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与西方世界的接触是孔雀王朝的旃陀罗笈多建立起来的,在他的儿子宾头沙罗在位的时候仍继续着。埃及王托勒密和西部亚洲的塞琉古·尼卡托尔的儿子及继承者安提俄克,都派大使到波吒厘子的宫廷来过。旃陀罗笈多的孙子阿育王扩大了这些接触,在他的时代,印度变成了一个重要的国际中心,主要原因是由于佛教很快地流传起来。
阿育王是大约在公元前273年在这个伟大帝国登极的。他先前是西北省的总督,那大学中心的呾叉始罗,就是他的首都。当时这个帝国已经差不多包括了全印度,而且达到中亚细亚。只有东南和南方一部分不在他的统治之下。阿育王心中燃烧起在一个最高的政府下统一全印度的旧梦——他就立刻开始征服东海边的羯陵伽,这个地方差不多就是现在的奥里萨及安度罗的一部分。尽管受到羯陵伽人民的勇敢和顽强的抵抗,他的军队终于胜利了。在这个战争中有过骇人听闻的屠杀,当这个消息传到阿育王的耳中,他悔恨交集,不能自已,而对战争发生了厌恶。他断然地决定在胜利的高潮中放弃战争,这在历史上胜利的国王和首领中他算是一个特异的人了。全印度承认了他的统治,除了印度的南端,而这个地方是他唾手可得的。但是他抑制自己而不再行侵略,而他的心在佛法的感化下转向其他方面的成就和探讨。
阿育王的思想和行动,我们可以在金石上所刊刻的他自己的话和许多谕旨之中知悉。这些谕旨传遍了全印度,到现在我们还保存着,它们不仅传达他的使命给他的百姓,并且传达到后代。在一篇诰文中,它是这样说的:
神圣仁慈的皇帝即位第八年征服羯陵伽。俘虏十五万人,杀戮十万人,死者数倍。
并吞羯陵伽以后,皇帝陛下热烈维护正法,又宣扬正法之教规。
皇帝陛下因征服羯陵伽而感痛恨。因为征服一个未被征服地方,势必发生杀戮、死亡和俘虏。所以皇帝陛下深感悲痛及悔恨。
那诰文又说,阿育王再也不能容忍杀戮和俘虏了,就是比在羯陵伽所做的百分或千分之一他也不愿意做。真的征服是要以尽责或敬神的法律来收服人心,阿育王以为这个真的胜利他已经得到了,不仅在自己的国土上,并且也在远方的土地上。那诰文再进一步的说:
再者,假如有人做了对不住皇帝陛下的事,皇帝陛下如若可以忍耐的话,总要尽可能忍耐,就是对他本土上的森林居民也是很慈悲,并设法要使他们思想正确。如若没有这样的做,皇帝陛下是要后悔的。皇帝陛下要所有含生之伦都要有安全、自制、心地宁静和快乐。
这位至今在印度和亚洲的很多地方还被爱戴着的特殊统治者专力于传布佛教,提倡道义睦谊和对民众有好处的公共事业。他对于凡事不是消极的旁观者,沉溺于默想之中,只图独善其身。他努力于公共事业的工作,并宣称他总是随时准备好为它出力:“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不管我在吃饭或在后宫里,在我的卧房里或密室里,在车中或在御花园里,公务报告员们一定要将人民的事务对我详细报告……在任何时间和在任何地方我都要为公益服务。”
他的使者们和大使们到了叙利亚、埃及、马其顿,昔兰尼(北非古国)和伊庇鲁斯(希腊邻国)传达他的敬意和佛的使命。他们也到了中亚细亚、缅甸和暹罗。他送他的儿子摩哂陀和女儿僧伽蜜多罗到南方的锡兰。所到之处都是诉诸理智,诉诸良心,而不使用暴力和强制。他个人虽是一个热心的佛教徒,他对一切其他的信仰也予以尊敬和重视。他在一道诰文中说:
各教派都有一种或别种理由应受崇敬。照这样做,一个人就把他自己的教派抬高,同时对于别人的宗教也有贡献。
佛教在印度很快地流传,由克什米尔一直到锡兰。它进入了尼泊尔,后来又通过中国西藏地区传到了中国中原地区和蒙古。在印度佛教的影响之一就是培养了素食主义者和戒酒者。在这时候以前,婆罗门和刹帝利都是常常吃肉和饮酒的。牲祭也是禁止的。
因为这个对外接触的进展和传教的积极进行,印度与别国的贸易也就发展起来了。我们的记载上说,印度在和阗(即今新疆,在亚洲中部)有过居留地。印度的各大学特别是呾叉始罗也吸引了许多的外国学生。
阿育王是一位伟大的建筑家,有人猜想他雇过外国的技工来帮助营造某些巨大的建筑物。这个推断是由于那些圆柱的花纹图案联想而得的,因而使人想起波斯波利斯ah。但就在这些古的雕刻和其他遗迹上,特殊印度艺术的传统也是看得出的。
在波吒厘子的阿育王王宫里著名的许多圆柱的大厅的一部分,在三十年以前被印度考古学家发掘出来了。印度考古部斯蓬纳博士(Dr.Spooner)在他的正式报告中说:“保存到如此程度是不可思议的。所用的木材还是光滑和完整的,像新做成的那一天一样,然而已经两千年了。”又说:“这些奇异的古木料的保存引起亲身看见的人们的钦慕,棱角如此完善,连接榫处也看不出来。整个是精密而细心地建造起来的,甚至在今天也不可能比它造得再好了……总而言之,这建筑是这类工程中最最完美的。”
在国内各地还有其他发掘出来的建筑物,发现出来的木椽,也是保存得极好的。这在别的地方已经是够奇怪的了,但在印度尤为奇怪,因为天气会使它们侵蚀掉,各种虫蚁会把它们蛀坏。一定有一种有特别处理木料的方法,但究竟是什么方法,我想仍是一个神秘。
在波吒厘子(即巴特那)和伽耶中间有那动人的那烂陀大学遗址,它在后来是有名了。没有人知道它在什么时候开始工作的,在阿育王时代并没有它的记载。
阿育王是在公元前232年去世的,他尽心努力地当政41年。H.G.威尔斯在他所著的《世界史纲》里说:“在历史上充满着几万个国王的名表中,有着陛下、殿下和其他等等的尊号,而阿育王的名字像一颗明星独自一个在放着光芒。由伏尔加河到日本,他的名字还被人崇敬着。中国、甚至于已经脱离了佛教的印度还保留着关于这个伟大人物的传说。在今天还追怀着他的人,比知道君士坦丁或查理曼这两个名字的人要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