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时代中文网 > 科幻末世 > 印度的发现 > 章节目录 > 六十七章 阿拉伯文化的繁盛及其与印度的接触

六十七章 阿拉伯文化的繁盛及其与印度的接触

书名:印度的发现 作者:贾瓦哈拉尔.尼赫鲁 更新时间:2019-07-24 09:43 字数:2556

    阿拉伯人很迅速地征服了亚非两洲的大部分和欧洲的一小部之后,就把他们的心力放在征服其他的领域上面去了。他们的帝国正在日趋巩固,许多新的国家进入他们的眼界之内了,他们急切要了解这世界和它的情况。在八、九世纪的阿拉伯人当中,智力方面的好奇心,理性主义的思索探讨以及科学研究的精神,都是很突出的。就正常情形而论,在根据呆板的概念和信仰而建立的宗教初期,信心居优势而标新立异是得不到赞同或鼓励的。那种信心已经对阿拉伯人大有造就,他们取得胜利的这件事实一定加深了那种信心。可是我们发现他们超越了教义信条的限制,他们涉猎过不可知论,他们的热情与精力转向知识方面的进取了。阿拉伯的旅行家们是可以与同样人物中间的最伟大者相提并论的,他们走到远方国家中发现了别的民族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研究和了解他们的哲学、科学与生活方式之后,于是就发展了他们自己的思想。许多学者和书籍从国外被带到巴格达去,同时哈里发曼苏尔(八世纪中叶)设立了一个研究翻译局,从希腊文、叙利亚文、森得文ch、拉丁文和梵文中译出书籍。搜索叙利亚、小亚细亚和沿东地中海诸国老庙宇中的写本。古老的亚历山大城的学校曾被基督教的主教所关闭,他们的学者们也遭驱逐。这些逐客中有许多人漂流到了波斯和其他的地方。他们在巴格达受到欢迎而且寻获了安全避难之所。他们携来希腊的哲学、科学和数学——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托勒密与欧几里得的著作。有景教的信徒与犹太学者,印度医生、哲学家与数学家。当哈里发哈伦·赖世德(Harun-al-Rashid)与艾勒—玛蒙(al-Mamun)统治的时候,所有这些情形继续着而且发展着(八、九世纪),而巴格达遂成为文明世界的最伟大的知识中心。

    在这期间,印度和外国有很多的接触,阿拉伯人从印度数学、天文学与医学里面学习了很多的东西。不过所有这些接触主要都是阿拉伯人采取主动,虽然阿拉伯人从印度学习甚多,而印度人从阿拉伯人学习的却是甚少。印度人依然保持着超然的态度,自命不凡,而且尽可能地退缩到它的蜗壳里面去。这是不幸的,因为当印度人丧失了他的创造力的时候,正是巴格达的知识沸腾发扬着和阿拉伯的文艺复兴运动展开的时候,因此应该会把印度的精神振奋起来的。较古老时代的印度人具有这种知识探索的精神,他们会发现他们在思想上是与阿拉伯人近似的。

    在巴格达,对于印度学术和科学的研究大大地得到强有力的白尔麦克族的鼓励,这个家族是给哈里发赖世德培养了些元老的。这个家族可能曾经是佛教徒而后来改教的。当赖世德患病时,从印度请来一位名叫马那克的医生。马那克在巴格达定居下来了,并被委任为该地一个大医院的院长。除开马那克以外,阿拉伯的作家们还提到过当时住在巴格达的其他六位医生。在天文学上,阿拉伯人比较印度人及亚力山大城人有所提高,有两位出色的人大露头角:艾勒—花刺子米是九世纪的数学家与天文学家,莪默·伽亚谟是十二世纪的诗人兼数学家。在医药上,在过去的亚洲和欧洲,阿拉伯的内外科医生都是有名的。他们中间最有名的是布哈拉的伊本·西那,即阿维森纳,他被称为医中之王。他死于公元1037年。艾卜·奈斯尔·法拉比是阿拉伯大思想家大哲学家之一。

    在哲学上,印度的影响似乎并不显著。在哲学和科学上,阿拉伯仰望着希腊和古老的亚历山大城各学派。柏拉图,尤其是亚里士多德,对于阿拉伯人的智力赋予了强有力的影响;从那时起直到现在为止,它们成为伊斯兰教学校中标准的研究学科,而在阿拉伯文的注解中比较在希腊文原版中更其如此。起源于亚历山大城的新柏拉图主义也影响了阿拉伯的思想。希腊哲学的唯物主义学派传至阿拉伯人那里,并引导了理性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兴起。理性主义者竭力用理智的措辞来解释宗教的教义与训示,而唯物主义者却几乎将宗教完全否定了。值得注意的是,在巴格达,所有这些敌对而冲突的理论都被允许充分自由讨论。信仰与理智的争论及冲突,从巴格达传播到整个阿拉伯世界,而且到达西班牙。上帝的本质受到讨论,有人认为他不可能具有一般归属于他的任何品质。这些品质是属于人类的。有人说,如果称上帝是仁慈或公正的话,就等于说他有胡须,同样是异教和愚蠢的说法。

    理性主义导致不可知论与怀疑论。逐渐地,随着巴格达的衰微及土耳其势力的勃兴,这种理性主义者探讨的精神降低了。但在阿拉伯的西班牙这种精神仍然继续着,在西班牙国内,最有名的阿拉伯哲学家之一走到反宗教的极限了。这就是伊本·鲁世德,即亚吠罗,他生于十二世纪。据说他曾经说过和他同时的各种宗教是为儿童们或愚人们而设的,再不然也是不能奉行的。他是否真正这样说过是个疑问,然而即便是这传说,也表明出了他是怎样一个人,他也曾因为他的意见而受到过痛苦。在许多方面他是很突出的。他在所著的文章中强烈地主张在公共活动上给予妇女一个发挥作用的机会,并且认为妇女们是充分地能够证明自己的能力的。他也曾主张对医治不好的病人以及类似的人物应该加以清除,因为他们是社会上的负担。西班牙在当时此较其他欧洲的学术中心远为进步。从哥尔多巴大学出来的阿拉伯和犹太学者们在巴黎及其他地方极受推崇。这些阿拉伯人显然对于其他的欧洲人估计不高。托利多的一位名叫赛义德的阿拉伯作家曾这样描写过生活在比利牛斯山脉以北的欧洲人们道:“他们可是性情冷酷的,从来达不到成熟的境界。他们躯干魁梧,肤色白晳。但是缺乏锐敏的机智和智慧上的洞察力。”

    阿拉伯文化和文明在西部亚洲与中央亚细亚的繁荣,它的原动力出自两个主要的泉源——阿拉伯的和伊朗。二者混合纠结在一起,难于分辨,这对于上层阶级产生了思想上的蓬勃有力和生活标准的提高。从阿拉伯人得到了毅力和探索精神;从伊朗人得到生活的优美、艺术和奢侈豪华。正当巴格达在土耳其控制之下日益衰弱的时候,理性主义和探索的精神也衰退了。成吉思汗和蒙古人更将这所有的一切都结束了。直至一百年后,中亚细亚才复苏过来,撒马尔罕与黑拉特成为了绘画和建筑的中心,一些阿拉伯—波斯文明的古老传统复活了。然而阿拉伯人的理性主义和他对于科学的兴趣并未恢复。伊斯兰教成为一种呆板僵硬的信仰,它只能在军事的征服上起些作用,而不适用于征服思想意识。它在亚洲的代表者不复是阿拉伯人而是土耳其人和蒙古人ci(后来在印度称为莫卧儿人),在某种程度上还有阿富汗人。这些在亚洲西部的蒙古人成为伊斯兰教徒了;在远东及中间的区域内,许多蒙古人皈依了佛教。

(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网站首页 | 站点公告 | 最新福利 | 大神专区 | 完本专区

服务邮箱:3476288848@qq.com 客服QQ:3391237369

Copyright © 2016 时代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6014634号

湖北今古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湖北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楚天181产业园8号楼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小说,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