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器轰鸣的生产车间,班长大声地对着孟翔喊:“有人找你,在休息室,快去吧,”边说边用手指了指休息室,“厂部来的,大领导。”
自从倒班以来孟翔就没感觉到哪天休息好了,总是迷迷糊糊,听说有人找自己,更似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傻傻地跟着班长来到休息室。
来人由车间党支部王书记陪着,正坐在休息室的破沙发上闲聊,看到孟翔他们进来,来人很客气地站起来,热情地与孟翔握手。王书记连忙介绍:“这是厂技术科的付科长,姓付,不是副职的副,是一人一寸不相争的付。”说完又冲着来人哈哈大笑,“付科长,你这个姓到哪儿都吃亏啊,不解释一下人家都给你降半格了。”说罢哈哈大笑起来。付科长也不生气,看起来早已习以为常。
付科长简单地问了一下孟翔的情况,就开门见山地说,因厂里生产工作需要,想要选拔一名工程技术人员,问他愿不愿意去。
孟翔很高兴地说,只要厂里需要,干什么都行。付科长很满意地点点头。后来,孟翔才知道,在直接找他之前,厂有关领导已反复看了他的档案,知道正对专业,又从车间侧面了解了他的表现情况,认为各方面都比较不错,才开始选调。当然,先是试用三个月。
第二天,孟翔就到技术科上班了。付科长领着他去见了贾厂长。敲门进去,贾厂长正在伏案写着什么材料,50多岁的老同志,满头银发,精神矍铄,见到孟翔来了,他和蔼地说:“ 啊,报到了,我早听付科长提起过你,厂技术科可是千挑万选才选中你。”孟翔感到既自豪又不自在。贾厂长又继续道,“技术科可是厂里的核心和生命线。到这儿,一定要珍惜这个机会,严格要求自己,向机关的老技术员老同志多学习多请教。”孟翔不知说什么好,只是一边“嗯嗯”,一边不停地点头。“付科长,你带孟翔到机关各部门和车间走一走,熟悉熟悉情况。”“好的,好的。”两人离开厂长办公室,顺道到各科室走了一圈。
准确地说,技术科就两个人:一个科长、一个科员,确实需要加强。孟翔刚来,主要负责收集技术信息、编发简报、写调研材料,按行话叫“爬格子”。
国企的技术工作比较单一,大部分是重复或者管理的工作,很多时候文字材料比较多。总体上,“爬格子”这个活不好干。付科长就是在“爬”了三年格子后才被提拔为副科长,三年后才被提为科长。
改革开放后,企业实施厂长经理负责制,形式上变了,其实生产技术能力上并没有太大增强。付科长有一大爱好,就是喝酒。在喝醉的时候,他的话匣子就彻底打开了。他说,他的酒龄从婴儿时期就开始了。看孟翔不信,他瞪着猩红的眼睛说,还在母亲怀里的时候,他父亲喝酒时就用筷子头蘸酒让他舔。也许是酒壮英雄胆,平时小心翼翼的付科长此时什么都敢说,上至领导隐私,下至街头巷尾的下流事。
付科长只喝白酒,他的口头禅是,什么啤酒、红酒,那不是老爷们儿喝的酒。他喝白酒还只喝好的贵的,价钱便宜的根本不碰。在厂里效益好的时候,下属单位和客户投其所好,经常请他喝酒。他老婆对他喝酒时常大发雷霆,但是不好使。他振振有词地说:“天天发什么火,喝酒图个啥,人活着为了啥,不就是图个乐和吗!”这当然是他的酒话。要是清醒的话,他当然要说:“人活着要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奋斗。”他老婆拿他没办法。付科长之所以干了这么多年还是科级,与他酒后口无遮拦有关。
当然也有别的原因,这也是孟翔偶然知道的。
一次付科长带着他下基层检查工作。这是一个厂里的附属企业,说白了就是厂里拿钱养活一些职工家属。说是来检查,其实也是走走形式,坐在办公室里喝喝茶聊聊天。付科长和厂长、书记东一句西一句地闲唠着。孟翔无所事事,坐在一旁当听客。当发现实在没有什么可聊的时候,茶水也喝得差不多了,付科长一抬手腕上的手表:“哇,这么晚了,该回去了。”
“这老哥就见外了,到小弟这里来,哪有不留下吃饭的,”厂长拉着付科长的手,满面诚恳地说,“那边,老李,赶快叫车过来,喊上办公室的小顾、小闻,马上就走。”
“那怎么行呢,下基层是不允许大吃大喝的。”付科长假意推辞着。
“都准备好了。”一旁的老李说。他是附属大集体的厂办主任。
“不行,这是违反纪律的。”付科长满面正经地说。
“就是工作餐,三菜一汤,符合标准。” 厂长大手一挥,“就不要客气了,请,请。”
付科长被拥簇着上了早就停在门口的小轿车,孟翔也一起上了车。
轿车转了几个弯就来到附近的饭店。小顾、小闻早已来到,她们是厂里的办事员,都年轻漂亮。
虽说是工作餐,可菜都不是一般货,有红烧海参、雪蛤鱼翅、生吃龙虾;汤也是养生霸王汤,酒水是十年五粮液。可见厂里对付科长一行的重视和献媚。付科长很高兴,推杯换盏间,就喝了八两酒,已经醉了。孟翔尽管以不会喝酒为挡箭牌,但也禁不住厂长、老李等的轮番劝酒,不一会儿就被灌了一杯白酒。
酒喝完了,自然有下一个节目。
面包车拉着一行人穿过灯红酒绿的商业街,来到一个僻静的歌厅门前停下。早有老板迎候,孟翔随着人群迷迷糊糊地进入一个大包间,在灯光闪烁中,他趴在沙发上昏昏欲睡。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一阵震动晃醒了他。他朦胧地睁开双眼,发现一个熟悉的背影对着他,下面露出黑漆漆的大屁股,两侧伸出一双雪白的纤细的腿……
他赶忙闭上眼睛。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有人把他叫“醒”了,给他送回了宿舍。
随后的日子,平淡而快乐,孟翔在工余时间埋头研读师父留给他的残缺不全的古籍。在此期间,他相继参加了“三讲”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集中教育活动。通过这些学习和理解,孟翔的理论水平进一步提高,逐渐深入认识到共产主义的内涵。他认为,共产主义本身确实是科学的,是客观的,是可以实现的。但是,现实社会与远大的共同理想还有相当长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