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时代中文网 > 古代言情 > 大唐蝶梦 > 章节目录 > 第十五章 抗日战争

第十五章 抗日战争

书名:大唐蝶梦 作者:高祥福 更新时间:2019-07-24 09:13 字数:3243

    1932年5月初,火红的太阳暖洋洋地照在上海郊区及杭嘉湖平原的大地上,和煦的春风随意吹拂细柳和一望无际金灿灿的油菜花。如果没有伫立在一边的遭受日机轰炸的残垣断壁,人们真觉得这是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文人沈明似乎也怀着这样矛盾的心情,亲自送母亲回乌镇。从上海坐上火车到嘉兴,一路上车窗外在被践踏的油菜田里,一群群士兵在散漫地挖着战壕修着碉堡。火车上,一些人都在看从上海地摊上买来的唐初秘籍、《烧饼歌》等预言书,沈明也买了一本金圣叹手批的古籍。车厢里议论纷纷,谈论的话题不是眼前的中日战争,就是预言书里的预测。

    一个坐在沈明边上的人说:“东洋兵杀到上海,火烧闸北,烧杀掳掠,触犯了天意,日寇必败,秘籍里都有呢!而旁边一个黝黑的汉子则一言不发地坐着。

    沈明拿着唐初秘籍仔细地看了看,好似自言自语地说:“这小册子从印刷到装订看,都非常正规,不像小作坊出的杂书,好像是商务印书馆出的。”

    “那就是说是官方出的?”一旁的人疑惑地问道。

    “很像,很像。”沈明还是自言自语地说。

    一位老者环顾左右后,表情严肃地说:“你看,人定不能胜天。但目前,打仗还是老百姓遭殃啊,你看十九路军到底退了!东洋人倒灶也快了呀。”说到这里,他咳了一下,往地下吐了一口痰,接着又说:“不过,中原人大难当头,今年这一年能过得去就好!今年有五个‘初一是火日’呀!今年八月里——咳,古籍上有一句——咳,记不明白了,你去查查吧。总而言之,人心不稳。民国以来,年年打仗。前两年就有一首童谣说:宣统三年,民国二十年,共产五年,皇帝万万岁!”

    “可不是宣统皇帝已经坐了龙庭!”有人顺着老者的话,附和着。不料那老者很不以为然,哼了一声,说:“宣统?大清气数已尽,宣统将来要有杀身之祸,另是一个真命天子,还在田里找羊草!”

    “哈哈哈!”周围的人都笑了,于是车厢里热闹起来,旅客们都争先叙述自己听到的“真命天子”的故事,活灵活现。而车厢外,依然是零乱的油菜花,依然是一队队看上去懒散的荷枪实弹的士兵,三三两两地在油菜花地里挖着战壕修着碉堡。

    车到嘉兴站,沈明陪着母亲换乘去乌镇的小火轮。黝黑的汉子也下了车,奔到一个电话局,快速拨了一个号,低声说道:“戴老板,最近市场很热,买家兴致很高,尤其都在传看大唐古籍……”

    “好,知道了。”一个低沉而有力的声音回复道。

    在小火轮船里坐满了人。沈明听到的,依然是平民百姓对刚刚过去的战事的议论,各有所见,十分热烈。一位坐在沈明边上剃着平头的旅客,操着浓重的乌镇话,说:“定规还要打!不打,无法交代。东洋小鬼子就是几只飞机兵船厉害,东洋兵是怕死的!东洋兵笨手笨脚,不及中国兵灵活,引他们到里厢,东洋的兵船开勿进来,飞机不认识路,东洋兵一定要吃败仗!”

    “蛮对蛮对,松江造好一个飞机场了,火车来时,你看见铁路旁边掘战壕吗?”

    “从松江一路来,一连有四道战壕已经掘好了。”另一位30多岁的瘦子旅客衬上去赞同道。

    这时,另一位旅客却叹口气道:“打,定规要打,不过,一路过来总不见兵,奇怪……”还没等他说完,那个30多岁的瘦子便打断他的话,插进来说:“啊,老先生,你弄错了,我们的兵不是沿铁路驻扎的,都隐蔽在乡下。”

    “为啥啊?”那位旅客不解地追问。

    “为啥?避开日寇奸细的眼睛呀!你不相信,去看!嘉兴城里也不扎兵。 不过,你若去陶家泾,那儿就驻扎了两万多兵,全是驻扎在茧厂里!”

    众人一阵默然。沈明问身边一位老乡绸缎店经理:“照你看来,是再打好呢,还是不要打?”

    绸缎店经理叹口气说道:“论理呢,一定要打。不过我们做生意人日子难过:上海开了火,钱庄就不通,账头又收不起,生意上的活路断得干干净净了;近年来捐税忒重,生意本来难做,乡下人穷,乡庄生意老早走光;现在省里又要抽国难捐,照旧捐加二成,听说就是充作打仗的军饷,你想,不曾开火,先从生意人头上抽捐了!”

    没等沈明说话,另一位旅客立刻接上去诉苦说:“抽捐去真和东洋人开仗,倒还没啥,就恐怕捐是抽了,仗又勿打,那老百姓的钱又被一些人中饱私囊了。”

    “一定要打!要是不打东洋人,调啥格兵!”那位瘦子旅客抢着表示自己的看法。

    沈明一听,笑了笑,身子向前倾了倾,和几位同乡一起火热地分析起形势来。

    连续五年有惊无险,平安过去。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

    8月7日,军事委员会会长在南京紧急召开国防联席会议。会议之前,与会的高级将领每人都拿到了一本古籍小册子,正是大唐秘籍。会长站着,一只手叉着腰,慷慨激昂讲道:“诸位,这回中日战争,实在是党国生死存亡的关头,如果这回战争能胜利,国家民族就可以复兴起来,可以转危为安,否则必陷国家于万劫不复之中。”

    众将挺直腰板静静地聆听着。

    “刚才给每位一本小册子,想必有的人以前也见过,这是1000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关于后世的预言,早在1931年总参谋部就给我看了,其中第三十九象就是说的中日战争,通过谶言可以知道,日寇必败,这都是真的。下面有请中央大学的王教授给大家讲一讲。”

    一位文质彬彬的先生从会长身后转出来,朗声说道:“诸位长官,敝人受蒋委员长委托简要地介绍一下秘籍第三十九象,这一象谶曰:‘鸟无足,山有月;旭初升,人都哭。’这个‘鸟无足,山有月’是一个岛字,说明是个岛国,‘旭初升,人都哭’,指日本侵略给人们带来了灾难,人人都在哭泣。”

    王先生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此象颂曰:‘十二月中气不和,南山有雀北山罗;一朝听得金鸡叫,大海沉沉日已过。’前一句,十二个月的中间为农历六月,即公历7月7日,指卢沟桥事变;‘南山有雀北山罗’,这个雀暂不知什么鸟,这个‘罗’指爱新觉罗——伪满洲国;最妙在这句话,‘一朝听得金鸡叫,大海沉沉日已过’,这个金鸡呢,显然是酉年,就是1945年,就是说到1945年倭寇必败。我的解释说完了。”说着微笑着离开。众将给予热烈的掌声。

    会长环顾一周,继续说道:“诸位,刚才王教授说得很明白,之前本座也知道此预言,当时为围剿共产党,我们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战略,对日寇侵略之举采取了不抵抗的政策,其实我们早知其必败,我安排印务局印制了大量的秘籍,发向全国,我们不怕日寇知道,其实就是要让他们知道,以不战而屈倭寇之兵,我们不怕打,我们必将胜利。”

    “日本内阁一直在增兵,据情报说,日本天皇亦从外地赶回东京,日本天皇也看了秘籍,但他不相信,日本内阁也有增兵华北计划,不信就不信吧,等他碰了石头就知道了。”

    “有人说,将满洲、冀察明白地划个疆界,使不致再肆侵略。这怎么可能,要知道日寇是没有信义的,他们就是要中国的国际地位扫地,以达到他们为所欲为的野心。所以我想,如果以为局部的解决,就可以永久平安无事,是绝不可能,绝对做不到的。”

    “有许多学者说,你不能将几千年的民族结晶,牺牲于一旦,以为此事我们不可以打仗,难打胜仗……我对这般学者说,革命的战争,是侵略者必将失败的。日本人只能看到物质与军队,精神上他们都没有看到。”

    会长的一席话使众将领群情激奋,一致赞同抗战。会长接着补充道:“在未正式宣战以前,与彼交涉仍不轻弃和平;一旦战争打响,今后军事、外交上各方之态度,均听从中央之指挥与处置,坚持一致抗日。”

    “是。”众将领一起站起来,抬头挺胸立正。

    8月8日,会长以军事委员长名义发表了《告抗战全体将士书》,为全体官兵打气,要求全军“要有牺牲到底的决心”,“努力杀贼,有进无退,来驱除万恶的倭寇,复兴我们的民族!”

    两天后,军事委员会进一步批准了《国家总动员设计委员会组织大纲》。11日,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第五十一次会议决定设置“国防最高会议”,规定以该会议为全国国防最高决策机关,以会长为主席,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宣布完后,裕仁天皇拿起大唐秘籍疑惑地看着,至此时他才知道中国老祖宗的厉害。

    9月9日,在南京陆军总部举行的中国战区受降仪式上,日本驻中国侵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代表日本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并交出他的随身佩刀,以表示侵华日军正式向中国缴械投降。至此,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网站首页 | 站点公告 | 最新福利 | 大神专区 | 完本专区

服务邮箱:3476288848@qq.com 客服QQ:3391237369

Copyright © 2016 时代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6014634号

湖北今古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湖北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楚天181产业园8号楼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小说,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