来。”监斩官示意可以,刽子手拿来一杯酒。
此时枷板已被除掉,金圣叹戴着铁镣双手举杯一饮而尽,饮罢大笑,大声说道:“好酒,好酒;割头,痛事也;饮酒,快事也;割头而先饮酒,痛快痛快!”
监斩官催促道:“快点,快点上路吧。”
金圣叹若有所思,突然问道:“今天是什么日子?”
跪在台下的小儿子莲子含泪答道:“父亲,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
听得“中秋”二字,金圣叹忽然仰天大笑,说:“有了,有了,又有一下联——中秋八月中。去,去,快去报国寺告诉老方丈,说我已对出了下联,今日死而无憾。”
众人称赞不已。原来金圣叹曾夜宿报国寺,由于半夜失眠难以入睡,便向老方丈借佛经诵读。老方丈知他才华横溢,便有意切磋一下,说:“我有一个条件,如果你能对出我的上联,我便借你佛经。”当时正是午夜,老方丈随口说出上联:“半夜二更半。”金圣叹冥思苦想,仍未对出满意的下联,经书当然没借成,彻夜未眠,只得抱憾而归。今日死在当前,触景生情对出下联。此时二子跪在刑场台下,痛哭不已。
突然,台下出现骚动,人群自然闪出一条缝来,一个老和尚带着两个徒弟挤上前来,双掌合十道:“阿弥陀佛,施主,贫僧已经听到你的下联了。”原来来人正是报国寺老方丈。
“方丈,在下这厢有礼了。”金圣叹看到老方丈,微笑着点点头,大声说,“以后没有机会了,请再出一个上联,今日对一个痛快!”
此豪言壮语,更显得悲壮。台下人群不禁窃窃私语,交口称赞。
老方丈双掌合十,低头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那老纳就出一个上联。”抬起头缓缓吟道:“批古批今批来天下赞誉。”
金圣叹一生评书无数,除了批注《推图》《国语》《国策》《左传》和稗官野史百余篇外,还逐一批注了“六才子书”中的《水浒传》《西厢记》,评论得到当朝皇帝顺治的赞誉。
老方丈深知金圣叹的一生才学,用一句上联给予了高度概括。此言正说到金圣叹心头。他眉头紧皱,快速思考,似要忘却眼前的万千愁苦。
监斩官焦急难耐,担心时间延长民情有变,不敢怠慢,立即高举令牌,准备行刑。不待令牌落下,金圣叹便朗声说道:“方丈,有了,下联是:‘推来推去推得一命呜呼。’”
老方丈赞许地点点头。闻者无不黯然落泪。原来金圣叹擅长扶乩算卦,一生给无数人看卦算命,颇有名气,又潜心钻研大唐秘籍并作批注。然而算来算去,没有算好自己的命,让人无限叹息,也正应了“今生叹”的名字。
监斩官立即抛出令牌,厉声说道:“斩。”
“哈哈哈——”金圣叹仰天长笑。
只见寒光闪处,笑声伴着这惊天地、泣鬼神的千古绝唱戛然而止,一代才华横溢的饱学之士、文坛巨星过早地陨落了。
梨儿泪如雨下,五指僵硬地抓住父亲留下的包袱。包袱微微地露出一条缝隙,内中包着一本书……
金圣叹被斩后,其妻子与儿子果然被流放到宁古塔(现为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此后秘籍真本再度消失,金圣叹注解版也五花八门,真假难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