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时代中文网 > 国术武侠 > 千古名将英雄梦之天下强汉 > 章节目录 > 二章 却忆起,绛侯诛吕鬼神功

二章 却忆起,绛侯诛吕鬼神功

书名:千古名将英雄梦之天下强汉 作者:乐生 更新时间:2019-07-24 09:30 字数:5967

    公元前一五八年冬,寒风肃杀,草木含悲,长安城汉宫内,从细柳营归来的刘恒,思绪纷飞,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之中……

    周亚夫的父亲周勃是汉初除异性王外萧何、曹参以下第三大功臣。当年汉高祖刘邦还是秦末沛县一村官的时候,周勃就是他的好朋友,后来又跟着刘邦南征北战,击章邯、破李由、定魏地、入武关、灭暴秦,以大功赐爵威武侯。接着他又随刘邦远赴汉中,拜为将军,还定三秦,转战敖仓,东灭项羽,得楚二十余县,又从刘邦北上攻打叛汉之燕王臧荼,终于平定天下。刘邦即位为帝,则大封功臣,赐周勃列侯爵,食邑绛地(春秋时晋国故都,今山西侯马市东北)八千二百八十户。

    后来,韩王信投降匈奴,周勃又跟着高祖北上平叛,收复太原,长途奔袭叛汉诸侯韩王信,大破匈奴铁骑于平城(今山西大同北),接应孤军深入的刘邦突出白登之围,立下第一战功,从而被晋升为太尉,也就是全国最高军事长官,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吧。

    汉之太尉,位列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金印紫绶,秩号万石(实俸每年四二零零石),地位与丞相等尊,可谓二人之下万人之上,刘邦对周勃之信任有加,可见一斑。

    周勃这个人,出身不高,未从军之前是个编席子的篾匠,平常还会在别人的丧事上吹吹箫赚些外快,有把子力气,能拉起强弓,箭术不错,但基本没啥文化,貌似只是个行军打仗的粗人。但他有一个好处,就是质朴刚直,敦厚稳重,这便是刘邦最欣赏他的地方。

    汉初的时候天下不太平,动不动有人造反。这不,没多久,防备帝国北疆的代相陈豨又勾结匈奴起兵作乱了。于是刘邦又御驾亲征去平叛,后因身体问题半途回朝,留周勃独自领军平叛,周勃不辱使命,大败叛军,定雁门郡十七县,云中郡十二县,代郡九县,斩陈豨于当城 (今河北蔚县东北)。

    陈豨刚被压下,刘邦幼时好友新任燕王卢绾又因部下私自勾结匈奴,事情败露,被逼无奈之下造反了,刘邦乃令周勃率十万大军前往平叛。周勃采取胡萝卜与大棒并举的策略,一面奋力攻打燕都蓟城,一面宣布:弃卢绾而归汉者,一律赦免罪责免于追究,并加爵一级。

    这一措施产生了神效。在周勃的威逼利诱之下,卢绾手下将官纷纷脱离卢绾,率部反戈一击,卢绾众叛亲离,无奈只得率家属及宫人弃城远遁。周勃乘胜追击,一路追至长城脚下,平定上谷十二县,右北平十六县,辽东、辽西二十九县,渔阳二十二县。

    卢绾一败涂地,在长城脚下东躲西藏,准备待机入朝向高祖谢罪。周勃乃跟卢绾玩起了捉迷藏,玩得正高潮,忽闻高祖已在长安驾崩,赶紧放下军务,回朝奔丧。卢绾归汉无望,只得北出长城,逃往匈奴,被匈奴封为东胡卢王,一年多后郁郁而终。

    据史书记载,刘邦在死前曾嘱托吕后:“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

    刘邦即将归天,有重要的话干吗不说给接班人太子,却反而要说给老婆听呢?

    汉高祖刘邦是个货真价实的马上天子,一辈子都在打仗,先跟暴秦打,后跟项羽打,当了皇帝也不安生,还要四处平定异姓王的叛乱,总之是一刻也不得安生。皇帝出去打仗了,朝政怎么办,太子刘盈幼且文弱,根本担不得大事,所以一切只能由老婆吕后来负责处理。

    刘邦明白,他手下的这帮功臣,除了张良淡泊名利,周勃忠厚老实,其他人没一个是省油的灯,就连老兄弟丞相萧何,有时候都不让自己放心,刘邦还曾把他关到牢里教训了一顿才放出来。刘邦还在世,当然镇得住他们,一旦归天,难保他们不会欺负年少不懂事的刘盈。想来想去,刘邦还是觉得老婆吕后为人刚毅,这群毛猴子都怕她。两害相权取其轻,后事也只能托付给吕后了,吕后虽是只凶狠无比的母老虎,但她毕竟是刘盈的亲妈,虎毒不食子嘛!

    依小生看,汉初的刘氏江山倒是很像一家夫妻店,女主人都蛮强的,盖汉高、惠、文、景四帝也都挺怕老婆或老娘的,故而形成了如此一套特殊的政治体系。

    汉高祖刘邦死后,刘盈即位为汉惠帝,吕后成为太后,但是刘盈基本都听老妈的,自己没啥主见。

    吕后得势后,将一只母老虎的凶狠发挥到极致,先将情敌戚夫人关起来恶整,又使诈将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刘如意毒杀,后又派人砍断戚夫人的手脚,挖去眼睛,熏聋耳朵,灌了哑药,扔到猪圈里,称之“人彘”,作为取笑。(以古代的医学技术,这样还能活下来,值得商榷,或许是后人瞎编的)

    吕后的疯狂举动把刘盈吓坏了,他难以接受自己有个“魔鬼老妈”的现实,于是他绝望了,堕落了,从此学起了哀莫大于心死的信陵君,日夜饮酒淫乐,不问朝政,以此麻醉自己的心灵,掏空自己的身体。

    公元前一八八年,汉惠帝刘盈死,死于对人性与亲情的绝望。惠帝十六岁即位,在位七年,死时年纪二十三岁。

    吕后乃将刘盈襁褓中的儿子立为皇帝,自己临朝称制,成为了事实上的帝国女主人。

    吕后以女主君临天下,吕氏家族自然鸡犬升天,是年,吕后封侄子吕台为吕王,吕产为梁王,吕禄为赵王,吕台之子吕通为燕王;又封了六个吕氏族人为列侯。一时间,吕氏家族权倾朝野,吕台、吕产、吕禄还被拜为将军,掌管本该由“中尉”与“卫尉”统领的南北二禁军,刘氏天下俨然要变成吕氏天下了。

    当然,吕后并不是真的想篡夺刘氏江山,她只是暂时接管而已,从已知的史料来看,吕后应该从未计划过真给江山改姓,她的心狠手辣,只不过是个疯狂的悍妇,为娘家人多争取些权益而已。

    但即便如此,吕氏也触及了刘氏宗族集团的利益底线,即刘邦在死前与群臣共同定下的“白马之盟”——“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如今,吕后率先打破这个约定,与刘氏宗族撕破了脸皮,那夹在中间的周勃等老干部们该如何处之呢?

    出人意料的,周勃等人采取了妥协的策略,他们认为现在稳定最重要,只要能“安社稷,全刘氏之后”,诸吕封几个王也未尝不可。况且,吕后大权独揽以来,虽在权力斗争中心狠手辣,但在国家大事上还是基本遵循高祖时的政策,采取道家“黄老之术”治国,和亲匈奴,止戈偃武,不事更张,因俗而治,减轻赋税,休息无为,以致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百姓安居,天下晏然,这,又有什么不好呢?

    再说,吕后春秋已高,不需多久,她就会归天的。只要老太太一死,吕氏倒了靠山,周勃等人就可以从从容容拨乱反正了。

    周勃年轻时当过篾匠,会编制精细的手工艺品,这说明他是个很细心很有耐心的人。隐忍与等待,正是他的长项。

    果然,八年后,吕后年老体衰撑不住快要死了。一时间,长安城内暗潮汹涌,一场波谲云诡的权力斗争迫在眉睫。

    吕后在掌权的十五年间,也迫害死了几个跟自己不对路的刘氏子孙,但总体上,吕后也不敢做得太过分,很多时候还是以妥协拉拢为主。所以吕氏家族、刘姓宗族及功臣集团这三派势力,基本处于一种三角均衡状态。

    但吕后一旦归天,这个均衡就要被打破了,周勃等高祖旧勋必须做出一个选择,选刘还是选吕,他们倒向哪一边,哪边就更有可能获胜。

    周勃等人当然选刘,吕氏那帮胆小无能之辈,他们压根就没看在眼里。

    很显然,周勃懂隐忍、会投机,尤擅见风使舵,并非表面上看来那么忠厚老实,他其实鬼得很。

    公元前一八零年七月,吕后病重,她感觉自己大限将至,乃将两个侄子,掌管北军禁卫的赵王吕禄,以及掌管南军禁卫的梁王吕产召至榻前,告诫他们说:“汝等封王,大臣多半不平。我即崩,帝年少,大臣恐为变。必据兵卫宫,慎毋送丧,为人所制!”

    吕后心里还是害怕呀,这个心狠手辣的女人,她敢对刘邦的子孙大开杀戒,却独独不敢动树大根深的汉初功臣集团,因为她知道,这帮功臣个个深不可测,绝不像他们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吕禄二人当着吕后的面,自然唯唯受教,但后来不知怎地又没按她说的办,果然胆小无能没说错!

    数日之后,吕后终于病死未央宫,遗诏令吕产为相国,吕禄为上将军,吕禄之女为傀儡皇帝刘弘皇后。临终之前,吕后还下了一道诏书,赐给所有诸侯将相们一大笔钱,用意无非就是收买人心,求大家放吕氏家族一条生路,保全他们的尊荣与富贵。

    这怎么可能呢?大家等吕后死已经等得花儿也谢了,此时再不动手,更待何时?

    是年八月,高祖刘邦长孙齐王刘襄率先在齐地起兵,大举东进,欲与朝廷里的功臣宿将里应外合,诛除诸吕。吕氏家族人心惶惶,想要先下手为强以图自保,但外惧齐国大军,内惧周勃赫赫名将之威,所以犹豫不决,迟迟不敢动手。

    诸吕不敢动手,周勃却不想跟他们客气,现在大战一触即发,帝国二十余年辛苦经营之发展成果眼看就要毁于一旦,这岂乃周勃所愿。于是,他决定豁出这把老骨头,时隔十余年后重批战袍,联合智计无双的丞相陈平,夺军权,发政变,杀诸吕,以安大汉天下。

    毕竟,相对于战争来说,政变对国家的伤害是最少的。无非是夺权而已,没必要打仗,打仗不好。

    然而,政变也是需要掌握军队的,可周勃虽名为全国最高军事长官,但目前南军与北军都在吕氏手中,掌管宫廷近侍的郎中令贾寿也是吕氏的人。周勃光杆司令,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可怎么办?

    好办,无军嘛,那就夺军好了!周勃决定孤身前往北军,夺取兵权。

    九月初十清晨,周勃轻车简从,大摇大摆来到吕禄的北军大营,却被守门的军士挡住去路。关键是他手中没有兵权,军令如山,除了天子符节,官再大也无可奈何。

    但周勃不愧为久经沙场的名将,他行动受阻,却丝毫没有乱了方寸,他马上回去找来一个人,襄平侯纪通。纪通是负责掌管皇帝玉玺与符节的,他与他父亲纪城都是周勃的老部下,两家关系甚好。周勃一句话,上刀山下火海,纪通义不容辞。

    关键时刻,周勃积累数十载的军中威望与人脉关系开始发挥作用了。

    于是纪通二话不说,赶紧带着天子符节,伪称皇帝之命,送周勃进了北军大营。

    吕禄,北军统帅兼赵王兼上将军兼国丈老爷,官当得挺大,却生就是个没甚胆量之人,再加上被好友郦寄一番劝告(其实为陈平周勃暗遣),故乖乖交出北军将印欲回封国安心地养老(可见吕氏本无篡位取代刘氏的野心),周勃乃将所有将士召集起来,发表讲话。

    周勃戎马半生,纵横天下,刀里来血里去,如此不世名将,自有一股凛然气势,众将士们看着自己的老上司重披战袍,虎威不减当年,只觉一股热血从胸中喷涌而出,但表面上仍然一片肃穆,静待周勃发言。

    成功失败,在此一举!

    周勃面色凝重,静静地环视了周围一圈。十几年来,他韬光养晦,忍辱求全,这些将士们一直都听从吕氏的指挥,也不知对刘氏对自己是否忠诚如故,但开弓就没有回头箭,现在只能赌了!于是周勃突然一声大吼,撕掉左袖,叫道:“汝等将士,为吕氏右袒,为刘氏左袒!”

    此令既下,但见片刻之间,将士们全部齐刷刷扒开衣服,露出左边肩膀,没有一丝迟疑。

    周勃放声大笑,他手里终于又有兵了,只要有兵,他就底气满满,论打仗,除了当年的项羽,他可没怕过任何人,吕氏几个跳梁小丑,何足道哉!

    另外一边,吕产并不知道吕禄已经逃走了,便在郎中令贾寿的劝说下决定发兵占领未央宫,控制南军与皇帝,以安定局势。还好周勃在吕氏内部安插有内线,消息传来,便赶紧派御史大夫(三公之末,掌副丞相,监察百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总理兼纪委总书记)平阳侯曹窋(音zhú,曹参之子)抢先一步出发,以保护小皇帝刘弘为名,命未央宫南军守卫阻止吕产进入殿门。

    等吕产慢腾腾地来到未央宫门口,果为守门卫士所阻。(想来这帮南军守卫应该也是周勃的老部下)吕产下令攻门,双方大打出手。未央宫兵力薄弱,曹窋担心守不住,赶紧又回去向周勃求援。周勃立刻派出勇武无比的朱虚侯刘章(齐王刘襄之弟),领兵千余人,疾往平乱。

    刘章是个猛小伙,他一路杀至未央宫,打得吕产屁滚尿流,吕产慌忙逃窜,躲进贾寿的郎中令官署厕所之中,刘章大搜一通,终于逮住吕产,吕产真的屁滚尿流了(还好这里就是厕所),刘章二话不说,一刀砍下去,拿了他的脑袋,尸体踢进粪坑里,死得臭不可闻。

    刘章大功告成,回来向周勃报喜,周勃当然大喜,站起身来向刘章拜贺道:“所患独吕产;今已诛,天下定矣!”

    是的,天下定矣!刘邦死前曾言:“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果然有先见之明。

    次日,周勃下令对诸吕进行大清洗,吕禄、吕通被捕斩首,吕后的妹妹吕媭被乱棒打死。数千诸吕男女,尽数落网,不分老少,一律被周勃斩草除根,不留半点后患。

    看来周勃表面木讷敦厚,其实亦一狠人也!

    除吕氏族人外,亲附吕氏一党之鲁王张偃(原赵王张敖之子)被废;丞相审食其、郎中令贾寿等人也先后被罢官免职。

    至此,诸吕势力被彻底铲除,吕后以来权归吕氏的局面顷刻瓦解。

    此时,距离吕后去世不过两个月。

    诸吕既除,下一步就是挑个新皇帝了。现在在皇宫宝座上坐的那个小儿刘弘,是吕后硬推上去的,根不正苗不红,名不正言不顺,周勃与群臣乃召开大会,推说刘弘其实不是惠帝的龙种,是假的,真实身份是吕家孽种(这就由他们随便说了),所以要商量一个皇帝的新人选。

    御史大夫平阳侯曹窋(曹窋的父亲曹参担任过齐相)提议:齐王刘襄是高皇帝的长孙,又有首难吕氏之功,选他最合适。

    确实,刘襄实力雄厚,又封在富得流油的齐地,大家拥立他做皇帝,厚封重赏自然少不了。

    然而此言一出,却马上有人站出来反对。原来刘襄这人是不错,可惜他的舅舅驷钧为人专横暴戾,简直是个戴帽子的公老虎,跟母老虎吕后有的一拼。如果选刘襄做皇帝,难保驷钧家族不会变成第二个吕氏,到时就麻烦了。

    周勃连连点头,深以为然。外戚专权,此乃国之大弊也。我好不容易刚把朝廷从这泥潭中拉出来,怎能再把它推回去,这不自找苦吃吗?

    这时又有人提议立刘邦的小儿子淮南王刘长为帝,但周勃又不同意,他觉得刘长年纪太轻了,无法担当重任。出人意料的,身为淮南王相的张苍竟表示同意了周勃的看法,认为刘长并不合适。

    陈平在旁连连摇头,心内想:年纪小才好控制啊,绛侯未免也太过迂腐。

    但这种话岂能当众道出,所以陈平只能保持缄默。

    过了会儿,又有人提议,代王刘恒是高祖在世的最年长的一个儿子,而且为人宽厚仁孝,不如立他好了。

    周勃正在迟疑,张苍又站出来说话了:“吾闻刘恒之母薄太后一家温良恭俭,比之吕氏一族何止善良百倍,我支持迎立代王为帝!”

    群臣们纷纷举手,表示赞同。

    周勃跳了起来,大声道:“国赖长君,代王为帝,名正言顺,就这么定了!”

    就这样,早已被人遗忘在边疆的代王刘恒接到了这个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怀着且喜且惧的复杂心情,乘车驰入长安。群臣在长安城外渭桥上迎接,太尉周勃捧天子符玺,亲手献给刘恒,刘恒坚持不受。九月二十九日,刘恒创纪录地推让了五次后(一般三让),这才在周勃等大臣的极力劝进下即帝位于代邸(即代王每年来长安向皇帝朝拜时居住的驻京办事处),是为汉孝文皇帝。

    是夜,原来的小皇帝刘弘,以及他的弟弟常山王刘朝、淮阳王刘武、梁王刘太三人,全数被有司(有关部门)处死,罪名为冒充皇子,僭越帝位。

    至于这个有关部门到底是哪些个部门,那就不可说,不可说了。

    这,就是功臣集团的智慧。本来,外戚是不可能造反的,最多专权而已,因为他们的地位正来自于皇帝,如果皇帝倒了,那他们也就倒了。所以,功臣们只有将惠帝一脉的刘氏完全否定,这样才能将外戚吕氏彻底打成反革命分子。

    又几日,支持立齐王为帝的平阳侯曹窋被免去了御史大夫的职位,改由淮南王相张苍接任。

(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网站首页 | 站点公告 | 最新福利 | 大神专区 | 完本专区

服务邮箱:3476288848@qq.com 客服QQ:3391237369

Copyright © 2016 时代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6014634号

湖北今古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湖北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楚天181产业园8号楼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小说,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