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时代中文网 > 科幻末世 > 印度的发现 > 章节目录 > 三十二章 《奥义书》

三十二章 《奥义书》

书名:印度的发现 作者:贾瓦哈拉尔.尼赫鲁 更新时间:2019-07-24 09:43 字数:3667

    约在公元前八百年起就有的《奥义书》(邬波尼煞曇)在印度—雅利安思想的发展中把我们引进了一步,而且是一大步。雅利安人这时久已安居下来,而且一个稳定的蓬勃的文化已经成长。这文化是新旧掺合,受着雅利安思想和理想的支配,但是还附带着以那更原始式的崇拜为背景。他们提到《吠陀》也表示敬意,但也不免含有温和讥讽的态度。《吠陀》的诸神已经不再令人满意,僧侣的仪式也受到嘲弄。然而要和过去断绝关系的企图是没有的,这过去还被视为继续前进的出发点。

    《奥义书》之中充满着探讨的精神,心智的探索和要寻求一切事物真理的热情。在寻求真理中所用的当然不是现代科学中的客观方法,但是在那理解之中也还有一种科学方法的成分。教条的妨碍是不容许的。其中也有许多琐细的末节,并且对我们现在没有任何意义和任何关系。它的重点,主要地是在自我的成就,在能认识“个体的我”和“绝对的我”,这二者据说在本质上实在是一样的。客观的外界并不被认为是虚幻的而是在相对的意义中有真实性,是有实在内容的形象。

    《奥义书》之中有许多模棱两可的话,因此有了各种不同的解释。但这是哲学家或学者们的事。它大体上的趋势,是倾向一元论的,那整个用意显然是想要缓和当日必然发生过并引起激烈辩论的异见。它所用的是综合法。对于巫术及类似的超自然的知识的兴趣,受到严厉的抑制,没有真正智慧的祭仪和礼节,被认为只是虚饰——“那些从事于这些的人,自己认为是有理解和有学问的人,实在就像盲人引导盲人漫无目的地蹒跚着走,而达不到目标。”甚至于《吠陀》也被视为较低级的知识,有关心灵的知识才算高等知识。对于没有品行修养而从事于哲学研究,它提出了警告。有一种不断的努力想使社会活动与精神上的探索获得和谐一致。生活对人所要求的义务与责任须得履行,但是,要用一种超脱的精神去做。

    为了个人完美而过分重视道德观念,可能就使社会观念被忽视了。《奥义书》说:“没有比人更重要的。”人们必曾认为当时的社会是已经稳定,因此人的智力总在不断地考虑着个人的完美,并且为了探求这种成就,它就神游于穹空和人心的最深处。这种古代印度人的看法并非是狭隘的民族主义的,虽然一定有过一种感觉认为印度是世界的中心,正如中国、希腊、罗马在不同的时代所曾经感觉过的一样。大史诗《摩诃婆罗多》说:“人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互相依赖的有机体。”

    《奥义书》中所讨论到的那些问题的形而上学的各方面我很难领悟,但是其中用来认识那被教条主义和盲目信仰所掩蔽了的问题的那种方法影响着我。那是哲学的理解,而不是宗教的理解。我欣赏那种刚健有力的思想,追究问题的精神及理性主义的背景。因为文体简练,常用师生问答的形式,有人认为《奥义书》是教师所写的或他的弟子所记的一种讲稿笔记。F.W.托马斯教授在《印度之遗产》一书中说道:“赋予《奥义书》以独特的品质和经常有效的吸引力量者就是它语气的诚恳认真,好像朋友们在商谈着大家深切关怀的事情一样。”所以C.拉贾戈巴拉恰雷雄辩地谈到它们时说:“《奥义书》中的师生们用广大丰富的想象力,用雄迈开阔的思想,用近于鲁莽的探索精神,受到渴望真理的强力驱使,发掘宇宙的‘公开秘密’,使这世界上最古老的典籍现在仍然是最现代的、最满意的书。”

    《奥义书》的显著特点就是依靠真理。“永久胜利的是真理,而绝不是谬妄。真理是通向‘神圣’的道路。”《奥义书》中那个有名的祈祷词就是为了求光明和智慧的:“把我由不真实引到真实吧!把我由黑暗引到光明吧!把我由死亡引到不死吧!”

    人们的精神永不停息地一再向外窥视,经常在寻求,经常在发问:“心是奉何人的命令落到它的对象上呢?最先的生命得到何人的指挥而开始前进的呢?人们接受何人的命令发出这种言辞呢?到底有什么神来指挥眼耳呢?”还有:“为什么风不能静止呢?为什么人的思想不能停滞呢?水因何而流呢?它所追求的是什么呢?为什么它一刻都不能够停止流动呢?”这就是人的探索精神在不断地呼唤,它在半路上不休息,而这旅程是没有终点的。关于我们这必走的无尽长途,在《爱陀利耶梵书》(Aiterēya Brahmana)中有一首颂诗,其中每一段结句都有这重叠词:“Charaiveti,charaiveti”——“因此,旅客啊,继续前进吧,继续前进吧!”

    这一切的探索并不是在全能的神面前的谦卑,常和宗教有关联的那种谦卑。这是心战胜了环境。“我的躯壳将化为灰烬,我的呼吸将要和不停息的及无尽的大气连在一起了,但我和我的事业却并不如此。心啊,总记着这点吧,记着这点吧。”在一次早晨的祷告词中向太阳说道:“灿烂光辉的太阳啊,我就是使你成为你这样的一个人啊!”这是多么宏伟的信心!

    灵魂是什么呢?除了用否定的方法外是不能够描述或给予定义的:“它不是这个,不是这个。”或者换句稍为肯定的话说:“你就是它!”个体灵魂像抛掷出来的火星,又被绝对灵魂的烈火所重新吸收了。“好像一把火来到世界,因所烧着的东西的不同而形成个别的形态,这一切事物里面‘内在的我’也因所投托的东西不同而有差别,但这‘我’的本身是无形的。”能了解一切事物都有同一的本质,就排除了将我与事物分开的障碍,而产生了人类和大自然在外界多种多样性之下还有一致性的意识。“那个知道一切事物都是‘我’的人;当他注视着这一致性的时候,他哪里还有什么忧愁,什么迷惑呢?”“谁要是在那个我中看见万物,而在万物中看见那个‘我’,他就不再对‘它’隐匿了。”

    把印度—雅利友人极度的个人主义和闭关主义与这种包涵一切的、超越种姓和阶级的一切障碍与其他一切内在和外在的分歧看法来比较对照,是很有趣的。后者是一种形而上的民主观。“谁在一切中看到这一个精神,在这一个精神中又看到一切,他就从此不会蔑视任何生物了。”虽然这仅仅不过是理论,但无可怀疑,它必定曾经影响了生活,而且产生了那种宽容和合理的气氛,在信仰问题上对自由思想的承认,自己生活并让别人生活的愿望和能力,这些都是印度文化的主要特征,正如中国文化也有这种特征一样。在宗教或文化中是没有极权主义的,它们显示出一种有无穷尽充裕精神的古老而又智慧的文明。

    《奥义书》中一个问题,得到一个很奇妙而有意义的答案。问题是:“这宇宙是什么?它从何而生?它的归宿何在?”答案是:“它生于自由,住于自由,而且融化于自由。”这句话的准确意义如何我不能懂得,我只了解这是《奥义书》的作者们热烈倾慕自由这个概念,要想根据自由来观察万物。斯哇密·维帷卡南达(意译为“辨喜”)总是强调这一方面。

    要想把我们移植到这一个遥远的时代,而且钻进那时代的精神领域,即便是幻想也是不容易的事情。那时的文体本身是我们未曾见惯的,形状古怪,难于翻译,生活背景完全不同。我们对于现在许多事情,尽管它们是极其离奇而不合理,仍视为当然,是因为我们已经司空见惯了。但是对于我们所完全不习惯的事物就很难于领会或了解了。尽管有这一切的困难和几乎不可克服的障碍,《奥义书》的昭示在整个印度历史中获得了欣然追随而热情的听众,而且强有力地塑造了民族的精神和性格。布洛姆菲尔德说道:“所有重要的印度思想形式,连非正统派的佛教也在内,没有一种不是发源于《奥义书》的。”

    初期的印度思想通过伊朗深入希腊,影响到那里的一些思想家和哲学家。很久以后,普罗蒂纳斯来东方研究伊朗和印度哲学,特别受到《奥义书》中神秘因素的感动。据说许多这些思想经过普罗蒂纳斯传到奥古斯丁,通过他影响了当日的基督教。r

    过去一百五十年中欧洲对于印度哲学的再发现在欧洲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中引起了强有力的反响。关于这点,悲观主义者的叔本华所说的话常被引用:“《奥义书》的每一句话中都有深奥、新奇而高尚的思想出现,整部书中弥漫着崇高、圣洁而认真的精神……在全世界之内,没有一种学问能像研究《奥义书》那样有益和使人提高。……它们是最高智慧的产物。……它迟早注定要成为人民的信仰。”还说:“《奥义书》是我一生的安慰,也将是我死后的安慰。”关于这一点,马克斯·缪勒写道:“叔本华是一个最不肯随便写作的人,他决不会容许自己为了所谓的一种神秘而不明白的思想而欢喜若狂起来。我同他一样对于吠檀多哲学有热情,我说这句话,既不害怕,也不害羞。它有偌大部分在我一生的过程中很有帮助,这是我所心怀感激的。”

    在另外一个地方马克斯·缪勒写道:“《奥义书》是……吠檀多哲学的……泉源。我觉得在这个哲学体系中,人类的想象力已经达到它的顶点了……我用过最愉快的时光来阅读吠檀多哲学书籍。我觉得它们像早晨的阳光,高山的清气,只要一经领会,就是如此简单,如此真确。”

    但是,对于《奥义书》及一本较晚出的书《薄伽梵歌》最雄辩的赞美恐怕是爱尔兰诗人G.W.罗素的吧:“在现代人们当中,歌德、华滋渥斯、爱默生及托洛有一些这种气魄和智慧,但是他们所说的这一切,我们在此伟大庄严的东方诸圣书中都能够发现,而还有更多在这些以外的。《薄伽梵歌》及《奥义书》中包藏着这样天神一般的对于一切事物的丰富智慧,因此我感觉那些作者们能够这样有把握地写出灵魂感觉中相信可有的事物以前,必定曾用寗静的记忆回看过成千的有情的人生,这些人生中是充满着为阴影和对阴影的激烈斗争。”s

(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网站首页 | 站点公告 | 最新福利 | 大神专区 | 完本专区

服务邮箱:3476288848@qq.com 客服QQ:3391237369

Copyright © 2016 时代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6014634号

湖北今古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湖北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楚天181产业园8号楼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小说,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